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蝉古诗 虞世南(《唐诗鉴赏辞典》第一首《蝉》(虞世南))

导读:蝉   【初唐·虞世南·五言绝句】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拼音版: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liú xiǎng

  

   【初唐·虞世南·五言绝句】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拼音版: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品介绍]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注释]

  1、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清露:清纯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2、流:发出。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疏桐:高大的梧桐。

  3、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4、藉(jiè):凭借、依赖。

   [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作者介绍]

  虞世南(558-638),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字伯施,余姚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曾赐爵永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水兴”。唐大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谥文懿。传世墨迹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旧摹墨迹本《汝南公主墓志铭》等。书法理论著作有《笔髓论》、《书旨述》。编有《北堂书钞》160卷、《群书理要》50卷、《兔园集》10卷等,另有诗文集10卷行于世,今存《虞秘监集》4卷。

  赏析壹

  

  整体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名家点评

  明人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与骆丞“清畏人知”语,各善言蝉之德。谭云:于清物当说得如此。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清人李鍈《诗法易简录》:咏物诗固须确切此物,尤贵遗貌得神,然必有命意寄托之处,方得诗人风旨。此诗三、四品地甚高,隐然自写怀抱。

  清人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末二句,占地步。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佚名

  赏析贰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因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其实蝉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里可能只喝露水?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诗人以蝉自比,则其鸣声也就不同凡响。“桐”前着一“疏”,既让人感到“流响”的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应。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从上面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意思是“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沈德潜说:“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这一托物寓意的名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怀,是唐诗中最早咏蝉的,很为后世称道。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显示出一种内向、孤僻、深沉的性格特征,虞世南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情景交融,显得十分和谐自然。这两句用的是比喻,蝉声远传不是借藉于秋风的传送,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读者可从中想像到人格化了的蝉儿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可谓巧妙至极。正像曹丕在《典论o论文》中所言“不做良臣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名声自传达于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展示了一个清狂自负、踌躇满志的士大夫形象。 施朴华《岘佣说诗》曰:“《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其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同是唐人,又都是托咏蝉以寄意,由于作者的地位、遭际、气质彼此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形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佚名

  赏析叁

  

   在古代呀,人们对季节、物候都比今天要敏感,比方说看见鸭子入水就知道春天来了,所以有“春江水暖鸭先知”;那看见雄鹰出发就知道深秋到了,所以有“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同样,听见蝉鸣,大家就知道,时节已经进入盛夏,而且呢,就要向秋天过渡了,所以蝉既属于夏天,又属于秋天。比方说“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那就是夏日之蝉;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则毫无疑问是秋日之蝉。在唐朝有三首特别著名的咏蝉诗,被称为“咏蝉三绝”。一首是初唐虞世南的《蝉》,另外一首是同属初唐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还有一首则是晚唐李商隐的《蝉》。这三首诗风格、气度都大不相同,但是呢,都是托物言志,能够烛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三首咏蝉诗里头,虞世南的《蝉》时间最早,立意最高,所以先说这一首。先看第一句:

  垂緌饮清露。

  “緌”是什么呢?“緌”是古代人系帽子的帽带,打一个结垂在下巴下边。那蝉的头上也有下垂的触须,看起来就像垂下的帽带一样,所以“垂緌”就代表蝉。这种用部分代指整体或者用特征来代指全部的方法,古人常用,这就和用“细腰”代指美女、用“兜鍪”来代指勇士,是一个道理。那“垂緌”就是蝉,“饮清露”又是怎么回事儿呢?这其实是指蝉的生活习性,蝉是靠吸树的汁液来生活嘛,古代人观察没有那么细,他们还以为蝉是靠喝露水生活,所以才会说“垂緌饮清露”。那这句话如果直接翻译的话,就是蝉喝露水。问题是他要表达的意思真就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所谓“垂緌”不仅仅是垂下来的帽缨、帽带,它还可以指达官贵人哪。因为在古代老百姓裹头巾就可以,但是一旦当了官就要峨冠博带,所以世家大族不是又称为“簪缨之族”嘛。那“清露”呢,“清露”它不仅仅是指露水,它还代表高洁的生活、高洁的志趣。但是问题来了,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之中啊,达官贵人和清高可并不是那么协调的概念。春秋战国的时候,齐国的隐士曹刿就曾经说“肉食者鄙”。《红楼梦》里头清寒之士柳湘莲,更是公然对贾宝玉讲,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所以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呀,“贵”和“清”是两回事。“垂緌”和 “清露”这两个形象往往并不相容,但是虞世南不一样,他一句“垂緌饮清露”,马上一个既贵且清的形象就出来了,这样身份高贵而又内心清洁的形象是何等难能可贵呀!那我们凭生活经验都知道,跟形象相比呀,蝉更吸引人的是它的声音,所以写完形象,虞世南紧接着要写声音了。怎么写呢?看第二句:

