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刘邦传位给谁(同样乱世打拼天下,刘邦与曹操留给后人的评议,差距咋这么大呢?)

导读:好男儿志在四方,打拼天下,创基立业,称王列侯。汉高祖刘邦推暴秦、败项楚,一统天下;魏武帝曹操奉天子、平诸乱,安定北方。都是青史留名的俊杰人物。可是造化弄人,后人对二

  好男儿志在四方,打拼天下,创基立业,称王列侯。汉高祖刘邦推暴秦、败项楚,一统天下;魏武帝曹操奉天子、平诸乱,安定北方。都是青史留名的俊杰人物。可是造化弄人,后人对二人的评说却是迥然不同。

  同样乱世打拼天下,刘邦与曹操留给后人的评议,差距迥然不同。

  刘邦,后人多评为‘提三尺剑以定天下’,‘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坊间纵有刘邦是市井无赖、出尔反尔的驳论,但还不至于上升到人品的大恶处。

  简言:官史方,正面评论多于民间反评。

  曹操,民间十人中,会有九人说其为大奸贼,多疑狡诈、残忍手黑,乱世之王。 官史方纵有曹操是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的评言,也敌不过街谈巷议中的贬评之说。

  简言:官史方,正面评论少于民间贬评。

同样是打拼江山,都是获得大成就的人物,后人为何褒贬的差异那么大呢?

  因素多多。比如刘邦获得天下一统,成功率百分百,曹操终未实现霸业归一,成功率仅七八成分。人们多是信服最终的强者, 评议上也就尊尚刘邦多些。再比如唐宋时期,因战乱,统治皇权多次偏安一隅,试图重振河山,重座老大位置,曹操以“老二”身份一直挟权老大汉天子的事,便被用作了反面教材,为曹操在民间愈被传为奸角,提供了发芽的土壤。

  但宏观上有一个因素,从人性、民族性格上的角度来看,今人谈论的还真不多。

  散发弄舟今试着侃言诠释一下,言正言误,读君涵之。

  一:时间切入。秦始皇坐政,只传了第二代,便被推翻。况且当时起义之人,多为秦始皇征掠各地诸候的后人,他们心中所想的是报家国之仇,正义出师。刘邦作为浪尖上的造反人物,人们非但不认为是叛朝作逆,还多伸拇指以赞,盖是当时大形势如此。曹操于汉末乱世创业时,汉朝天下自刘邦已传位至24(公认)个后代为帝,历时四百余年,百姓世代繁洐,认为天下是刘家的思维已成惯性。曹操创业,还没说自立山头,还是打着扶汉的旗号,都遭到了时人、政敌的非议。要是没有这层包装,恐怕曹操还得被喷多多。同时期的刘备穿上一件汉家后裔的外衣,同样打江山,反到非议少有,甚至还很得人心。

  生活中有人受到了感情的伤害,痛愁不已,有劝慰者总会说,坚强些,时间会冲淡一切,让你忘却所有的伤。同理,时间也会改变人们不同时期的处世观、思维观。

  战乱中的底层百姓通常所希望,不管谁赢,抓紧少些战祸,多些平安。

  二:惯性思维。秦朝导致人们的揭竿起义,是因为它的暴政;汉末群雄乱起,是因为它的腐败。强压和腐烂之下,都会引起革新。面对强压之石,打回去是唯一的变革理由;而面对腐烂之果,是切除还是直接弃掉,还是有个二选的。刘邦反暴秦,败诸侯,使百姓归于一统之平安,无论官论还是私论,肯定他的功绩的,是占绝大多数的。曹操征乱寇、平北方,也是一心建大业为宗旨,可是当时人心所想及背景观念已复杂。有世代受到刘家恩惠的,有希望乱世中混水抹鱼的,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更多底层想的是,不管谁赢,抓紧少些战祸,多些平安。人们观念不同,反馈到曹操的评议,自然也是褒贬不一。这个褒贬再反馈回曹操,曹操于时势中,也会有顾东虑西的愁绪。细读曹操及其一些政治大事的处理,实际能看出曹操一生中,是一个内心矛盾交织的人物。就是在文学作品演义中,著书者也没能跳开曹操多重性格的表现,为其定义为一种明显的性格。这就导致了曹操正能方面的性格被提及,比如迎蔡文姬归汉、兴屯田修水利等,褒誉连声;曹操负面的性格被品评,比如手刃吕伯奢、纵兵屠城、梦醒后装傻杀人等,则贬义不断,有的甚至添枝加叶的传诵。国人向来是坏事传千里,不好的更易散播。后来名著《三国演义》的定调,刘备仁善正统,曹操奸佞乱朝,更是起到了让曹操在民间走向大反角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明清之后的戏曲舞台,更是给曹操定义了白脸勾黑线的奸相标签。

  古有谚: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指的人们的嗅觉适应;人们的肌肤通常在被扎了一针后,过一会儿身体会自动调动机能,让痛削弱,这是指的身体调节适应;接受了一份工作,刚开始可能觉得累,适应不了,可为了生活坚持,慢慢的又会发现没当初的那么累吗?这是指的人性含有一种惰性思维的适应。满清入关,勒令汉人剃发留辫,起先汉人处处抗议,高压之下,终还是蓄了长辫。及至近三百年后,改朝换代,剪除长辫,反又出现了有人嚎哭、有人不屈的景况吗?!这是指的国民性格的一种适应变化。

  刘邦造反打江山,人们不但不觉得不妥,还有表示赞同支持,因为暴秦却招人厌。曹操想创基立业,后世却腹诽良多,盖因为惯性思维所致,天下是刘家的天下,你一外姓,想挺立潮头,就是有叛逆的苗头。书本上是有“皇帝轮流做,今朝到我家”的俗语,可历史洪流中,真认真操作起来,哪有那么容易。一切还要看当时的势、背景,看当时的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

  在《三国》影视剧中,曹操的多重性格就多有表现。

  倘若曾经虑东顾西的曹操地下有知,后世被冠上大奸臣、大反角的铁帽子,累传数朝。不知有没有懊悔。早知若此,当年得势时,索性先篡了位谋了朝,说不定不破不立,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会是另一番好的结局,反不至于被后世风云导向变幻,致成非议多多。至少不会演变成被司马氏夺权,败落成后来的五胡乱华,汉人之如草芥,备受涂炭。

  参考资料:《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

  我是爱看古书爱侃古事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5638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