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文化中哪种乐器不常用(《祭孔礼乐》| 祭孔乐器——大鼓、鼍(tuó)鼓)
导读:大鼓,也称“大成鼓”,亦称“晋鼓”、“贲鼓”等。 此鼓被放置于大成门之左位。这种鼓是用在仪式的开始前夕,以专奏“儆戒”及“三严”之效。按照古代礼制,在举行祭孔典
大鼓,也称“大成鼓”,亦称“晋鼓”、“贲鼓”等。
此鼓被放置于大成门之左位。这种鼓是用在仪式的开始前夕,以专奏“儆戒”及“三严”之效。按照古代礼制,在举行祭孔典礼之前,必先击鼓三百六十响。也就是在“迎神”仪式之始,击大鼓长鸣,以儆众人,以戒视听。
鼓属八音之一革类,是一种打击乐器,在乐器组合中,处于众乐之首的重要地位。乐器的产生,是随着歌唱的出现应运而生的。古人常以“钟鼓之乐”来指称整个乐器演奏,就很能说明二者的显要。鼓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传说黄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之战中,曾挥动雷兽的骨头敲击夔皮制成的鼓,声震五百里,军威因之大振,终擒杀了蚩尤。《礼记》中提到了鼓的形制:“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可击之。”史书上有不少关于制鼓的记载,如有夷、巫咸、岐伯、少昊氏等,都是有名的制鼓专家。
关于鼓的用途,《周礼·地官·鼓人》说:“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教为鼓而辨其声用,以雷鼓鼓军事。”鼓也有陶制的,《周礼·春官·蘥章》:“掌土鼓。”这是以革为面的鼓。
汉代以后,铜鼓开始多起来。据《金玉琐碎》载,襄阳陈伯仁藏有铜鼓,形如坐墩,中空无底,而多花纹,无款识;直径一尺三寸,高一尺一寸,硃翠斑驳。山阳城隍庙有一铜鼓,是司马祝豫在通河道时于泰州冯甸所得。据说铜鼓是三国时期马援所制,后被诸葛亮得到,世称诸葛鼓。又相传马援于交趾得骆越铜鼓,马援取铜铸铜马。又传赫连勃勃铸大铜鼓,以黄金饰之。《陈书·欧阳頠传》说,兰钦南征夷獠,献大铜鼓,累代所无。《岭表录异》说,蛮夷有铜鼓,形如腰鼓,一头有面,圆一尺许,面与身连,鼓身有虫鱼花草,击之响亮。《玉海》说,景德元年象州贡铜鼓,高一尺八寸,圆径二尺五寸,旁边有四耳衔环,击之有声。
孔庙的大鼓与铜鼓不同,它是一种庄严的象征,设置于大成门左侧的鼓楼里。旧时祭孔大典在半夜子时开始,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刻,大鼓之声,震天撼地,令听者惊魂动魄。大鼓的音量所以如此之大,是因为采用了坚固的扬子鳄皮蒙鼓面,并制造于“惊蛰”之日,以应雷声。《诗经·灵台》曰:“虡业维枞,贯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雍。”这是一首反映周文王建造灵台和欣赏奏乐的歌诗。它说明了像大成鼓这样巨型鼓器早在殷商以来,就是大型礼仪中必备的开典之器了。
鼍(tuó)鼓,是置于杏坛内的大鼓,专为乐舞生进班退班而用的。
祭礼前先击大成鼓三百六十声,为乐舞生发出儆戒,做好出场准备。而鼍鼓的“使命”就是为进班击“三通”鼓。具体击法是:首先以两槌连双击鼓边二响,击鼓面一响。击鼓边出“札”声,击鼓面出“咚”声,也即“札札咚”之声,如此三次。但最后一次之末是击鼓边两次,击鼓面两次。三次连起来是“札咚,札咚,札札咚咚”,是为“初起”鼓点。第一通击法是,木槌在鼓上先后二击者三,共六击。第二通击法是,先后三击者三,共九击。第三通是,急五击者三,末紧加二击,以结之。带末二击共十七击。末尾二声。
孔庙里的鼍鼓,主要是为乐舞生进退班而助势容的,因为要携带舞蹈饰物和乐器转班就位。同时这“三通鼓”也是作为指挥就班的号令。所以,“三通”鼓之中各有不同的鼓径。
当“初起”时,乐生卷班。第一通,乐生俱升堂。第二通,乐生俱入室。第三通,乐生俱就位。当“三通”加首尾鼓位,乐舞生员即各就其位,以备其始;当祭祀礼毕,又如鼓之“初起”、“三通”及“结尾”径,以节其乐舞生员从“卷班”、“斋位”、“致事”到“拜辞”而散。如此按始终两端共击鼍鼓七十有二,再加三百六十开祭鼓,足可见这鼍鼓在释奠中是一种不同凡响的重型乐器。
另有副鼓。
副鼓 是置于孔庙“金丝堂”院内的一架设备。它和副钟两者首末相应,结合为礼。也就是于祭祀前,当奉祀官与官员人等及贵客嘉宾集会于“诗礼堂”时,击副鼓以示迎入。当丁祭礼毕,奉祀官与众嘉宾官员等在“金丝堂”宴飨结束将归时,又击副鼓以示欢送。即凡入击副鼓,凡出也击副鼓,所谓“出入之始终条理也”。另外,祭祀前习乐时也使用。
选自济宁历史文化丛书《祭孔礼乐》:孔德平 彭庆涛 孟继新
编辑:张博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56267.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