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南北朝名人(魏晋南北朝盛产风流人士,背后有什么深层历史原因?)

导读:风流人物,尽在魏晋南北朝。和其他朝代的名士相比,魏晋名士更加与众不同。他们狂狷不羁,率真洒脱,放浪形骸,不受任何约束。到今天,魏晋风流已成为放荡不羁爱自由名士的专

  风流人物,尽在魏晋南北朝。和其他朝代的名士相比,魏晋名士更加与众不同。他们狂狷不羁,率真洒脱,放浪形骸,不受任何约束。到今天,魏晋风流已成为放荡不羁爱自由名士的专属名词。

  魏晋名士的代表人物包括“竹林七贤”和“兰亭名士”,陶渊明等。这些名士性格直率豁达,行为脱俗,他们用言行,诗文,艺术追求艺术人生,使这个时代的文坛百花齐放,他们也受到后人的推崇和追捧。

  那么为什么分封割据,政治黑暗的魏晋时期有这么多风流人士?背后有什么深层原因?

  魏晋风流

一、内部的分裂和动乱

  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乱世。当时政治一团黑暗,处于分封割据时代。整个中原像一滩烂泥,被压迫的文人学士们没办法,只能投身文学,于是文坛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翻看魏晋南北朝历史,有战争,有动乱,有流血,有饿殍,有清流,有畅意,有困苦,唯独没有太平。魏晋南北朝,分裂和动乱是其主要政治特征。在魏晋四百年时间里,出现三十四个政权,三分三统。战争与乱世都是家常便饭。很多著名战役都来自这个时代:像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直到隋灭陈国,动乱才结束。

  历史上名人描述过动乱的画面:比如曹操《蒿里行》里记录“千里无鸡鸣,白骨鹿于野”;王粲在《七哀诗》中也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乱世中,最苦的是平民百姓。在魏晋时期,好儿郎为战争流血赴死,田地荒废,父母老去。幸福的家庭家破人亡,而人命却不值一提,生死茫茫无依傍。

  除了老百姓过的凄凄惨惨戚戚,文人命运也很惨。在动乱不堪的政局里,入朝为官,朝不保夕。出世隐居,又恐怕一朝被召回朝廷做官。文人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投门之处。不用说实现理想,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政治上,南朝实行“禅让制”,表面禅让,实际是割据力量夺权的遮羞布。那个年代,谁有实力谁就做皇帝,政治局势瞬息万变。君臣义气被政治家们抛到脑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换新皇帝,旧臣性命堪忧。

  思想上,传统儒家思想,君臣孝道已完全被摒弃。朝堂上只有专制和高压。一朝换位,一旦有不当的言辞和举动,可能瞬间就丧命当场。

  竹林七贤阮籍,拒绝和司马氏结亲,喝酒大醉六十七天,最终惹恼司马政权,付出性命;魏晋名士谢灵运,死于怀念前朝;石崇,陆机死于黑暗的政治泥沼。非常时期,人人只求自保,不论道德。皇帝可以投降反臣,名士可以献媚求生。在生命面前,尊严不值一提,勇气也被消耗殆尽。

  竹林七贤

二、外部少数民族的滋扰

  除了内部争斗和冲突,北朝的军事侵扰也是魏晋多风流名士的重要原因

  自420年刘裕建宋到隋朝开国共170年,这一百多年是南北朝对峙时期。据史料统计,南北朝爆发战争138次,伴随着战争的有劳动力锐减,掠夺人口,百姓受难。南北朝对峙大部分时间里,北朝实力都比较强,尤其是北魏统一北方后,经常南下侵害百姓,掠夺人口,而在战争中被俘虏的百姓基本无生存希望,据资治通鉴记载:

  魏军在攻破南衮,豫,徐,衮,青,冀等六州后:

  “丁壮者即加斩截,婴儿贯于槊上,盘舞为戏”

  北魏还抓捕宋民到北方,充当奴隶,每次南侵,江淮都会受到很大破坏:

  当时“喋喋黔首,强者为转尸,弱者为虏,自江淮至于清,济,户口数十万,自免湖泽者,百不一焉。村井空荒,无复鸡鸣犬吠。时岁唯暮春,桑麦始茂,故老遗氓,还号旧落,恒山之响,未足称哀。六州荡然,无复余蔓残构”。

  可以说,北魏的侵袭对南人来讲,就是一场浩劫。北魏将凶猛如虎,铁蹄之处,家破人亡,惨绝人寰。内忧外患双重加持下,百姓苦不堪言。文人朝不保夕,要么避开人世“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要么放弃尊严,苟且一生。

  刘伶醉酒图

三、内忧外患,铸就“魏晋风流”

  外部少数民族侵扰,民不聊生;内部冲突不断,割据动乱。这样黑暗的政治背景下,一部分文人入朝做官,为了活着,他们放弃尊严和责任,一部分文人则隐退避开俗世,放浪形骸。政治动乱,内忧外患是魏晋风流盛行的主要原因。

  内忧外患的加持下,困顿文人们在忧愤落魄中创造出异彩纷呈的文学作品。诗词的华丽在他们手上发挥到极致。田园,山水,边塞题材得到开拓和发展。

  其中,极富盛名的包括:五言宗师曹植,山水始祖谢灵运,田园师祖陶渊明等等。此外抒怀咏古诗,游先诗也盛极一时,四六体骈赋文也在这个时代发扬光大。

  晋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为躲避政治灾祸,罢官归田。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明确表达了其“避俗世,躲灾祸”的政治理想,影响后世四百年。

  魏晋文人大多报国无门,怀才不遇,过着一生困顿的挫折人生。政治无望,于是他们只能在山水间寻求解放和救赎。这些困顿的灵魂却造就异彩纷呈的文坛。

  皇族曹植,由备受曹操宠爱的天才诗人,到落魄藩王。人生大起大落,尝遍人间冷暖。他创作的《白马篇》脍炙人口,流芳千古,其中“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塑造一个生动感人的爱国英雄形象。

  《怨歌行》中,曹植吟咏历史:“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借古人酒杯,抒心中之郁闷,千万感慨赋予诗词。

  苦闷的灵魂需要作诗来抒发,阮籍《咏怀》中这样写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灵魂苦闷到极致反而成就了超脱物外的风流之感。嵇康《琴歌》有言: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

  魏晋风流名士

四、 结语

  魏晋南北朝之所以聚集文人,形成魏晋风流之态势。实因内忧外患,所处时代混乱不堪,文人空有才华怀才不遇。身心还受政治压迫。长达四百年动荡的社会,让文人处境艰难。于是一腔郁闷,悲愤无出抒发,只能写在诗词歌赋之中。

  魏晋南北朝文学家作品主要基调是悲伤,苦闷,也有超脱,自然和优美的。他们就像出淤泥的白莲花,圣洁,璀璨。他们的风度,举止,作品都被历朝文人推崇,敬仰和传承。可以说魏晋风流传于后世,永不泯灭。

  参考文献:

  名士风流--魏晋人士形象研究

  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南人北迁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842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