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内阁首辅(万安:大明历史上混得最差,名声最臭的内阁首辅,非他莫属)

导读:(万安 画像)  万安是个帅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明代的史书多记载人物生平事迹,却极少有对人物外观的刻画和描写,但当我们翻看关于万安同志的记载时,长篇大段,基

  (万安 画像)

  万安是个帅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明代的史书多记载人物生平事迹,却极少有对人物外观的刻画和描写,但当我们翻看关于万安同志的记载时,长篇大段,基本上全都是记载这位仁兄的外貌特征的。

  “长身魁颜,眉目如刻画,外宽而深中。”——《明史》

  “安状貌魁岸,仪观甚伟,自未第时,人皆知”。——《国朝献徵录》

  通过这两段历史记载,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了解到,万安同志身形魁梧挺拔,眉目如画,长相十分帅气,乃至于十里八乡都知道他是个大帅哥。

  但非常可惜的是,在封建帝制时代,尤其是大明官场上,大家最主要看的还是实力,长的好看,虽然能让人赏心悦目,但并没有什么大用。

  这位正统十三年的进士在大明官场摸爬滚打多年,但直到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才升任翰林学士,这才得以进入内阁参与朝政。

  而在此之前,万安在朝廷里屈居末流,做的都是一些像左春坊司直郎,右春坊右中允的闲官,所以能进内阁,对万安来讲,是十年磨一剑的机会。

  既然有了进入内阁的机会,按理说,就该好好表现,争取更上一层楼。

  (明朝内阁)

  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总结来说无非一种,那就是要干出政绩。

  朝臣佩服你的工作能力,皇帝欣赏你的业务水平,只要能达到这两点,升官发财基本上就是妥妥的。

  但万安一入内阁,却选择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那就是靠拉关系,走后门,阿谀奉承等行为来拓宽自己的升值渠道。

  怎么个阿谀奉承法呢?

  我举个例子。

  朝中有位官员,姓李名泰,十分得皇帝器重,在皇帝面前说话非常好使。

  万安一看这样的人我得巴结啊,于是有事没事就去李泰府上拜访,每每登门,必以长兄相称。

  古人重礼仪,叫声哥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这件事上,却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那就是,李泰可是整整比万安小了二十岁。

  乱认亲戚,乱拜兄长,在封建礼教异常严苛的年代里,万安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朝廷里认完大哥,后宫里也不能闲着,成化皇帝有恋姐情结,别人不爱,专门爱中年妇女万贵妃。

  万贵妃受皇帝专宠,一时宠冠六宫,风光无两。

  万安一看,心思一动,认为万贵妃这根高枝自己也应该巴结一下。

  她也姓万,我也姓万,这要攀起亲戚来,不比认李泰当大哥简单粗暴?

  于是,我们的万安同志再次降格,和万贵妃走动密切,并且对外宣称,自己是万贵妃的侄子。

  (万贵妃 形象)

  文臣有傲骨,士大夫们更是忠贞死节,所以大家对万安的这种行为其实挺不耻。

  不耻归不耻,但是您还别说,相比老老实实在岗位上做业绩,万安同志这种四处巴结权贵的方式,可谓立竿见影,十分有效。

  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万安升任礼部尚书。

  成化十三年,加太子少保衔。

  做到这个位置的时候,万安同志的权力已然很大,朝廷里无论发生什么大事,总要叫上万阁老一同商议。

  成化年间的一天,天象有异,打雷闪电刮风下雨,奇异的光芒笼罩了整个夜空。

  按现在的科学认知来说,无非是一些不较为常见的自然气象。

  但在古代,天空对人们来说是神秘的。

  而人们望向天空时的心态,则是十分迷信的。

  大臣们认为,天有异象,必然有大事发生,必须向皇帝禀报。

  内阁中除了万安,还有两位阁臣,分别是商辂和彭时。

  三位阁臣火急火燎的面见成化皇帝,刚一见到皇帝的面儿,商辂就表示天象大变,实在不同寻常,应该仔细研究研究到底怎么回事儿。

  (商辂 画像)

  皇帝还没等说话,万安同志突然跪在地上,高呼万岁,接着就嚷嚷着要请安告退。

  这实在是奇怪,找皇帝是来商量事儿的,现在事儿还没商量完,怎么就要告退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万安心里没底。

  商辂是大明王朝的三元获得者,而彭时更是一名相当有政治素养的文臣。

  相比之下, 万安同志脑袋空空,要是一会聊完天气聊政事,前边两位那可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对答如流没问题,但要皇帝垂询自己,自己答不上来怎么办?

  所以万安决定,多磕头,少说话,高喊万岁,嚷嚷着回家, 先溜再说。

  从此之后,“万岁阁老”的名头不胫而走。

  如果说万安只是一个滥竽充数,胸无大才的庸臣,倒也无可厚非,因为这样的人必然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顶多是在大明官场里多吃几年空饷罢了。

  但万安似乎并不希望自己在后世史书的记载中如此平庸无名,他一定要给自己搞点污点上去,才算满意。

  而这个污点,就是即将爆发的云南叛乱。

  (云南叛乱)

  明时,云南尚属边塞蛮夷之地,而大明王朝对这类地区的管理还是较为温和的,在手段上主张“以夷制夷”,意思是,用当地的土著来管理当地人。

  而这些被朝廷授予官职的土著,则被称为土司。

  云南府的土司孟密,是个野心很大的人。

  他认为大明怀柔,如此示好,必然十分好欺负,自己何必窝在云南本地做个小官小吏,举兵造反,轰轰烈烈的干一番大事岂不是美滋滋?

