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 电影(电影《1921》的实际观影体验,有三处很燃的瞬间)
导读:《1921》来了。 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全国观众眼前。 导演黄建新团队从2016年就开始打磨剧本,一比一还原当时的真实样貌,用新的创作逻辑呈现截然不同的风格。 《1
《1921》来了。
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全国观众眼前。
导演黄建新团队从2016年就开始打磨剧本,一比一还原当时的真实样貌,用新的创作逻辑呈现截然不同的风格。
《1921》没有局限于单一的历史事件。
而是以多线性叙事为主分出了三条故事,达到由独立到回合的有效统一。
一条是欧洲反共势力对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的监视,他们突破重重阻力才顺利来到上海。
这是以往的主旋律影片一笔带过的部分,但《1921》对其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
另外一条是日本特高课对在上海的共产党人士的严密追踪与监控,并且计划破坏一大会议。
这条支线给影片增加了谍战元素,多方势力在上海这片大地上明争暗斗,多次斡旋,形成犬牙交错之势。
同时,也借助紧张的局势从侧面反映出革命先辈立于悬崖,生死一线的危机,舍生忘死,拨云见日的意志,与召开一大,改天换地的迫切。
主线则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五湖四海的党代表齐聚“一大”。
他们从民族危亡的困境出发,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信念,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
这三条线相辅相成,各自有一套叙事逻辑,又相互照应最终在“一大”召开的时间节点上实现密切地交织。
这样的拍摄方式与叙事结构可以将历史背景补充得更为完整,观众能够从中知悉更为细致而多元的历史细节。
除了剧情上的创新之外,《1921》中还有三个很燃的瞬间。
一是李达在不足10平米的狭窄、昏暗的小屋内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地忙到天明,随后从天窗翻到屋顶。
他的表情由之前的严肃变成了阳光的笑容,张开双臂拥抱太阳,似乎把一切烦忧都抛在了脑后。
这是一种新生,对即将发生的改变的期望;这也是一种希望,对未来的期许;这更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二是毛泽东拜会李达、王会悟,三人一起在弄堂口吃饭。李达说到自己熬夜写文章把胃搞坏了不能吃辣。
然后李达对毛泽东说:“我供货,你分销”,最后毛泽东、李达、王会悟一起为改变中国热情举杯。
如果单看这一段并没有多么的燃,但是与影片中受屈辱的一幕对比起来,一种激动人心的燃点便涌上心头。
影片开幕,鸦片战争的大炮强行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让中国遭遇“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
随后的画面是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军阀混战等历史事件的加速切换,一幕幕过去被翻篇式的交代。
那时的中国逆来顺受,只知赔款割地,现在有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并付诸行动。
他们看到了旧时中国满地哀鸿遍地血,人民目不识丁,若想实现中华崛起必先改变思想的逆来顺受。
所以他们联合起来,为了中华崛起而奋斗,为了让人民当家做主而奋斗,这种为国家而奋斗的行为怎能叫人不心潮澎湃。
三是底层普通工人的反抗与呐喊。
1921年7月,上海英美烟厂的洋监工长期剥削工人,克扣他们的血汗钱,在李启汉的领导下,工人们举行大罢工。
可是厂方非但不理会工人们的愤怒,反而勾结警署肆意抓捕罢工人士,对他们实行棍棒政策,头破血流在工人间蔓延开来。
面对此等暴行,英美烟厂机车间八千多工人全体加入大罢工,他们彻夜斗争,在游行现场喊出“劳工神圣”的口号。
他们践行的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不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耍他洋大人的威风。
正是因为他们的运动、精神与气节,才赢得了这场庶民的胜利,才丢掉了套在他们身上的锁链,获得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自由。
在拍摄手法与艺术风格方面,《1921》注重象征寓意。
如李达和妻子王会悟在天台聊天的那场戏,李达愤懑地对王会悟讲述自己带头抵制日货的故事,但要点燃货品时却发现火柴是日本制造。
他悲壮地说道:“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这令李达悲愤不已,王会悟听后瞬间泪流满面,随后李达唱起了《国际歌》。
这一幕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强行煽情而是国之现状的展现,也透过李达的言行举止突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即将到来。
还有两处,也有同等效果。
由于反动分子的破坏,一大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
王会悟撑着伞,独自坐在船头听着里面慷慨激昂,虽然阴雨连连,但是她面带微笑望向远方,眼神中充满期待。
因为她看到了希望,即使前路荆棘密布,未来乌云笼罩,但终会有雨过天晴,拨开云雾见日月的一天。
湖面的涟漪有两层意思,一是微小的革命之势会在不久的将来形成滔天巨浪,挽狂澜于既倒;
二是尽管一大已经胜利召开,但是国内外意图破坏革命的势力于明暗处暗流涌动,不可小视。
电影里,李达数次都碰到一个小女孩,实际上这个小女孩本身就是“理想和希望”。
这些先辈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下一代能够不受屈辱,自由自在地成长,这是他们的希望。
彼时诺大的中国容不下一张书桌,难以让读书人挺直腰杆走路,他们不畏牺牲,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他们的理想。
小女孩是一个见证者,以现在的视角看待这些过去的伟人。
看他们筚路蓝缕,看他们矢志不渝,看他们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看他们因一念救苍生,看他们让中国生。
她以跨越百年的致敬告诉这些先辈们,你们的理想和希望已全然实现,未来的中国已走出泥泞,未来的人民已当家作主。
这个寓意也与李达的“匆忙”前后对应。
上海租界隐蔽的印刷厂中,进步刊物正在夜色的掩护下如火如荼地印刷着。
此时,刊物作者李达匆忙赶来,急切地拜托工人们停印校正,因为自己翻译时将“人民”译成了“百姓”。
印刷工会的工人杨迪先一头雾水,他表示:“这两个词,有区别吗?”李达解释道:“百姓是泛指。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一个词的差别就可以看出这些革命者的决心与志向。
一个小女孩的出现便能够彰显他们的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
片中这样的呼应能使电影的结构更加完整和严谨,也能使含义更加深刻,情感更加强烈,主题更加突出。
从而加深观众印象,引起观众共鸣,以点题、强调的方式提高表达效果。
有故事,有寓意,自然也要有演技才能撑得起电影。
陈坤饰演的陈独秀,一出场就带着一股决绝的气势,一身灰布长衫,手握《北京市民宣言》,在北京城南游艺园和“新世界”等地向群众散发。
当日,陈独秀被暗探逮捕关进大牢,他在狱中不卑不亢,仍以学士之姿寻求救国之道,与李大钊探讨中国的未来。
这场戏陈坤用演技把陈独秀这个人物立住了。
以前的陈坤演戏更趋向于表现派,在理解角色的基础上,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突显人物个性。
《1921》中的陈坤更像体验派,想人物所想,思人物所思,努力进入人物,然后表现出人物的情感。
他的情感是通过自身内在情绪而爆发出来的,如说出“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这句台词时,陈坤眼泛泪光,语气抑扬顿挫。
而后隔着栏杆与李大钊握手,说:“我们的使命,将将开始!”“将将开始!”,陈坤的眼神从悲壮变成了明亮,语气也缓和了许多。
这种角色前后的差别,陈坤都能准确把握人物脉搏,做到人物性格与特定环境的和谐统一,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而非生硬的把对白讲出来。
也许,《1921》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它的这份认真值得肯定。
毕竟电影作为当今最活跃的文艺样式,最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它绝对不是纯粹的商品。
它的文化含量和所折射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都应以提升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为己任。
这一点《1921》做到了,认真对待历史,真诚面对观众,观众便会给予正向的反馈。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5194.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