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彪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

导读:“虎生三子必有一彪”,传说中彪十分凶残,会杀死兄弟姐妹,但有科学家认为彪是雄狮和雌虎的杂交种,也就是狮虎兽,由于基因缺陷狮虎兽可以不断生长,成年体型大于狮子老虎。

  网友提问:

  彪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

  优质回答:

  彪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传说中彪十分凶残,会杀死兄弟姐妹,但有科学家认为彪是雄狮和雌虎的杂交种,也就是狮虎兽,由于基因缺陷狮虎兽可以不断生长,成年体型大于狮子老虎。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有一种排在虎豹之间的神秘动物——彪。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昆仲兄弟常常用“龙虎彪豹”来排名,然而对于彪的实际考察却找不到对应的生物,或许因为本身没有这种物种,或者是是因为诞生十分偶然,被观测到的几率很低。通常老虎雌虎一胎顶多两只幼崽,即便以虎的实力,因为独行的习性单只雌虎带两只幼崽就已经比较吃力,可是圈养的少数能生三胎。传说中的彪就是三胎之一,彪字的三撇就代表彪是老三,因为雌虎精力有限,而且彪出生后常先天不足体型较小,因此彪十分凶残,能吃一切可以吃的,包括树叶、腐肉等,只为了活下去,同时也能学会很多技能,极端时会咬死兄弟姐妹增加自己存活的几率。

  古籍中有这样的记载:“余闻猎人云:凡虎将三子渡水,虑先往则子为彪所食,则必先负彪以往彼岸,既而挈一子次至”。大意:我听有些猎人说,虎若是带着三个幼崽渡河,考虑到彪会咬死并吃掉其它幼崽,所以雌虎会先将彪驼到对岸,然后再将其它两个依次带过去。然而传说不过是古人脑补,虎也是脑子比较发达的大型猎食动物,幼崽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发育成熟,同时从母亲那里学会捕猎和识别危险的技能,一般需要2年。传说中的彪从小就会独自觅食找烂肉吃,不符合虎的自然活动,虎常将幼崽藏在隐蔽的地方然后才出去觅食,幼崽即使面对狼也打不过,它无法独自觅食。

  现代一些人认为彪是金猫,可是体型方面和虎有很大差异,金猫最多20公斤,习性和虎有明显的区别。部分科学家认为彪就是自然环境中诞生的狮虎兽,狮子和老虎都是大型猫科动物,拥有共同的祖先,因此染色体数量相同,只是染色体结构存在一定差异,老虎和狮子一般情况下不会相互吸引,在人工环境中由于接触的机会增加,所以有可能相互吸引,因此会有杂交现象,染色体数量相同给了狮子老虎产生后代的可能。雄狮和雌虎的杂交后代由于控制生长的基因缺乏,狮虎兽的体型可以一直增大,直到身体无法承受,它们的体型能够远远大于狮子或者老虎。

  有人认为狮子和老虎生存的环境十分不同,因此彪不可能是狮子和老虎的后代,而狮虎兽是近百年内由人类培育出的物种,所以不可能是狮虎兽。可是历史上狮子或老虎的分布并不是现如今这样,比如亚洲狮等曾分布在地中海到西南亚的广阔地区,和部分虎亚种有交叉分布,因此也可能偶然产生杂交后代,如今在我国某些地区直接将狮虎兽称之为彪。但是这种猜测也有一定缺陷,亚洲狮的分布范围导致它们和我国境内虎的交配几率很低,而彪的传说在我国还比较常见,也不符合狮虎兽产量很低的特点。

  无论这是什么吧, 其实就是传说中的物种,因为虎一般顶多生俩,所以虎的第三子时常让人们好奇。这和古代人不喜欢双胞胎有点类似,因为很多双胞胎都是一个大一个小,古人迷信会认为大的是抢夺了小的那个孩子的气运、生机,所以才能长那么大,导致老二出生后常瘦小,生命力差一些。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

