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宇文邕(两朝风云(五六)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真实目的是推动新一轮汉化)
导读: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四次灭佛,其中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第二次便是在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期。这次灭佛发生在宇文邕清除权臣宇文护,完成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四次灭佛,其中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第二次便是在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期。这次灭佛发生在宇文邕清除权臣宇文护,完成亲政后的第三年,规模相当的大,也对北周的历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后世讨论这次灭佛运动的起因,大多数是认为佛教势力盘踞在北周,聚敛大量钱财,成为藏污纳垢之地,甚至影响到了国家的税收,所以宇文邕才下定决心清除。然而从这次灭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看,显然真实原因并非如此简单,这里面还藏着宇文邕更深的政治意图。
宇文邕是北周最为作为的皇帝,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完成北方大地最后统一的帝王。他一生功绩非常辉煌,无论是剪除权臣宇文护,还是消灭北齐统一北方,都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宇文邕灭佛在中国历史上也很有名,尤其是在佛教史上是绕不开的话题。后世很多学者对这次灭佛运动的评价很高,仍为它奠定了北周强大的基础,为后来灭北齐统一北方积蓄了足够的国力。大多数学者在评价这次灭佛运动时,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到灭佛运动所给北周朝廷带来的经济利益上,却忽略了宇文邕在政治上的谋略。
在大多数历史课本中,对于宇文邕发起灭佛运动的起因,都归咎于佛教的不堪。从历史文献上看,这种说法并没有错。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从北朝的北魏,到南朝的南梁,都出现了兴盛的佛教传播现象。虽然经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后,北方佛教发展一度出现停滞,但到了西魏和北周时期又兴兴向荣起来。北方的佛教得到了当时同时北方的鲜卑贵族的支持,拥有很多政治上优越性,甚至还有政策法规上面的偏向,使得佛教快速地蓬勃发展,在北方社会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佛教在鲜卑贵族的支持下占据了大量的北方土地,又不承担徭役租税,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兵士来源,削弱了北周的国力。寺庙中的和尚在北周社会地位极高,在各种社会矛盾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出现残害百姓和法不责众的现象。寺庙还接受很多平民的投寄,吸纳大量的民间土地,接受鲜卑贵族的土地和寺庙捐赠,聚敛了巨额的财富。这不但使得佛教影响力越来越大,也裹挟了大量逃避赋税和兵役的平民,成为了社会的毒瘤。据史料记载,在灭佛运动前北周拥有合法僧尼数百万,投寄的信众不计其数。
如此庞大的宗教势力,不但成为北周朝廷沉重的负担,也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隐患。这些佛教寺庙背后都是鲜卑贵族,他们不事生产,却巧取豪夺,简直是趴在底层百姓身上吸血的饿鬼。北周当时又面临着内忧外患,给宇文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内部有着权臣宇文护被除去后的残余势力,宇文邕的皇帝宝座还不稳固。外部有着北齐和突厥的威胁,这让北周一直处于战争的边沿,国家安全遭受重大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宇文邕通过灭佛来没收佛教大量的不义之产,逼迫僧尼和信众回到国家正常生产之中,给国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这种通过将佛教的资产没收,用于提高国家发展和军事斗争的手段,在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有所体现,比如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世宗柴荣灭佛也出自于这种想法。可是从宇文邕从这次灭佛运动中的表现看,他的想法却并非如此简单。灭佛固然能够北周朝廷短时期内带来超额的收益,但也有着很大的隐患。毕竟这些佛教寺庙背后都有鲜卑贵族撑腰,如果局势不可控,很可能造成动乱,给内忧外患的北周雪上加霜。然而宇文邕在大量鲜卑贵族的反对下,依旧开启了这个灭佛运动,而且还得到了最大的利益,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在发起灭佛运动之前,宇文邕是搞了很多准备活动的,比后来几位皇帝的粗糙手段要精细很多。