  于是,孟密在云南发动叛乱,一时危害甚深。

  消息传到京师,大臣们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以兵部尚书张鹏为首的大臣们认为,这有啥的,区区蛮夷之地,不服就打呗,给我数万精兵,让我把他们打到服为止。

  而以万安为首的大臣们,却认为不过是小民作乱,并不用大费周章的动刀动枪,大明是天朝上邦,咱们派两个人带点钱过去安抚一下当地土著们的情绪就得了。

  按作者来看,两种说法都各自有各自的道理,主张开战的未必是狂热的好战分子,而主张和谈的也未必是退缩隐忍的怂包。

  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张鹏的提议,是因为自己是兵部尚书,他有守护大明疆土,平定叛乱的责任感。

  而万安的提议,却绝非是他口中的为了大明的和平安定着想,而是因为,他收了孟密好大一笔的贿赂。

  从这一点上来说,万安的为人无疑是有瑕疵的。

  收了敌人的钱,为敌人说好话,这事儿看似好像问题不大,但实际上,足可以通敌叛国之罪拉出去砍头了。

  叛乱的事儿我们先按下不表,我们接着来看万安同志的后半生。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成化皇帝龙驭上宾,万安又有了新的机会。

  (成华帝朱见深 画像)

  弘治皇帝朱佑樘继位,万安又升吏部尚书,加谨身殿大学士,正式成为内阁首辅。

  是的,您没看错,全程靠巴结的万安,在不知不觉中, 居然一步一步的做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

  没办法,因为从名义上来讲,他是内阁阁老,是前朝重臣,平时不爱说话,看起来十分严肃,还落下个老成持重的好名,新皇帝一登基,为了表示自己体恤臣僚,关爱百姓,自然要升万安的职。

  没办法,新旧皇帝交替之时,是大明政治舞台的风口。

  有句话说得很好,在风口来临时,猪都能起飞。

  万安当然不是猪,但他的确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

  在此之前,首辅的位置上坐的都是什么人?

  (解缙 画像)

  才华横溢的大明第一才子解缙,老成持重的股肱文臣“三杨”,再不济,也是个攻于心计,城府极深的徐有贞。

  我提到的这些人物,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人生境遇也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靠着真才实学才做到首辅这个的位置的。

  而万安,一没品行二没才干,能扶摇直上,全靠自己会巴结人,能巴结人的手段。

  这真的是一个时代的失败。

  天光朗朗,万物气清,在庞大的封建帝制王朝里,居然能让一个插科打诨,喜好阿奉的小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做了大官,当了首辅,皇帝又十分尊重自己,万安的小日子过得可以说是越发舒坦了。

  人常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万安的政治生涯已然走到了顶点,他是内阁宰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在是没有什么再往前一步的空间了。

  做人臣做到这份上,基本上就算是圆满了。

  现在,万安同志终于有时间来鼓捣鼓捣自己的兴趣爱好了。

  说来难堪,这位大明王朝的内阁首辅不爱吟诗,不爱作画,不爱收藏古玩,生平最大的爱好,是研究房中之术。

  如果你是平头百姓,爱研究这个倒也无可厚非。

  因为百姓离朝堂是很远的。

  窗户一关,大门一闭,在自己家里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

  但首辅则不然。

  大明朝堂之上,除了皇帝,就是首辅。

  他是皇帝权力的分割者,更是朝堂之上文物群臣的表率。

  身为首辅,一举一动都会成为焦点,而一言一行更是会被无限放大。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万安闲着没事鼓捣房中之术这件事儿,很快就被皇帝知道了。

  如果摊上像太祖高皇帝,成祖朱棣这样的帝王,万安鼓捣房中之术这事儿,搞不好就会罪下诏狱,先枪毙再调查,保证没有冤假错案。

  理由也很简单,身为内阁首辅,专搞房中术,实在是影响不良。

  这事儿被满朝文武知道,情何以堪,大臣们会怎么想?

  黎民百姓们知道了,百姓们又会怎么议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万安啊万安,你喜欢什么不好,专门喜欢搞这些奇技淫巧?

  这回,万安终于栽跟头了。

  (弘治皇帝朱佑樘 画像)

  虽然当时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是个性情温和的人,但万安这回的确是作的太大了。

  皇帝亲自召见他,陈列出了一些他搞房中术的书籍和物品,并且亲切地询问他:

  爱卿,你身为朝廷重臣,内阁首辅,你整天搞这些东西,你让我很难办啊。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我不想难办,那么你最好自己懂事一点,让事情变的好办。

  于是,一生左右逢源的内阁首辅万安,引咎辞职,卸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了。

  他终于再也不能巴结任何人了。

  那是在遥远的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

  大明王朝日新月异,送走老阁老,迎来新首辅,这个看似平静的政坛实则暗流涌动,真正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至于万安?

  那无关紧要,毕竟这样的人,除了我会写一写之外,也几乎不会有人再记得他了。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52501.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