  流响出疏桐。

  所谓“流响”,就是像流水一样长鸣不已的蝉鸣嘛。而“疏桐”呢,则是枝叶扶疏的梧桐,那直译过来,无非就是说蝉的叫声从梧桐树的枝叶之间不断传出。那是不是只有这一层意思呢?当然没那么简单。梧桐在中国可不是一般的树,它自带高贵属性,《诗经·大雅·卷阿》篇里就讲啊:“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庄子《秋水》篇也说:“夫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鹓鶵”也是凤凰一类的贵鸟,所以说自古以来,凤凰跟梧桐才是标配。但是在这里头,诗人却把蝉和梧桐放在了一起,他不让蝉在杨树上叫,也不让蝉在柳树上叫,偏要让它在梧桐树上叫,这本身就抬高了蝉的身份。这还不够,他不写“流响出梧桐”,偏要说“流响出疏桐”,一个“疏”字又把蝉的身价给抬高了,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里头,疏比密好,瘦比肥好,暗比明好。所以林逋讲:“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 、“暗香”才能尽显梅花的含蓄和清高。那这首诗也是一样啊,梧桐本身已经是高洁之树了,再加一个“疏”字,则尤其显得不同凡响。这还不够,在“流响”和“疏桐”之间,诗人还要再用一个“出”字儿,这个“出”字儿用得又特别好,这个字好在哪里呢?所谓 “出”就不是鸣,也不是叫,不带任何主观性,而是讲一种纯粹客观的效果。那我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客观性呢?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呀,蝉不是为任何人而鸣叫,但是它的声音自然而然地穿透了梧桐树枝枝叶叶,传到了人的耳朵里。这相当于什么呀?这就相当于张九龄的“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呀,树木不求美人而美人自来,为什么呢?因为味道芬芳。同样,蝉鸣不求人听,而人自然听到,为什么呀?因为声音清亮啊。一只鸣蝉,只靠吸风饮露,却能发出如此清越的声音,这是何等的高标异帜啊!

