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唐伯虎为了50两银子,写下两副关于厕所的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导读:李白曾有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在古代,一个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风骨气节,说白了,就是脸面,正所谓:“饿死事小,失节是大。”  所以如李白、苏

  李白曾有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伯虎为了50两银子,写下两副关于厕所的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在古代,一个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风骨气节,说白了,就是脸面,正所谓:“饿死事小,失节是大。”

  所以如李白、苏轼等文人,那都是恃才傲物,不肯轻易向世俗的荣华富贵低头,都是希望自己靠着真才实学,堂堂正正地拿一个封侯拜相、封妻荫子。

  但是又有言:“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当一个有傲骨的文人,太难了,太容易得罪人了,并不是每个读书文人都能如同青莲剑仙一般洒脱自然,很多时候,一文钱就足以压倒文人的傲骨。

  才子解元

  话说大明成化六年,苏州府内一位神童诞生了,他便是后世鼎鼎有名的大才子,唐寅唐伯虎。

  唐伯虎的父亲唐广德,乃是当地的一名富商,家中也算是小有家资,故而对唐伯虎的教育,家里也是毫不吝啬,再加上唐伯虎自幼便天资聪颖,天赋极高,有过目不忘之能,很快便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神童。

  成化二十一年,十五岁的唐伯虎参加了苏州府府学的“招生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苏州府学学习,后来他的好友祝允明给他写的墓志铭里,便有这么一句:

  “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

  可见唐伯虎的天赋才学,在当时都堪称令人惊叹。

  天分如此高的唐伯虎,心中也生出了一股属于年轻人的傲气,他觉得自己乃是上天眷顾,何必要和那些“笨鸟”一样勤能补拙呢,此时的唐伯虎便有一些放浪之意。

  弘治七年,唐伯虎的父亲去世了,弥留之际,唐广德拉着唐伯虎的手,留下了遗言,希望他能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有个一官半职,好光耀唐家门楣。

  然而厄运还不仅仅只是唐广德去世,在两年之内,唐伯虎的母亲、他娶的第一任妻子徐氏、还有他的长子,以及他的妹妹,全部故去了,并且由于没有了唐广德的操持,唐家的生意也逐渐衰弱,可以说是家道中落。

  就此,唐伯虎经历了人生中的大低谷,他的好友祝枝山前来劝慰他,不要忘记了唐广德的遗愿。

  于是唐伯虎就此闭门谢客,发愤图强,准备科考。

  弘治十年,唐伯虎和好友张灵一起去参加科考的录科考试。

  此时唐伯虎已经过了他父亲的守丧期,再加上这三年苦学,他对于考取功名早已是胸有成竹,更加和张灵在考试完后,觉得万无一失,不由便得意忘形。

  二人一起到了酒肆之中推杯换盏,狂饮了一番,在喝完酒之后,更是寻了一处“红灯人家”,找来青楼歌妓。

  当时主持录科考试的是提学御史方志,他听闻唐伯虎和张灵的事情之后勃然大怒。

  方志是个老学究,自己门下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放荡不羁的人,而且唐伯虎父亲的守丧期过了,他母亲的守丧期可还没过,于是大笔一划,直接把唐伯虎的名字划掉了。

  苏州知府曹凤,知道唐伯虎为人,他在苏州府学中的才气,也让曹凤非常爱惜,于是曹凤亲自出面向方志求情,方志这才将唐伯虎列为了“孙山之名”,也就是最后一名。

  一年之后,唐伯虎参加了乡试,终于迎来了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他中了应天府的乡试头名,也就是解元。

  一时间,各路人马纷纷向唐伯虎贺喜,不管认得不认得的,都想赶紧巴结上这位“明日之星”,唐伯虎在一片赞美声之中洋洋得意,觉得也算不负父亲遗愿了,但殊不知,他更大的厄运就要来了。

