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聊一聊明清礼教下贞节观的发展与异化)

导读:引言: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在封建王朝下的男权社会,借助儒教捍卫统治乃至整个社会秩序。为保证男权对女性的绝对占有,将"贞节"犹如枷锁样牢牢地套在封建男权统治

引言: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在封建王朝下的男权社会,借助儒教捍卫统治乃至整个社会秩序。为保证男权对女性的绝对占有,将"贞节"犹如枷锁样牢牢地套在封建男权统治下的每一个女性身上,这是对女性的压迫以及残暴的性剥夺。

  贞节牌坊

一、程朱理学灭人欲,千载贞节残酷压迫。

  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人们惯于把忠贞不二的节操称为"贞节"。守节,也就成为了绝对忠诚的象征。宁死不屈为守节,夫死不嫁为守节,夫死不嫁的人也被称为"节妇",为守节而殉者则称为"烈女"。

  相较于男子三妻四妾来说,女子守节则显现出了严重的不对等性,这是封建礼教将女性作为男性绝对的附属品进行无端的压迫的产物。

  很多人误以为守节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其实不然,守节并不是封建社会的普象在宋朝之前并不普遍,相反甚至有些宽松。这源于常年的战乱造成的大量男丁人数因战争锐减。统治者要想扩大统治基础,人口的增长便是关键。为扩张统治根基,鼓励生育是历朝历代的国策。在这种因素的驱使下,古时女子十五未嫁,父母便要做牢。而失去丈夫的女子也必须再嫁,为的就是增长人口。

  遍阅史书,我们也会发现魏晋汉唐之风颇为开放,为解决男女婚配,甚至还有专门的官方婚介机构。在唐一朝,甚至女子还登上过历史的政治舞台,出现过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还有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几位"政治大腕"。这宽松之风在宋却戛然而止,对女性的束缚一下子起来了,这和宋朝儒学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

  陈桥兵变的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掀起了一股子重文之风。这股重文之风在后世愈刮愈烈。文人仕子的崛起给予了儒学新的定义:程朱理学。理学是脱胎于传统旧儒学的新儒学,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力度上可比旧儒学大多了。为了维护封建绝对忠诚的上下等级尊卑关系,理学大家朱熹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理学发展中期,理学家程颐对妇女贞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曾有人问程颐:"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如何?"程颐曰:"然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 程颐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这句话将女性贞节提到高于生命的地步,成为后世对妇女约束的"千载名言"。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直接将贞节上升到了天理的境界节妇守节被看作是天理所在。违反天理,在道德舆论上不仅予以重责,出格者则被予以封建私刑。而愿意顺从者则予以褒奖,赐立贞洁牌坊,给予荣誉。这种守节之风在后世不仅得以完整保留,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程颐(左);朱熹(右)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获得"贞洁烈女称号的,在宋朝有五人,明代有七百一十人,而在清则高达七千零九十八人"。明太祖朱元璋发布了历史上第一个褒奖贞洁烈妇的命令:"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可以看出,在明朝建立之初官方就大力褒奖贞洁烈妇,并予免除差役的实质性回报。随着统治的深入,守节的风气也深入民间各个角落。据民间传闻:明朝嘉靖年间有"海青天"之称的海瑞,其七岁之女因接过一个男童的饼,本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古训,海瑞将其女活活饿死在屋中。虽为传闻,但是守节之力度也可见一斑。据清代《礼部则例》规定自:"十岁以前守至五十岁,或年未五十而身故,其守节已及十年,查系孝义兼全厄穷堪怜者"。每年地方绅耆,族长、保甲长都要向官府举荐,上报礼部得公家褒奖。

  据江西宜春《万载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双梓镇村民钟沧文之妻钟张氏,在传统意义上的"米寿"即八十八岁寿辰得到朝廷褒奖,立贞节牌坊一座。这位张氏,二十七岁丧夫,享年九十四岁,守节共计整整六十七年。难以想象这位张氏年轻丧夫,作为封建下的女性,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难怪时人云:做烈女易,守节者难。

二、借儒教捍皇权,三纲五常强迫守节。

  在历史的发展中,中央集权在不断在强化,而中央权力又高度集中于君王。天下之众成一家之私产,靠上下尊卑关系来维护封建统治并剥削农民阶级。那么这种统治的秩序必须在各个方面予以渗透包括夫妇关系于是自宋朝以后,贞洁观就越来越加强。纵阅时代的背景,我们不变不难发现导致贞洁观愈发森严的原因与封建大一统王朝的中央集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宋建立以前,经历过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在这一时期,封建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来回变换,各路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皇权的威严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在重新奠基儒学格局同时也激起了思想的巨变。

  儒家思想为封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运行秩序:封建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无论是哪一伦都可以看到一种上对下的绝对服从,绝对遵从的一种尊卑等级关系,理学想构建一种全方位无死角的尊卑关系,在男性与女性夫妇关系这块就是不可避免的。换言之,贞洁观虽不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直接必要,但是要想构建一整套尊卑等级秩序出来,在男性与女性关系这方面也要强化这种尊卑等级关系,它是理学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衍生品。朱熹的思想,在他在世之时被统治视为异端学说,可是在明清朱熹却被尊奉为继孟子之后的又一圣人,他的学说成为科举作答的官方标准。就连靠基督教理论起家的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起义之初宣扬儒学为"妖言"。可在太平天国重开科举之时,又视儒学为"圣理"。可见理学这一套完整体系对于维护封建统治,意义非凡。

