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登幽州台歌》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导读:这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才能的人,可是连连受到挫

  网友提问:

  《登幽州台歌》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优质回答:

  《登幽州台歌》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这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才能的人,可是连连受到挫折,心情郁闷,登上幽州台,悲从中来,感叹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着悠悠苍茫大地,止不住的泪水怆然而下。

  这里的“古人”指的是贤明的君主,古时候贤明的君主我是见不到了,后世中的贤明君主我是不可能见到,现在的我真是生不逢时,寂寞苦闷!当时像诗人这样怀才不遇的人是不少的,所以读了这首诗都会有强烈的共鸣。

  这首诗虽然只是短短的四句,但诗人那孤单悲苦的心绪,那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感染了从古至今多少人。

  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几十年一晃而过,我们到底应该及时行乐呢,还是加倍努力奋斗?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天地悠悠,所以不觉中“怆然涕下”。 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悲愤之中蕴蓄着一股积极奋发欲有所作为的豪气,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呢?在你怀才不遇,或者是困难重重之时,有没有像诗人那样的孤独感?在广袤时空中茫然地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何去何从。你有没有感觉在悠悠苍茫之大地中,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

  正因为诗人积极向上,满怀报国之心,所以他才“怆然涕下”地写下了如此感动我们的诗句,让我们明白人生短暂但不能消沉颓唐,要更加振作精神,努力前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他网友观点

  问题:《登幽州台歌》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登幽州台歌》前言

估计每个读过一点唐诗的人,都会吟诵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登幽州台歌》然而涕下!

  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诗人最常见的怀才不遇。

一、创作背景

  《登幽州台歌》写于696年,,这时距离陈子昂进士及第(684年)已经十二年了。

  此时正是当时武则天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跟随武攸宜征讨契丹,他作为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

  武攸宜统军北讨契丹,以子昂为管记,军中文翰皆委之。《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中》

  从这段文字中可见,陈子昂还是颇受重视的的。但是军队在渔阳驻扎的时候,前军王孝杰等接连吃了败仗,以至于三军震慑。

  陈子昂进言不被采纳,反被降为军曹。于是诗人登上蓟北楼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组诗《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诗中写的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是春秋战国时期燕昭王登台拜将之地。

  陈子昂同时还写了《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这七首诗里就是《幽州台歌》中所说的“前不见古人”:燕昭王、乐毅、燕太子丹、田光、邹衍、郭隗、黄帝、广成子等人。

  后不见来者,也是指和古人类似的后来人。

  读过《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之后,就知道陈子昂为何抒发要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了,例如《郭隗》这一篇。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古人也好,后人也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才之人,会遇到赏识其才的伯乐。例如燕昭王用郭隗、乐毅、邹衍,燕太子用田光等。

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登幽州台歌》然而涕下

  这首《幽州台歌》很明显,是表达陈子昂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苦闷与感慨。

  因为武攸宜自己并没有什么才能,对于领军打仗窍不通,而陈子昂也仅仅是一介书生而已,并没有展示出自己作战方面的才能。因此也不能怪武攸宜不采纳他的意见。

  其实第二年,唐军在突厥的帮助下,就平定了契丹孙万荣的叛乱。但是在陈子昂上书的时候,正逢唐军将领王孝杰战死,契丹军威正盛之时。

  作为皇亲国戚却没有什么真本事的武攸宜自然不敢乱动了。

  作为陈子昂来说,有机会随军出征,建功立业,自然是青云直上的一条捷径,得不到赏识而苦闷也是人之常情。

四、押韵的故事

  多说几句,整首诗押的韵是马韵,者zhǎ,下xiǎ,是一个韵部,只不过今天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了。在唐韵中自然是押韵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zh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登幽州台歌》然而涕下xiǎ、hǎ!

  今天很多地方的方言还有古音。据说洛阳西边有些地方读者还是读作zha。而四川人有的地方人读下,读作ha,也是押韵的。

结束语

  其实在武则天的时候,做高管未必是一件好事。拥武与反武,往往有性命之忧。做一个小官未必不好。

  只是还才不遇而苦闷的陈子昂结局更加悲惨,离开军队以后,回乡后被县令段简所害,年仅四十多岁就冤死于狱中。

  @老街味道

  其他网友观点

  武哥说文,从历史的宏大视角,讲述陈子昂的这首“人生悲歌”。

  《登幽州台歌》不是一首诗,它一首人生悲歌。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正八品官,后世称陈拾遗。24岁举进士,26岁、36岁时两度从军边塞,38岁辞职还乡,后被奸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41岁。

  陈子昂一生命运恰如这首歌,孤独悲怆。

  (《登幽州台歌》词配图)

  其实,要读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寄托的感情,一定要先了解他的《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一、在《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中,陈子昂写明了前不见的“古人”

  陈子昂在作这组诗前,有一则小序,可以了解到《登幽州台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心境。

  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异,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

  意思是:丁酉这一年,陈子昂奉命随从大将军北征契丹。从蓟门出去后,他遍览了燕国的旧都城,曾经的城池和霸业早已荒芜,无迹可寻了。不由得仰天叹息,想当年燕国有乐毅、邹衍等群贤游从,可谓盛极一时了。

