为什么水浒传里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没有小三小四小六?
导读:梁山好汉大多数都是“陆将”,擅长在陆地上作战的步军头领,或者马上作战的马军头领,能在水中作战的“水军头领”并不多,只有李俊、张顺、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和童
网友提问:
为什么水浒传里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没有小三小四小六?
优质回答:
梁山好汉大多数都是“陆将”,擅长在陆地上作战的步军头领,或者马上作战的马军头领,能在水中作战的“水军头领”并不多,只有李俊、张顺、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和童威童猛。
这些水军头领中,阮氏三兄弟的名字有点奇怪。
阮氏三兄弟是亲兄弟,从书中来看,阮家只有他们仨兄弟以及一个老母亲,其中只有阮小二成家了,还有个儿子。除此之外,再没有别人了。否则,生辰纲事件败露后,阮氏兄弟应该会带着他们全部上山。
既然家中只有三兄弟,为什么他们叫小二、小五和小七,而不是按老大、老二和老三的顺序起名呢?
这个问题,有许多说法,尤其是一些传说故事曾做过解释。
比如,在八十年代有一本书叫《水泊梁山的传说》,主要是说一些关于梁山好汉的故事。这本书中,关于阮氏三兄弟的名字,有这样一个故事。
阮氏三兄弟生下来之后,父亲文化水平低,一直没有给他们起名字。不过,因为生长在梁山泊边,打鱼为生,所以父亲从小就教他们哥仨下水、打鱼,所以哥仨水下本领都很好,打鱼技术也不错。
这一年,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久治不愈。后来有个医生说,用“泥里钻”的鱼可以治好父亲的病,只是这种鱼在深水处,很难捉得到。为了给父亲治病,兄弟三人没有犹豫,立马下水为父亲捕鱼。尽管当时已经是冬天,但是兄弟三人还是捉到了这种鱼,而且还不止一条。老大捉了两条鱼,老二捉了五条鱼,老小最多有七条鱼。
父亲靠这些鱼治好了病。大喜之下,他就用鱼的数量为三个儿子取名。于是,老大就叫小二,老二就叫老五,老三就叫了小七。
但是,这个所谓的传说故事,真可谓“胡扯八道”。
试想一下,哪有人家孩子都几岁甚至十几岁了还不取名字的?古代人也是人,也得给孩子庆生办满月酒成人礼,即便家庭再穷,父母文盲,取名字也不会很难。猫狗猪牛羊,树叶花朵乃至于蛤蟆毛驴都可以用来做名字。
就是现在,一些老人的小名也都是“狗蛋”“驴腿”等。就因为,他们父母没文化,所以随口取了。而且即便自己不会取,也会有好心人有文化的人帮忙取名。
所以说这个故事很假,是后人强行编的,目的恐怕还是为了蹭水浒的热度。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有人说,这个名字,是按他们仨打鱼的重量所取,小二打的鱼重二斤;小五的鱼五斤,小七的鱼则是七斤。也有人说,阮氏家庭原本有七个孩子,只是老大老三老四老六夭折了,所以只剩下老二老五和老七;更有甚者说,的确有七个孩子,只是老大老三老四和老六是女娃儿,不算在排行内。
诸如此类的说法有很多,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要么是望文生义,要么纯粹就是胡说八道,是后人编造出来的。
实际上,最有可能的答案是:阮氏三兄弟的名字是按照家族排行取的。
古代人看重家族,他们往往生活在一起,有困难一起帮助。正因如此,所以兄弟们的孩子也都是按照出生顺序来排行,而不是只按照个人家庭的排行。
比如老大老二和老三亲兄弟,他们各有两个儿子,出生时间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取名可能就是老大家的是大郎、二郎,老二家的是三郎、四郎,老三家的则是叫五郎和六郎。当然,也有可能是老大家为大郎三郎,老二家为二郎五郎,老三家为四郎和六郎等。
总之,按家族顺序排行来取名,不是按照自己家的排行。
如果叔伯多的人,排行也会多,以至于不仅有六郎、七郎,甚至有十三郎、甚至二十三郎。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就是唐代韩愈一篇对十二郎所写的祭文,这里的十二郎不是他的第十二个儿子,而是他的侄子。
在水浒中,同样可以发现这种情况。
比如宋江家,宋江明明排行老大,却叫三郎,他弟弟则是四郎。为何?很可能就是宋江在家族中排行老三。
其他网友观点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兄弟三个为什起名不是一、二、三,而是二、五、七。很多人表示不解,引起种种猜测!