  把这两句诗放在一起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一个处身高洁而又魅力非凡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那这是蝉吗?当然是蝉,但又不仅仅是蝉,它更是高贵君子。其实对于君子,特别是对于身处高位的君子来讲,只有饮得“清露”,或者说只有立身清白才能“流响出疏桐”,才能让人信服,让人传诵啊,这不是古今一致的道理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蝉的高洁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了,那接下来写什么呢?接下来是进一步的升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诗是议论,但是议论得真自然,自然在哪呢?它其实是直接衔接上一句的“流响出疏桐”,为什么蝉声能够穿过梧桐树呢?这不是因为有秋风暗香传送,而是因为它站在高高的树枝上,自然就能把声音传到远处。这和前两句一样,仍然是一语双关。什么是“秋风”啊?所谓“秋风”既是指自然界的长风,也可以是指人世间的各种力量啊。《红楼梦》里头薛宝钗不是说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嘛。但是呢,在虞世南笔下,蝉鸣不藉秋风送,正如那些立身高洁的君子,他并不需要见风使舵或者通关节或者傍权贵,照样能够名声远播,这是何等自信的精神、何等雍容的气度啊!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个“自”,一个“非”,一正一反相互对照,一个君子对人格力量的高度认可已经溢于言表,写得气象高拔而又从容不迫,这就是所谓的诗眼哪。其实这首咏蝉诗啊,也是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为什么呢?因为虞世南的人生就可以用“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来形容。虞世南是唐太宗朝的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能够进入凌烟阁,绝对是凭自己过人的本事和德行。虞世南本来是南方人嘛,陈朝灭亡之后和哥哥虞世基一起进入长安,马上名噪一时,时人把他们比作陆机、陆云兄弟。那后来呢,虞世基成了隋炀帝的心腹,虞世南本来可以凭借哥哥的力量平步青云,但是他坚持闭门读书,就是不沾哥哥的光。这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吧?更难得的是啊,到隋朝末年,江都之变爆发,隋炀帝被杀,虞世基也被叛军抓了起来,要就地正法。正在这个关头,文弱书生虞世南冲入法场,抱着哥哥嚎啕大哭,请求叛军让他替哥哥去死。所谓“时穷节乃现”哪,虞世南的这番义举当时就被传为美谈,这是一件事。还有一件事,虞世南后来不是又被唐太宗网罗成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嘛,唐太宗当了皇帝之后,没事儿的时候还经常跟他谈论诗歌学问,但有一次唐太宗写了一首“宫体诗”让他唱和,这可是大臣的难得荣耀啊。没想到哪,虞世南看了一眼之后讲,陛下的诗,虽然写得不错,但是内容不雅正,俗话说“上行下效”,天下人要是知道陛下喜欢这类艳诗都效法起来,那可不是国家的福气,所以我还是别唱和了。这样当面慷慨直言,就算是魏征也要服气呀。这还不够,虞世南还是唐朝初年的“最强大脑”。有一次唐太宗要在屏风上写《烈女传》来警示后宫,一时没有找到文本,虞世南站出来讲了,我记得,我来写吧。他写完了又找出文本来一对照,居然一字不差。大家要知道,《烈女传》它不是诗,不是赋,是人物传记呀,讲古代105个妇女的事迹,这样的东西是最难背的呀。能把这样的东西都记得一字不差,可见虞世南的记忆力有多强大。所以后来唐太宗出行,有人说应该带几本书路上看,唐太宗说,不用了,这次我有虞世南跟着,他就是活动图书馆。这又是一件事。那再说一件事,虞世南还是唐朝初年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和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唐太宗不是也喜欢书法嘛,他就曾经讲,别看褚遂良写字好,他是要挑笔挑纸的,能够随便拿起一支秃笔就写出好字来,天下只有我跟虞世南两个人。虽然对自己的评价有夸张的嫌疑,但是对虞世南确实是由衷认可。把这些优点加在一起,其实就是唐太宗说的虞世南有“五绝”,哪五绝呢?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而且唐太宗还讲,如果所有大臣都能够像虞世南这样,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你看能够被当朝皇帝如此看重,一般人多多少少会有点儿沾沾自喜吧?可是虞世南真的没有啊。你看他不比龙凤,不比鲲鹏,而是借小小的鸣蝉自比,托物言志,这不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高洁吗?

  佚名

  《蝉》 [初唐·虞世南·五言绝句]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开阔、稀疏。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藉:凭借。

  虞世南是初唐重臣,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素为唐太宗看重。据说,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后来人们用“垂緌”代指蝉。

  诗人以蝉起兴,其实是自喻。

  “垂緌”指高官(如诗人自己),“饮清露”指不贪腐,性高洁。而“疏桐”是梧桐,要知道,古代的说法,非凤凰不栖梧桐。诗人以蝉栖梧桐而高鸣,既是自己的自谦,也是自己的志向和自许。

  “流响”是“饮清露”的声音吗?非也!是蝉在“疏桐”间自由自在地鸣叫。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此句点出诗旨。

  蝉声的声名远播,不是借助了秋风,而是因为高居在树上的缘故啊!

  此“高居”不是称自己身居高位,而是品德高。也就是说,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

  诗人借蝉自喻自身的高洁和清廉,表达了诗人自傲自负、畅胸臆怀的自得与坦然,其实也是诗人在自勉:做官先做人,应该德行高洁,才能声名远播。

  泊客有一个迥异大众的观点,就是:人必须要骄傲。但此“骄傲”不是“骄横”,而是:一自己必须自视奇高,时时刻刻要想着做一个不一般的高尚的人;二为了配得上自己的骄傲,人就必须时时刻刻提高自己、进步自己。

  不知泊友对此的看法如何?

  附录:五言绝句格律:

  五言绝句是中国诗歌体裁之一,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

  五言绝句格律:

  ⑴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⑵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⑶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种基本句式。

  ⑷关于对仗问题。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如王维《相思》;如果看作是律诗前半截,则三四句要对仗,一二句不用;若看作是颔联和颈联的截取,则都要对仗。而后两种情况不多见。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7725.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