  “彪”在当下通常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鲁莽,而在我国古代,“彪”有多重意思,其中有特指某一种动物的意思,比如在宋代周密的《癸辛杂识》中就有“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的记载,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彪是比老虎都厉害的存在,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古籍中对“彪”的记载

  虽然在周密的《癸辛杂识》中,彪被形容为老虎的后代,而且是老虎幼崽中最凶猛的存在,但是,在《唐国史补》中却有不一样的记载:

  北平多虎,旻善射,尝一日毙虎三十有一,因憩山下,四顾自若。有一老父至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将军若遇真虎,无能为也。"旻曰:"真虎安在乎?"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里,往往有之。"旻跃马而往,次丛薄中,果有真虎腾出,状小而势猛,据地一吼,山石震裂。旻马辟易,弓矢皆坠,殆不得免。自此惭愧,不复射虎。

  根据《唐国史补》的记载看,裴旻打了31只老虎,但是被一位老人说这并不是真虎,而是彪,真虎远比彪要厉害的多。而在我国大型的食肉动物中,与虎长相接近但是又比虎大的压根就不存在。而且在“彪”这个字的解读中,也有“虎纹”一说。

  因此,彪应该是一种体型小于虎,身上有斑纹且比虎的凶猛程度要差一些的猫科动物。

“彪”到底是什么动物?

  从上面我们分析看,要找到彪的原型,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似虎,比虎小但不会小太多(不然也不会被当称虎)、身上有斑纹、而且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在南北方地区都有分布呢?答案很简单,《癸辛杂识》的作者周密虽然祖籍是山东,但是其祖父辈就已经在浙江落户了,而《唐国史补》中的裴旻则是今河北人士。

  根据以上的条件,我认为彪可能是以下两种动物。

  01 华南虎

  华南虎是老虎现存6个亚种中最稀有的一个,原因是它是我国独有的虎种,并且早在1994年就已经“野外灭绝”了,现存的110头左右的华南虎均为人工饲养下的。虽然从华南虎的名字上看,它的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实,早期的华南虎曾经遍布我国各地的山林之中。

  为什么说它可能是古人说的“彪”呢?

  首先,华南虎在以前的分布非常广,这满足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的条件,其次,华南虎本身即是虎,身上自然有虎纹了。最主要的是,华南虎是现存6种老虎中体型第二小的存在,只比最小的苏门答腊虎大一些。成年华南虎的平均体长在2.3米左右,体重平均在130公斤左右。这种体型相比于分布在我国的孟加拉虎、东北虎等虎种要小很多。

  并且华南虎身上的斑纹间距明显的比其他虎种要大一些,因此,我认为,彪很可能是古人对华南虎的称呼。

  02 亚洲金猫

  亚洲金猫是一种中型的猫科动物,它属于猫科猫亚科猫属下的金猫种。在现存的亚洲金毛中,根据外形特点可以分为三种:红金猫、花金猫以及灰金猫。它们在我国的分布很广,从我国的东南部,到西南部再到喜马拉山脉都有分布。

  而根据古籍中对“彪”的描述看,首先就排除了体色为灰色的灰金猫,而花金猫的主要特点是身上布满了黑色的斑点,这一点也与描述不同,因此就剩下了红金猫。

  红金猫除了毛发颜色偏暗红外,它的身上也有黑色的斑纹,这一点与彪的虎纹描述非常接近。而且红金猫的平均体长在1.5米左右(含尾长),体重平均在15公斤左右,这一点与“裴旻一天能够射杀31头”的描述恰好吻合。并且,金猫的头部特征与老虎也非常的接近。

总结

  在古代,人们对动物缺乏认知,因此就容易用比较接近且认识的动物相挂钩,而从现存的动物中,并没有叫“彪”的动物,所以我们只能从现有与彪描述接近的动物中寻找了,经过对比,我认为彪的原型可能是两种动物,一种是亚洲金猫,一种是华南虎。不过,按照裴旻一天能射杀31头的描述看,是华南虎的可能性较小,毕竟作为一种大型的独居型猫科动物,华南虎领地范围相对较大且密度相对较低,想要在一天内射杀31头华南虎,不太现实。因此,彪最有可能的原型就是红金猫。

