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边塞诗(王之涣最经典的一首边塞诗,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导读: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出身官宦世家,幼聪敏,成年后为冀州衡水县主簿,不久父母去世,又为人诬告,遂去官,游高山大河。后任文安县尉。他豪
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出身官宦世家,幼聪敏,成年后为冀州衡水县主簿,不久父母去世,又为人诬告,遂去官,游高山大河。后任文安县尉。他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
《凉州词》一作《出塞》,是一首边塞诗,是诗人初到凉州时所写的。《凉州词》是乐府旧题,这是诗人配的新词。凉州在今河西走廊中部。下面便和小编一起来欣赏王之涣这首《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前两句遥望黄河如带,远远地流上白云间,一座孤零零的小城,依傍着万仞高山。远远的黄河与天边白云相接,一座孤城与万丈高山相掩映,前两句写出了边塞壮阔的景色。仞为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形容其高,非确指。用以形容黄河或其他江河远流天边,群山簇拥孤城的景色。
诗中描绘了塞外黄河孤城、山高苦寒、春风不到的荒凉景象,借此比喻统治者对艰苦备尝的戍卒毫不关心,表现了作者对战士们的深切同情。
后两句羌笛里何必吹出《折杨柳》那样悲怨的曲调来埋怨杨柳迟迟不发芽长叶呢,要知道那柔和的春风是不会吹到玉门关这边来的。这两句诗通过不须吹奏《折杨柳》歌辞来哀怨春天不来的比喻和拟人,抒发了戍边战士思乡怨别的情绪,同时批评了唐代朝廷对戍边士卒的漠不关心。诗句中“何须怨”三个字含意深远,用得极妙,特别富有情味,表现了戍边者浓郁的怨情和无限的乡思。
诗中描写了诗人进入凉州境内所见到的辽远而雄浑的景象,表现了戍边人对家乡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对朝廷不关心戍边士卒的生活、不给他们以温暖,含蓄地提出了批评,并对戍卒们的艰苦生活、思乡情绪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这首诗写得曲而有致,情境如画,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创造出了悲壮苍凉而又韵味深远的意境,给人以意味深长的感受,一向为人所称赞,成为脍炙人口、广泛传诵的名篇,并被后人评为唐人绝句中的压卷之作。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991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