  于是,他登上了蓟丘,作诗七首以记录此刻心情,寄给在终南山上当隐士的好朋友卢藏用。因为这里也有黄帝的遗迹存在,估计卢隐士对黄帝文化很有兴趣。

  这七首诗的题目依次是:《轩辕台》《燕昭王》《乐生》《燕太子》《田光先生》《邹衍》《郭隗》。

  (“前不见古人”意想图)

  从这些诗名就可以知道,陈子昂在幽州台上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想起了燕昭王、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等历史事迹。显而易见,陈子昂“前不见古人”中的“古人”,应该就是这三类人:

  一是贤明君主,像为招贤纳士而铸黄金台的燕昭王那样的;二是皇亲国戚,像燕太子丹那样“匕首赠千金”有勇有谋的;三是名臣武将,像乐毅、邹衍、郭隗那样能够干出一番伟业的。

二、站在幽州台上,陈子昂返观自身,悲从中来,他哀叹出了后不见的“来者”

  他首先想到了自己的一生志向。陈子昂出生富裕家庭,少不懂事,不爱读书专爱打抱不平。有一次出手,差点打来牢狱之灾,就觉醒了。觉醒了的陈子昂,发扬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精神,博览群书,24岁就中了进士。

  陈子昂不想当个书呆子,虽然官小,他也常给皇帝写信,在给武则天上书的《大周受命颂》中议论益国、利民、刑狱和边境事务,他还主动要求从军,征讨契丹,渴望建功立业。

  他也想到了自己的悲催遭遇。公元696年, 武则天任命武攸宜为右武威卫大将军,讨伐契丹。陈子昂随同出征,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

  武攸宜不懂排兵布阵,陈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还主动申请当前锋上阵杀敌,但武攸宜都以陈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

  满腔报国激情的陈子昂气得吐血,但是仍旧不死心, 毕竟自己的忠心日月可鉴啊。他就拿出读书的坚韧,屡次进谏,这下子,倒把武攸宜搞毛了,你一介书生,不好好当你的参谋,成天就申请上战场,成何体统,不但不采纳陈子昂的建议,还把他的官职贬为了,当军曹。

  军曹是个什么职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士,比新兵蛋子好点。

  (“念天地之悠悠”意想图)

  于是,他哀叹:“后不见来者”。朝廷上,已经当了6年皇帝的武则天,惯用酷吏和皇亲国戚,剪除异己。这次北伐的大将军武攸宜就是武则天的侄儿,一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一点不晓军事。可悲的是,武攸宜的大将军当得稳妥妥的,而陈子昂只是一个军曹了。

  这让有远大理想的陈子昂受不了了,他站在幽州台上悲痛欲绝,仰天浩叹:

  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没有了,像燕子丹那样的皇亲国戚没有了,像乐毅、郭隗那样的名臣武将也没有了。

三、“念天地之悠悠”,抑郁已久的诗人怆然涕下,留下了千年孤独

  幽州台,称蓟北楼,也叫黄金台。但是陈子昂不用"黄金台",而用"幽州台"。想必是这个名称意境更辽阔,历史感更厚重而悠远。

  陈子昂北望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空留白云悠悠;陈子昂南登碣石宫,远远眺望,郭隗受礼的黄金台上,已经大树成林。

  宇宙茫茫,天地悠悠,个人多么渺小啊,哪怕是远古的无数风流人物,“兴亡已千载”,湮没在了历史的烟尘里,无迹可寻。可叹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仍旧一事无成,只能独自泫然流涕,连一个当面诉说的人都没有。

  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就是上文的卢隐士,在《陈氏别传》中记载:

  (陈子昂)因登蓟北楼,感昔乐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可见,陈子昂是写完那七首诗后,感情不仅没有发泄完,反而越积越浓,在这旷古苍凉中,就压抑不住的流泪唱出了这首千古悲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意想图)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与《登幽州台歌》是姊妹篇,前面是铺垫,后面是升华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千古悲歌,或许只是陈子昂的无心之作,因为它可能就是随意演化《楚辞·远游》中的这几句而来的: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本来也是,他原本就是在作《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结果感情积压,绣口一吐,就是半个初唐。

  不想,这一画蛇添足,倒把“蛇”点化成了“龙”,这怕也在陈子昂意料之外。

  明末清初的诗人黄周星在《唐诗快》中对《登幽州台歌》点评,我以为最为贴切:

  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陈子昂这首歌,22个字,把一人的悲哀放到至大无垠的时空中去叩问,竟然悲怆得如此动人,美得如此惊心动魄。

结语:无心之美,美不胜收

  千年以来,陈子昂随口唱出的这份亘古永恒的苦闷彷徨和无助之情,激起了无数代迁客骚人的情感共鸣,成为了一种符号,具有了更深刻而典型的文化意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历史也太戏弄人,哪一个时刻更重要?那一种状态最动人?谁又能够说得清楚呢!

  (陈子昂故里雕塑)

  “武哥说文”为您解答,期待点、批、评,图片来自网络,如侵请删。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27285.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