三兄弟为山东石碣村人氏,穷苦人家出身,打渔为生,爹妈文化水平有限,没起什么体面的名字,就以排行起名。
根据兄弟三人排行分析下原因:
一、阮氏兄弟排行和堂兄弟一起排的,与叔伯家的兄弟一起根据大小,兄弟排行依次为老二、老五、老七,所以起名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二、或许兄弟三人本来就是兄弟七人,由于家庭原因,其他兄弟或是夭折,或是养不起送人了,或许过继给其他无子嗣叔伯,这在古代也是常有的事。小说没有提及,就一带而过了。
三、兄弟三人还有四个姐妹,一起排行他们分别老二、老五、老七,起名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其他姐妹都已嫁人,与梁山故事无关,就没提到。
以上都是猜测,本来都是小说人物,文学源于生活,他们的排行也隐约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习俗,都代表了当时的礼仪文化。
关于他们的名字,小时候看过一本书,写的是梁山好汉故事传说,相当于水浒外传。里面提到了阮氏兄弟名字得由来。
阮氏三兄弟家境贫寒,打渔为业,父亲水平有限,一直没给三兄弟起名。后来阮父得了一种病,很难治愈,医生说一种叫做“泥里钻”的鲶鱼可治此病,这种鱼生活在很深的湖底,数量极为稀少,没有很好的水性根本打不到。
兄弟三人本就是孝子,为了给老父治病,正是冬天,冒险下水捕鱼。老大捕了两条,老二捕了五条,老三捕了七条。当老父心疼的看着冻的瑟瑟发抖的兄弟三人,提着鱼站在面前,突然有了启发,以捕到鱼的数量为兄弟三人起名,老大叫阮小二,老二叫阮小五,老三叫阮小七。并嘱咐阮小二,苦练本领,给两个弟弟做好表率。后来阮小二苦练本领,成为兄弟三人中水性和功夫最好的。
八十年代有部电影,叫做《阮氏三英雄》,影片叙述的就是阮氏三兄弟惩治恶霸上梁山的故事,根据当地传说故事改编的,里面阮小二就是三兄弟中功夫最好的,是一位独挡一面,力挽狂澜的英雄。
《水浒传》只是一部小说,里面故事也是作者根据生活原型改编而来,反应当时社会的价值观。现在很多黑梁山好汉的作品,认为梁山好汉很多都不是英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背景,用现在的思想去衡量古代人们的思想,也是不合理的。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生活点点滴滴!
其他网友观点
他们原本就不是兄弟,都是出自《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三个毫不相干的阮姓好汉。《水浒传》中,施耐庵把这三个不相干的人写成了兄弟,蓝本故事中,就是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而没有小三、小四、小六。
但是,施耐庵又没有全盘照搬蓝本,而是让阮小二、阮小五调换了绰号。那么,施耐庵为何要让这两人互换绰号,既然蓝本都可以改写,为何又不写小三小四小六呢?
除了题主的疑问外,我还加一句,为何没有阮老大呢?
施耐庵为何调换小二小五的绰号《水浒传》三十六天罡,主要依据的是《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只是从《大宋宣和遗事》中“调入”公孙胜、林冲,将晁盖摒于一百单八将之外,把孙立“打压”进地煞。因而,为节省篇幅,我主要讲《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的三阮。
在龚开的《画赞》中,活阎罗阮小七排名第五,短命二郎阮小二排名第十二,立地太岁阮小五排名第二十五。
虽然这个蓝本并不是有意排名,但施耐庵是要排名的。既然把三阮写成了兄弟,阮小七怎么可能排在最前面呢?于是,就得调整三阮的位置了。怎么调呢?
梁山好汉的排名,依据的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因而,施耐庵先从人物特征入手,重塑三阮形象,赋予新的故事。然后,以人物特征分别给出绰号,以绰号的含义与星煞的含义相对应,星煞在哪个位置,就坐哪把交椅。
从大排名的情况看,阮小二上应天剑星,排名第二十七;阮小五上应天罪星,排名第二十九;阮小七则上应天败星,排名第三十一。如此,三兄弟的座位就搞定了,哥哥在前兄弟在后。
但是,若是对照蓝本,就会发现,阮小二、阮小五的绰号却被调换了。在《水浒传》中,阮小二的绰号变成了立地太岁,而原本是小五的阮小五却是“短命二郎”。五郎为何变成了二郎呢?阮小二绰号短命二郎岂不是更合乎他的排行吗?
这是因为,假如阮小二是短命二郎,那么,他就得对应天罪星,二郎神才是犯了天条的。而在三十六天罡固有的顺序中,天罪星要排在天剑星之后。假如这两兄弟不对换绰号,那么,阮小五就成老大了。
这个细节证明了梁山好汉排座次的大规则,绝不是“水浒阴谋论”说的那样,是凭人情关系,或者是派系决定的。
同时,也证明,《水浒传》中没有小三、小四和小六。
其实,《水浒传》中是绝对有阮小三、阮小四、阮小六的。而且,还有“阮老大”,为什么呢?
