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历史(齐国历史故事)
导读:临淄的初名为营丘,古属营州,《尔雅·释地》:“齐曰营州。”营、赢、盈音同。伯益赢姓,原为东夷齐地的土著,是莒、秦、江、黄等国的祖先,曾经佐大禹平治水土,立有大功。他
临淄的初名为营丘,古属营州,《尔雅·释地》:“齐曰营州。”营、赢、盈音同。伯益赢姓,原为东夷齐地的土著,是莒、秦、江、黄等国的祖先,曾经佐大禹平治水土,立有大功。他的裔族遍布齐地,其中临淄、益都一带曾是其聚居点之一。营州以赢、盈而得名。营丘则以营州而得名。魏晋人薛瓒曰:“营丘即临淄也”;晋人郭璞曰:“今齐之营丘,淄水过其南及东”;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得更为详尽:“淄水又北,经其城东,城临淄水,故曰临淄。……太公望,都营丘为齐。”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等也都认为营丘即临淄。
关于姜太公建都营丘的历史,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这样记载: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佐周武王灭商兴周,因首功封于齐国,建都营丘。太公行军缓慢,途中宿于客舍。客舍中人说:“我听说机会难得而易失。这些人客居半途又很安心,实在不像赴国上任的人。”太公听到后,半夜紧急上路,天将亮时,已到了营丘。正好遇上莱侯前来攻打,与太公争营丘。莱侯是今天烟台一带莱夷的首领,原来是附属于商朝,听到周朝的实力向东发展,因此率兵前来抵抗,企图阻止周朝势力的扩张,对抗刚刚建立的齐国。双方经过了七次激烈的争夺战,太公战胜了莱侯,占领了营丘。
太公初立齐国,修明政治,顺应当地的风俗习惯,简化礼仪;通商工之业,发展鱼盐生产;尊重人才,提拔当地人做官,因而人民都纷纷归附齐国,齐成了大国。到周成王幼年登位,管叔、蔡叔作乱,淮夷反叛周朝,周王于是派召康公授命太公道:“东边到海滨,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面到无棣,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讨他们。”齐国由此得到征伐大权,成为军事大国。
周夷王时,齐国发生了两次迁都。姜齐传至第五代哀公时,齐国的邻国纪国(都城在寿光南部)国君纪侯在周王面前诋毁哀公,周夷王烹杀了哀公,立哀公的异母弟弟静为胡公,胡公迁都到薄姑(今博兴)。哀公的同母所生小弟弟姜山怨恨胡公,就和他的私党率领营丘人杀了胡公而自己登位,这就是献公。公元前859年,从薄姑迁都,复都临淄。因营丘紧靠淄河而更名为临淄。
2003年,临淄区政府为更好的保护营丘城故址,在韩信岭西南设置了“营丘城故址”保护碑。碑文的内容是“据经史载,西周初年,周王封姜太公与齐,都治营丘。公元前866年齐胡公迁离营丘,徙都薄姑。公元前859年齐献公徙离薄姑,复都营丘,更名临淄。今为循流溯源,保护遗址,弘扬优秀文化,勒石营丘故地以示正本追远意义。”
王金智 编写
来自临淄区齐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齐文化》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5345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