  《三纲五常论》清代抄本

  三纲五常维护了封建统治的秩序。所谓:五伦者,始夫妇,即三纲五常要从夫妇之间的关系开始,那么从这里也可以看做封建的贞洁观就是这套秩序的基础开始在这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制之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从夫妇到父子再到君臣,由小及大,完整的一套尊卑体制将所有人都牢牢地框在里面,那么封建的这种统治一切都解释的通了。

  这套封建完整的秩序就被统治者推向到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达到从潜移默化间让民众服从这种统治剥削的目的。这一时期的贞洁烈女也是如雨后春笋,寡妇不再嫁,成了社会默许。在每一个名门望族的村落之外,一座座牌坊被立了起来,这些封建对女性的枷锁成了村落家族的荣誉。而背后却是每一个守节节妇常年的心酸。在当时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每个地区几乎都有五十多位节妇,守节带来的封建荣誉,以及免除赋税的现实利益。一些所谓的名门望族为了这些甚至强迫寡妇守节达到一种丧心病狂的地步。

  贞节牌坊

  宋明理学之后,明清维护封建统治只能继续走"老路子"。守节,这种看来不符合小农经济实际的做法也被后来者全盘继承。包括满清自关外而来,有着浓厚的游牧民族习俗,也难逃被同化的结局。这种传统的封建思想在代代传承中也不可能守旧的存在,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悄然间随着时代的变迁,守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是在加强,却是在异化。

三、理学大义脱离现实,节妇难于守节。

  经济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礼教。经济的发展再加之读书的风气,在社会之上普遍蔓延,促成文化的兴盛。文化的兴盛怎会拘泥于传统的官方正学。一些适合市井小民口味的一些小说也开始出现。今天我们翻开当时的一些小说《红楼梦》或者是《金瓶梅》,从这些明人所撰写的反映市井生活的小说中,我们也可以对明人的生活窥探一二。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在改变,娱乐场所也开始增多,市民的娱乐生活也开始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的保守势力。

  《红楼梦》剧照

  其次明清是个社会变革大动荡的时代,思想的碰撞尤其明显。从郑和下西洋到满清入关,不同的文化也在交织融合,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对封建造成影响。无论是背经判道的李哲认为古今帝王皆贼,还是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在思想森严的封建社会,此等言论不可不令人感到惊讶。从侧面也反映出来这种文化的碰撞对封建制度的冲击。

  缺乏经济基础,底层守节难以实现。看似严厉的守节制度,不仅遭受着文化思想的冲击。因为这种制度往往缺乏经济的基础作为支撑,而仅仅大多存在于一些中上阶层。理学是道德神学,这种架空的主义缺乏实践 作为支撑。并不能够直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封建统治下的女性,他们不仅没有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而且封建畸形的审美裹足,也使得他们丧失了部分劳动力,三纲五常的思想打压着她们。封建的女性仅仅是男性的附属品,他们不可能做到经济的独立。丧夫的寡妇如有子,还可以夫死从子,膝下无子则晚年凄凉。这些现实的因素不得不逼迫底层寡妇再嫁,因为有这些现实的因素存在,在底层基本上强制守节的阻力较小,是脱离现实的理学教义同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

  因为有这些矛盾的存在,所以异化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顺应趋势。由矛盾所带来的趋势,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古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太平年间,中上层的地主阶级往往三妻四妾,加之男尊女卑造成的性别失衡,自古有之。一边是夫死无以为靠,而另一边却是底层大龄青年娶不到妻子,饱受无后的道德舆论。守节的制度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看作是"资源"的浪费。这就造成了社会的矛盾冲突,而守节的异化也可以看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种社会矛盾。对人口的增长,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也有有利的一面

  同时这种守节的异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由于守节制度存在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那么异化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在底层束缚千年的礼教就有所突破。在思想前置高度集中的封建王朝,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让人们不再局限于死的规定。

  明代,在随着商品经济资本的萌芽,守节制度的异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束缚资本发展的封建制度。而且对于人口增长,社会结构的合理调整,有一定的帮助。守节制度的异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融合的关系。

结语:

  守节,这种自宋代以来为维护皇权而诞生的衍生品根本不符合小农经济的基础,在封建社会中它既维护了封建的秩序,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与资本的萌芽。千百年来给予女性所带来的伤痛也是无法弥补。因为理学的天然缺陷,那么守节自身就有天生的不合理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矛盾的缓和,守节的异化也可以看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女性,她们是封建男权的附属品和牺牲品。贞节锁住的不仅是他们的自由还有像正常人一样享受幸福的权利。悲惨的生活换来的一座座贞洁牌坊,与其说是荣誉,实则更像是一道道枷锁

参考资料:

  《宋史翼》清,陆心源

  《明史》清,张廷玉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5141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