《水浒传》中的小三小四小六是谁宋江出场时,施耐庵说他是家中老大,但却被叫做“宋三郎”。这是为什么呢?
江州的故事中,蔡京给蔡九知府寄来一封家书,提醒儿子防备“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之人。明面上,这两句童谶说的是宋江,其实,隐藏的是大宋亡于“水”的寓意。
《大宋宣和遗事》中也有这样一首童谶,但意思完全不同。施耐庵以此为蓝本,点化了邵雍的一首关于宋朝灭亡的预言诗,说大宋将在水中灭亡。邵雍的诗是这样的: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因此,宋江便在九天玄女殿看到了“二龙戏水”的场景,又被两个青衣女使推下石桥。这就是说,宋江以“宋”字隐喻了北宋的灭亡,南宋则更是亡于崖山海上,而且,也是两条龙都死在了水中。宋江,本来就隐含着断送大宋江山之意。
所以说,宋江就是“小三”,隐藏的是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这三个老三。赵光义、赵恒在兄弟中都排行第三,赵佶则是以第三顺位继承人的身份而登上大宝,这三个皇帝全都是因为一个太后违背“天道循环”礼律而非法做了皇帝的。大宋也因此而灭亡——这是施耐庵的观点。这些拼命三郎为了皇位,还真的是蛮拼的。
小四则说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北宋魏王赵廷美,他是赵匡胤的四弟。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老三赵光义之后,就应当是赵小四做皇帝。但是,赵光义却违背了《金匮之盟》,背叛了母亲的盟约,是为不孝,所以,“孝义黑三郎”说的就是赵光义。
赵家老四后来要造反,却没有搞成,而朱家老四却夺位成功,做了皇帝。魏王要造反,是赵普这厮搞的鬼,他便是阳奉阴违的“欲保四”。燕王造反成功,也是有人“欲保四”,比如李景隆等人做了“李应”。而燕王经过六场比较大的战役,定鼎天下,这便是“王定六”,小六也出来了。
说这么多,与阮氏三雄有什么关系呢?这些人都不姓阮。
阮原本就是一种乐器因为阮咸神通音律,发明了一种三弦或者四弦乐器,这把乐器就叫阮咸。阮咸曾经制作十二支新律用的笛子,调整乐律,规范雅乐,这不就是《水浒传》中说的“天道循环”礼律吗?
而且,“阮”对应了铁叫子乐和,铁笛仙马麟。这两条好汉,同样是隐喻明朝秘事的。也就是说,乐和之“乐”是有针对性的,而“马麟”,则是马所生之麒麟,朱棣曾经十分崇信麒麟,认为是国之祥瑞。因而,命人作《瑞应麒麟颂》、《瑞应麒麟图》。《水浒传》中的玉麒麟是谁,恐怕就不言而喻了吧。
但是,“麒麟”是不可能因马而生的。这也是施耐庵暗中交代,朱小四不是嫡生。
《说文解字》中说,“阮”从“埠(去土边十底)”,是高山的意思。声部是“元”,元为首,“阮”便有元首登高之意。古有阮国,阮姓便出自阮国,可谓国姓。
因而,《水浒传》中的“阮”,当然是暗喻皇帝的。
从上面讲到的宋小三、赵小四、朱小四、王定六,以及玉麒麟、铁笛仙、铁叫子等等梁山好汉的隐喻身份看,他们都有皇帝的符码。
《水浒传》就是一部写皇帝造反、谋逆、夺位,搞乱天下,剥夺太平的小说,这些皇帝才是真正的妖魔。
所以,阮氏三雄的行序也是皇帝的隐喻,加上宋小三、朱老四,等等,书中就肯定有小三小四小六了。不仅有这几个兄弟,还有“阮老大”。
梁山的老大很多,公孙大郎就是写明了的老大。公孙胜是入云龙,他会“五雷天罡正法”,这个法术就是张天师虚靖先生发明的“雷法”,也就是霹雳之法,公孙胜就是霹雳大仙这条“入云龙”。
卢俊义也是老大,宋江说他“棍棒天下无对”,但卢员外从不用棍棒。这条棍棒就是霹雳大仙“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的这条棍棒,卢俊义也是霹雳大仙。而且,他也是永乐大帝崇尚的麒麟。
皇帝都是一家亲,所以,梁山大聚义时,施耐庵说: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大家都贴着皇帝的符码,当然是哥们了,当然也是没有贵贱之分了。
所以,谁都可以姓“阮”,当然,也都可以姓“宋”或者姓“朱”。如此,那就得按“宗室排位”了。梁山好汉中不是有一个希望宗室旺盛的“陶宗旺”吗?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14291.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