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北京绢花(大美非遗——北京绢花)

导读:北京绢花,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绢花亦称“京花”,是流传于北京市的一种传统彩扎艺术,始于元代定都北京后,明初逐渐兴旺,清代中叶绢花生

  北京绢花,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绢花亦称“京花”,是流传于北京市的一种传统彩扎艺术,始于元代定都北京后,明初逐渐兴旺,清代中叶绢花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北京绢花以丝绸、绫绢、电力纺、洋纺、绉纹缎等为原料,制作时需经过浆料、凿活、染色、握瓣、粘活、攒活、包装等多道工序,制出的成品工艺精湛,形态逼真,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北京绢花

  北京绢花,也称“京花儿”,是指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仿制的花卉。早在17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用丝织物制花的技艺。到了唐代,绢花更是妇女的主要装饰品。唐代画家周昉(713—741)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宫中妇女簪花戴彩的情景。

  相传,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贵妃左鬓角上有块伤疤。为了遮丑,她每天都要让宫女们采摘鲜花戴在鬓角上。但是到了冬天,鲜花凋谢,宫女们就只能用棱、绸做成假花,作为替代品献给贵妃。后来,这种“头饰花”传到民间,盛行一时,并逐步发展成独具风格的手工艺品——“绢花”。到了清代,绢花更为盛行。清官内府御用工场所设的各种作坊就有“花儿作”,专司承造各色绫、绸、绢、纸、通草、米家花等,以供宴会、饰戴之用。

  其工艺精细复杂,制作之前要充分了解相关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征,再开始选料制作。以绢、绸、绫、缎等织物为原料,经过浆料、凿活、染色、窝形,制成花瓣、花蕊、花叶等,再将其粘成花朵,接着攒成完整花枝,组成为成品。

  月季花丛中几可乱真的绢花菊花

  旧时北京崇文门以东的花庄、花局、花作特别多,且多家从事北京绢花生产,制花、售花逐渐形成一方产业。这条街也因此成为当时北京绢花的集散地,且被冠以一个较为形象的名字——花市,有“天下绢花出北京、北京绢花出花市”的美称。当年,花市最热闹的时候是每年腊月十四到三十,天天都有集市,即所谓“连集”。因为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备年货,北京人去花市买花戴、买春联和年画,花市上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及近年根儿,花市便人海花海,一片火红。“逛花市”成为京城人年节的一大“乐事”。

  花市也涌现出不少做花的能工巧匠,如“花儿金”“花儿龚”“花儿刘”等。1960年北京绢花厂成立,诸多能工巧匠及其传人都进厂担任技术骨干,精致高雅、千姿百态的“京花儿”曾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绢花手艺在国家的支持和老艺人的努力下得以传承,继而推陈出新,除了花卉品种增多,为适应生活需求的改变,也从传统的头饰花、佩戴花为主发展为枝花、束花、盆花、宴席花等各种品类,尤以盆景花为最精。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952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