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导读: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简注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简注:
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元丰三年(1080)二月至七年四月谪居于此。漏断,夜深,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幽人,隐居之人,囚禁含冤之人,此处为诗人自指。拣尽句,宋金以来,关于此句争议甚多。1,或谓鸿不栖于木,故此句有语病;2,或谓作者明知鸿不栖于木而谓其“不肯栖”,并无语病;3,或谓作者知鸿不栖于木,意在嘉许良禽择木而栖,别有寄托;4,引《易经》证明鸿并非不栖于木。可参阅《苕溪渔隐丛话》等书。
词意散绎:
月儿弯弯,好象挂在疏朗的梧桐间,
夜深人静,铜漏壶中的水已经滴完。
幽居的人独自徘徊,有谁能夠看见?
只有那隐隐约约的孤鸿飞翔在天边。
惊飞的孤鸿还在不停地回过头观看,
好象心中充满了无人能理解的哀怨。
它在树枝间飞来飞去就是不肯停留,
却宁愿栖息在寒冷寂寞的沙洲上面。
评析
此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三月间,时苏轼初到黄州贬所,表现出他此时寂寞寥落而又孤高傲岸的心情。
上片写景。一诉诸视觉,一诉诸听觉,环境的幽静清虚,俨然就在眼前。谁见二句,全篇重点。从词意上说,只有高翔远翥的孤鸿方能见到幽人之独来独往,幽人之孤寂则不言自明;从章法上说,这是从上片说人转到下片咏鸿的过渡,使上下片之间转换衔接自然而然。
下片说鸿。说鸿其实还是说人。寄慨于缥渺的孤鸿,语涉双关,含意隽永。赞“拣尽寒枝”而不肯栖息的良禽,寂寞,孤高,独自怀愁而又独立不阿,正是作者此时心境的写照和品格的象征。词作意高格奇,意境极为清冷。前人评价甚高。
黄庭坚《跋东坡府》评曰:似非吃烟火食人语。《草堂诗余》评曰:通篇无一点尘俗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曰: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处但只说鸿,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
关于此词的主旨,前人说法甚多。
1,为王氏女子而作。见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2,为温都监女而作。见《野客丛书》卷二十四。另见《古今词话》卷上及《历代诗余》卷一一五。
3,为黄州王氏女而作。见《瓮牖闲评》卷五。
按以上三说,显系小说家言,不足信。
4,隐射刺时之作。见张惠言《词选》卷一。此说受多数人反对。王世禛《花草蒙拾》讥之为“强作解事,令人欲呕。”王国维《人间词话》也曾予以驳斥。
5,以孤鸿自喻感慨。见郑文焯《手批东坡词》及《蓼园词选》,此说近是。本文也即是据此说评析的。
附图,黄州东坡及缥渺孤鸿。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629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