  其他网友观点

  很不好意思,传说中的“彪”,充其量,也只是虎中“另类”。

  现在,生物学、动物学都很“发达”。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世界上,存在作为单独物种的“彪”这种动物。

  “彪”之神秘,寻其根源,不外出于周密的《癸辛杂识》。

  宋末元初的周密,先人随高宗南渡。宋亡后,周密入元不仕,于是移居杭州癸辛街,写下了若干著作。

  《癸辛杂识》是其中一部史料笔记,共四集六卷,四百八十一条,主要记载宋元典章制度,逸闻轶事、琐事杂言,以及都城胜迹,等等。

  此书《续集下》有“虎引彪渡水”一条。

  其曰:“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guǎng)恶,能食虎子也。余闻猎人云:‘凡虎将三子渡水,虑先往则子为彪所食,则必先负彪以往彼岸,既而挈一子次至,则复挈彪以还,还则又挈一子往焉,最后始挈彪以去。盖极意关防,惟恐食其子故也。”

  第一,关于“彪”,周密并非亲见,皆为耳闻——“谚云”和“猎人云”。

  第二,此记载,“抓人之处”,在于与“虎毒不食子”的说法迥异——“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食虎子。

  第三,仔细琢磨,此条,更像一道“智力题”,与一些“狼羊过河”的题目无异。

  所以,对于周密此说,也就当做“逸闻轶事”听听好了,千万不能当真。

  还是那句话,科学证明,世界各地并没有发现存在“彪”这种动物,因为,哺乳动物的演化历史,是比较清晰的。

  如果说,“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是指三只小虎中会有一只格外强壮,或者,会有一只身上条纹尤其艳丽,这种可能还说得通。

  《说文》云:“彪,虎文也。从虎彡。”

  “彡(shān)”,《说文》释为:“毛饰画文也。”

  “文”,即纹。

  就是说,“彪”,就是虎身上自然生长条纹或花纹。

  当然,“彡”,也有人工饰画之义,形、修、彰、彫,等等,都是在此义上以“彡”作偏旁。这是题外之话。

  作《汉书》的班固,其父班彪,字伯皮(一曰叔皮),即取“虎文之义”。

  班彪很厉害,也是个史学大家,他儿子写《汉书》,很多史料是他提供的。

  不仅如此,班彪这个名字,本身就透着相当利害。

  小篆中有一个“虨(bīn)”字。

  《说文》曰:“虨,虎文彪也。”

  虨和彪,二字双声同义。虨,同类假借为“班”。

  《汉书叙传》云:“楚人谓虎班。”这是说,楚人谓“虎文班”。

  “班”即“斑”,《史记》还假借“豳”作“班”。唐代李善注云:“班文,虎豹之皮。”

  由此可知班彪之“名”起得巧妙,“字”也非常之契合。

  《易.象传》:“大人虎变,其文炳也。”“炳”因与“虨”音义皆近而假借。

  由此,也就有了“彪炳”一词,专门用来形容文采焕发。

  小篆中,还有一个“虍(hū)”字。

  《说文》云:“虍,虎文也。象形。”

  段玉裁说:“《说文》曰虍、曰虨、曰彪皆状其文也。”

  这是说,虍、虨、彪三个字,都是描述虎身上的花纹。

  所以,“虎”字,以“虎”为头,下面是虎足,许慎说“象人足也”。是个会意字。

  说这么多,只是为了讲“彪”的含义。

  无非也是说,“彪”,并非指哪种神秘动物。

  “彪”,后来被引申为“伟岸”。也有了“彪列”、“彪焕”、“彪蔚”“彪缤”等赞美之词。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2849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