他先支持了从佛教投入道教的卫元嵩的上书,制造了要减少寺僧数量的舆论。然后他又多次召集百官沙门、道士等辩论儒释道三教的排位先后,引发了北周朝廷上层的大辩论,还派出著名道士张宾与僧人智炫。虽然这场辩论张宾没有取胜,但宇文邕的强硬态度还是在朝廷中表露无遗。面对信奉佛教的鲜卑贵族反对时,他的回答是“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在他的强硬推动下,北周数百万僧尼还俗,数万庙宇被拆除,佛教势力萎缩到极点。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浩浩荡荡的灭佛运动中,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佛教,就连佛教的死对头道教也不能幸免。宇文邕命司隶大夫甄鸾,详研佛道二教,定其浅深。结果甄鸾作《笑道论》,讥讽道教。道安作《二教论》,唯立儒教、佛教,认为道家应当归属于儒教。如此一来道教也被纳入了打击范围,受伤非常之严重。后来宇文邕给三教重新排位,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他为了显示公平,下敕禁断佛道二教,所以灭佛的同时连道教及各种民间宗教一并罢黜。从这些史料来看,宇文邕的灭佛运动已经不只是针对佛教那么简单了。
从历史典籍来看,在这次灭佛运动中除了佛道二教遭受巨大损失外,与两教来往密切的鲜卑贵族和汉族门阀也受到很大的打击。通过了这样的操作,朝廷中的宗教势力为之一空,取而代之的是拥护宇文邕的关陇贵族集团。北周朝廷不但在过程中没收了大量佛道两教的财产,还让大量僧尼还俗,充斥到国民之中,使得国家有了充足的劳动力,也有更多的土地用于耕种。可以说这次灭佛运动完全改变了北周朝廷的政治格局,为后来灭齐的战争奠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宇文邕也坐稳了皇帝宝座,开始大展宏图的操作。
宇文邕把灭佛的打击面扩大到道教,甚至扩大到鲜卑贵族和汉族门阀,就只是为了钱么?从历史材料来分析,他的目的并非如此简单。他借着这次灭佛的运动,推动了北周的第二次政治和军事改革,其真实的目的是加快国家的汉化进程。前文讲过宇文邕的父亲宇文泰在西魏时托古改制,解决了西魏国内的胡汉矛盾,强化了国力,扭转了战争形势上的不利局面。但这个改革也出现了问题,那便是以鲜卑传统制度为基点的军事政治制度,给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宇文邕打击佛教等宗教势力,本质上便是要解决这些阻碍。
当时宇文泰为了解决胡汉矛盾,建立了以八柱国为核心的关陇贵族集团,互相之间既有汉族传统,也有鲜卑族制度。这就使得关陇贵族内部要兼顾汉族和鲜卑族的利益,寻求一个政治上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虽然有利于北周朝廷的政治稳定,却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就北方社会而言,汉族人口数量是大大强于北方少数民族的。鲜卑族即便加上匈奴、突厥等其他部族,总数上也不如汉族多。如果双方保持政治上的平衡,互相接受对方的传统,则把汉族在官方的地位限制在对方的框框里面,大量的力量不能为国所用。
宇文邕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不满足于偏安关中和陇西一隅,消灭北齐和南梁一统天下才是最高的理想。为了完成这个理想,他就必须要把北周的力量发挥到极限。所以他利用这次灭佛运动,将汉化进程的胡汉平衡直接推动到了胡汉一体的程度。在灭佛运动中,他没有分胡汉、佛道都是一起打击,这让胡汉贵族不得不站到了统一阵营上。这不仅仅是宇文泰时期鲜卑贵族和汉族门阀之间的联姻通婚,更是胡汉民族中下层的同病相怜,使其高度融合。在进行还俗僧侣的整编和军队的扩编中,也打破了胡汉的限制,进一步解决了胡汉矛盾问题。
古代的胡汉矛盾和宗教矛盾往往是纠葛在一起的,宇文邕用强硬的手段直接禁断,使得北周社会完全丧失了内斗的机会。在面临突厥和北齐的军事压力时,宇文邕引导这些融合在一起的胡汉百姓,掀起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在战争中胡汉百姓为了生存,根本没机会去想什么胡汉矛盾、宗教矛盾,反而进一步加强了北周的国力。再加上历年的战争使得胡汉百姓伤亡巨大,鲜卑保守势力经过多次打击后已经不占优势,改革后的府兵制又融入了大量的汉族豪强,这使得胡汉融合的大趋势已经无法阻止了。
从灭佛运动来看,宇文邕的政治手段是非常高明的。他不单单是打击宗教,吸纳宗教的财产和土地为国家所用,更是彻底解决了胡汉的矛盾,促进了胡汉融合。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推动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让备受打击的鲜卑贵族、汉族门阀不得不听命于他,重新组织北周朝廷的权利格局,为统一北方大地奠定了基础。可是他的这种办法仍旧是建立在个人能力和威望基础上的,是以各种权谋手段为主要操作的。这些手段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魏晋以来的门阀政治格局依旧不能被打破。当他英年早逝后,北周再次陷入历史周期律导致的内乱之中,很快亡国。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745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