  惊天冤案

  弘治十二年,京城举行了三年一次的礼部试,也就是春闱,各省举人皆去应考,身为一地解元的唐伯虎自然也没有缺席。

  他从苏州出发,前往北京,路上遇到了江阴举子徐经。

  徐经也是一位有名的才子,他的曾孙便是后世有名的徐霞客。

  此刻二人在路中相识,以文会友之下惺惺相惜、一见如故,徐经便要请唐伯虎一同前行,唐伯虎欣然答应。

  二人到了北京城之后,打听到了此次春闱的主考官有两位,一是礼部右侍郎程敏政,一是礼部尚书李东阳。

  徐经听了,便拉着唐伯虎前去拜访程敏政,程敏政听是徐经和唐伯虎来拜访,心中也是高兴,便接见了二人。

  原来唐伯虎高中解元的那篇文章,程敏政曾经看过,也感觉唐伯虎身负奇才。

  在这次见面中,徐经家境富足,出手大方,便向程敏政送了一份礼物。

  作为见面礼,唐伯虎眼见机不可失,便也取出来了一枚金币,请程敏政替他评判修改一下写过的文章。

  程敏政心中爱惜这二人才学,便也答应了,收下了礼品和金币。

  二人出门后心中高兴,都觉得“这次稳了”,得意之下,也不复习了,直接流连于京城之中的歌楼酒肆,数日中也有多次寻花问柳,喝高了的时候,也会纵马过街,显然是已经提前体验了一把“春风得意马蹄急”。

  这一切也都被其他的举子看在眼里,一番比较之下,其他的举子心中失衡,凭什么你二人能够过得如此潇洒,难道就是因为你们拜会了程敏政吗?难道程敏政给你们透题了吗?

  就这样,一场“春闱主考程敏政鬻题”的流言,便在京城中流传开来,春闱会试有三场考试,前两场刚刚考完,这流言蜚语便传的满城皆知了,朝中谏官华昶以此为由,弹劾程敏政科举卖题。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而谏官弹劾官员更是不需要证据的,有弹劾就必须查。

  当弘治皇帝朱祐樘得知此事之后,拍案大怒,立刻停了程敏政的一切工作,将他带走“配合调查”,而此案中的“冤大头”徐经和唐伯虎,也以涉嫌科考舞弊,被关了起来。

  然而经过一番审查之后,程敏政所改的卷子里,并没有徐经和唐伯虎的卷子,这二人的卷子文章也不像提前知道题目的样子,也就是说程敏政并没有给徐经和唐伯虎开后门,这是一起诬告。

  谏官华昶见状,却是慌了神,这起案子是诬告,那自己不就成了栽赃陷害吗?

  于是华昶又多方打听,抓住了徐经和唐伯虎前去拜访程敏政,并且送礼物程敏政还收了的事情不放,说他们就算没有走后门,但这件事情说出去,也唯恐惹人非议,故而还是有罪。

  到了最后,这件事情把朱祐樘惹急了,也烦了,干脆大手一挥,全都给朕滚蛋吧!

  虽然“无查实据,但事出有因”,程敏政为官不谨,勒令“退休”;华昶诬告他人,降职外调;徐经唐寅,身为举子,言行不端,革除士籍,发配为吏,终生不许参加科考,永不录用。

  一起冤案,到了最后竟然是各打板子,被冤枉者不能得以沉冤昭雪,冤枉人者依旧为官。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唐伯虎被发配到浙江为小吏,这对他来说更是一种耻辱。

  因为自己已经不是士人了,这种情况下当一个小吏,自己这辈子几乎也就走到了尽头,何谈不负父亲遗愿,而且自己是真的冤枉啊。

  于是唐伯虎一怒之下没有去上班,在回家之后,他娶的第二任妻子和他大吵一架,觉得唐伯虎窝囊,唐伯虎便也随了她的愿,将她休了。

  从此之后,唐伯虎便在各地游历,并且和他的弟弟唐申分了家。

  但分来的家产,哪够唐伯虎日夜饮酒取乐的,很快唐伯虎便家徒四壁,只能靠着卖字画为生,每天得来一些银钱便去买酒,以此麻醉自己。

  这一日,苏州下属一个县令兴修宅院,在院子重新建好以后,县令为了附庸风雅,在府中各处都布置了字画,而这些字画大多是买的唐伯虎的。

  看到昔日意气风发的才子,如今为这区区几十两银子发愁,县令不免生出了一股“优越感”,你这辈子都进不了仕途了,可我好歹还是个县太爷。

  最终,他一指家中茅厕:“我这里也想添一处对联,还请唐才子不要推辞。”

