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名人(春秋战国十大名将,每个人都是一部战争史)
导读:春秋战国,诸侯国之间战乱频发,所谓时势造英雄,在那个时代,那些战场,涌现出了无数名臣武将,今天就为大家汇总了那期间诞生的十大名将,看看里面是否有你仰慕已久的名将。
春秋战国,诸侯国之间战乱频发,所谓时势造英雄,在那个时代,那些战场,涌现出了无数名臣武将,今天就为大家汇总了那期间诞生的十大名将,看看里面是否有你仰慕已久的名将。
一、先轸先轸(前680年 —前 627 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先轸跟随公子重耳出逃,随其在外流亡了 19 年。
他曾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数次为国君出谋划策,并以中军将的身份指挥了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和崤之战,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和秦国。
城濮之战中,晋军以32500人的兵力,以少胜多打败了楚军42000余人的兵力,最后楚军的左右两军被晋军歼灭,楚军大败,晋国崛起,并开始与楚国开始争霸中原。
崤之战中,晋军全歼秦军3万人,并俘虏了秦军的三帅。
无论是城濮之战还是崤之战,这位富于韬略的军事家,不但发挥了他筹谋策虑的长处,还发挥了他临阵指挥的才能,他带领晋军大败强敌楚国和秦国,开创了文、襄霸业。
明朝学者余邵鱼曾评价先轸:
“贤哉先仲车,独冠邦家杰。尽职事文公,罄谋著楚烈。崤山掳孟明,城濮摧荆羯。千古仰高风,英名常赫赫。”
二、孙武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是春秋齐国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孙子、兵圣,其所著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十三篇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褒有崇高的地位,并在各领域都受到了广泛传播。
孙武在吴国受到了吴王阖闾的重用,后来在前506年,与伍子胥的共同指挥下,千里奔袭的吴军五战五捷,而且仅凭3万之师就大败了楚国20万主力,并只用了十几天便占领楚国都城郢(yǐng),导致楚国几近亡国。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柏举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
前494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在孙武和伍子胥的策划下,吴军在夜间用“诈兵”之策奇袭越军,最终大败越军。
《尉缭子》曾评价孙武:
“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三、吴起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卫国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其著作有《吴子兵法》,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
吴起在魏国时,改革了魏国兵制,创立了武卒制。
前389年,吴起率领没有立过军功的5万人,外加500辆战车和3000骑兵,大败了攻打魏国阴晋的50万秦军,这场阴晋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战后的魏国不但保卫河西之地,同时也因此引发“诸侯卑秦”,使秦国上下深以为耻。
吴起投奔楚国后,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并在楚国进行了“吴起变法”,楚国因此变得国力强大。
元代学者陈元靓评价强魏扶楚的吴起:
“兵尽其法,士尽其力,西河建功,魏侯守国,旡以恃险,弗如在德,致君一言,干戈乃息。”
四、孙膑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代。
孙膑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桂陵之战中,孙膑避实击虚、攻其必救,通过“围魏救赵”战法,打败了魏军并生擒了庞涓。
马陵之战中,魏军全军覆没,庞涓身亡,魏国也因此战而元气大伤,失去了霸主地位。
陈元靓评价孙膑:
“膑足口行冤,坐筹运能。救赵存韩,军振威棱。削诸丑类,夫差马陵。功镂鼎彝,书揆缄藤。龙豹之韬,何愧典刑。”
五、白起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人,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他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
前293年的伊阙之战,白起率军全歼魏韩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最后魏、韩两国被迫割地求和,而战后的韩国精锐也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
前280年的伐楚之战,白起率军攻陷楚都郢城。
前262年-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白起率领的秦军重创赵国主力,赵军几乎全军覆没,此役使得赵国元气大伤,同时也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并且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可谓当之无愧!
秦相蔡泽曾评价白起:
“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强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余城,功已成矣。”
六、王翦王翦(?-公元前208年),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王翦率军先后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率60万大军大破楚军,后平定楚国。
除了最先的灭亡韩国王翦没有参与外,其他五国,要么为王翦带兵所灭,要么为其子王贲攻克而亡。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四朝元老王翦急流勇退,从而得以善终。
苏轼曾评价王翦:
“善用兵者,破敌国,当如小儿毁齿,以渐摇撼,而后取之,虽小痛而能堪也。若不以渐,一拔而得齿,则取齿适足以杀儿。王翦以六十万人取荆,此一拔取齿之道也。”
七、乐毅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前284年,他统帅赵、楚、韩、魏、燕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齐国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西晋文学家孙楚曾评价乐毅:
“乐生诞节,寔立弘度,丹旄电麾,秦韩景附,威震济西,齐愍失据,惠之不敏,翻然高翥,栖迟一丘,以保皓素。”
八、蒙恬蒙恬(约前259年—前210年),秦朝时期名将,蒙骜之孙,出身名将世家的蒙恬,自幼胸怀大志。
前221年,蒙恬因率军攻破齐国有功,被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宠信。
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修筑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
太史公曾评价蒙恬:
“为秦开地益众,北靡匈奴,据河为塞,因山为固,建榆中。”
九、李牧李牧(?-前229年),赵国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十七史百将传》中曾评价李牧:
“孙子曰:‘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牧以小利委敌,而匈奴大至是也。”
十、廉颇廉颇(前327~前243),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前283年,廉颇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封为上卿。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
长平之战前期,采取了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军进攻。后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九年后,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为相国,封为信平君。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曾评价廉颇:
“清梠凛凛,壮气熊熊。各竭诚义,递为雌雄。和璧聘返,渑池好通。负荆知惧,屈节推工。安边定策,颇、牧之功。”
结语先轸、孙武、吴起、孙膑、白起、王翦、乐毅、蒙恬、李牧、廉颇,这十位名将在战场上成就皆不凡,每个人都是一部活生生的战争史,位列“十大名将”可谓实至名归。
当然,春秋战国不止这十位名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更加属意的是哪位呢?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55915.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