  唐伯虎听了之后一怔,哪有在厕所上写对联的?这县令此举很显然就是在戏弄自己。

  见唐伯虎站着不动,县令又是一抬手:“能给我写上来一副对联的话,我便给你五十两银子。”

  听到这里,唐伯虎不由低下了头,自己现在缺钱呀,自己的确可以扭头就走,但明日的花销又在何处呢?文人风骨抵不住腹中空空。

  最终唐伯虎答应了,他摆开笔墨纸砚,提笔写下了一副对联:

  “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

  县令见了之后哈哈大笑,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方,挥手就给了唐伯虎一百两银子。

  唐伯虎拿着钱,想从中找给县令五十两,说好多少钱,就是多少多少钱,这也是想给自己保留最后一些尊严。

  县令见了却是一摇头:“这点小钱我还不放在眼里,给你了你就拿着吧。”

  唐伯虎听了,却是摇了摇头,把钱一收道:“说好五十两银子一副对联,既然如此,那我便再给您写一副对联吧。”

  说罢提笔挥毫,又是一副对联: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裙。”

  县令见状更是乐不可支,一百两银子,让唐伯虎给自己低头两次,这简直太值了,而这两幅对联便也流传了下来,后来人们一品味这对联,都觉得写的好,写的妙,写的绝,殊不知唐伯虎又哪里愿意写这种对联呢。

  唐伯虎拿着这一百两银子,心中不免万分悲凉。

  自己若是家境还在,岂会在乎这一百两银子,自己若是没有被人诬陷,早已高中,说不定就是这县令的上司,他又岂敢如此对待自己,这俯首称臣的英雄豪杰,不也就是在说自己吗?自己难道一生就要如此了吗?

  告辞心结

  时间转瞬到了正德九年,在这一年,宁王朱宸濠向唐伯虎抛来橄榄枝,邀请他来宁王府内位列西席,也就是当宁王的“家庭教师”,并且希望唐伯虎兼任自己的幕僚,在处理军政要事时,能鼎力相助,一起做一番大事。

  唐伯虎听了之后,觉得自己转运的机会来了,老天爷还是眷顾自己的,自己要做一番大事。

  于是当年秋天,唐伯虎便一路到了宁王府中,成为了他的智囊。

  但是不过几个月,唐伯虎便发现宁王要做的大事竟然是造反!

  顿时唐伯虎被吓了一大跳,谁能想到宁王的胆子这么大,他有这么大的胆子敢玩,自己可没这么大的胆子陪他玩。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唐伯虎心中有了计策,走路时故意一摔,再醒来时却已经是一个疯子了。

  完了,大才子唐伯虎被摔疯了。

  宁王见了,心中不免起疑,但经过多次试探之后,唐伯虎都忍了下来,于是宁王却信唐伯虎是真的疯了,便派人把他送回了家。

  从此之后,唐伯虎算是对仕途彻底没有了心思,他知道自己现在已经不适合做官了,正好便专心纵情山水酒色,当了一个真正的世外才子,也算是用一种逃避的方式,解开了自己的心结。

  嘉靖二年,五十四岁的唐伯虎编撰完了一部《诗翰册》,又过了几个月,便因病去世,与世长辞。

  唐伯虎的一生,可以说是造化弄人。

  老天给了他过人的天赋,却同时又给了他可惜的命运,唐伯虎可以身怀傲气,也会为百两银子而弯腰,文人的风骨和窘迫,在他身上都能看见。

  但也许到了最终,唐伯虎的选择才是他真正所喜欢的,谁说纵情山水之间,就一定不如高居庙堂之上呢,就像他后来所写的诗一般: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2421.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