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日本原住民(原住民是哪里人?)

导读:原住民或土著,是指某地方较早定居的族群,当前对于原住民议题的讨论多半应在民族国家所进行的殖民事业的脉络之下来理解。外来统治者为安抚或控制原住民,以遂行其统治目的,

  原住民或土著,是指某地方较早定居的族群,当前对于原住民议题的讨论多半应在民族国家所进行的殖民事业的脉络之下来理解。外来统治者为安抚或控制原住民,以遂行其统治目的,会制订各种不同的政策,而往往对于原住族群的生活方式多加干扰,甚至可能造成灭族的结果。

  即便前一阶段的殖民主义扩张已经在二次大战之后的解殖民运动后告一段落,但类似的问题仍存在于原住民与解殖民之后成立的新兴国家之间。有时后者会被称为内部殖民,而与传统的外部殖民加以区别。

  简介:中文在讨论此一问题时,亦有原住民族一词的使用,与原住民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各原住民族群各自作为一个"民族"(people) 而在国际法上应有包括追求民族自治(self-determination)等相应的集体权利;后者则或作为通称、或仅指涉原住民个人作为在异族统治下的民族国家中受到内部或外部殖民的个别原住民个体。香港英治时期把新界的原住民(即中国人)称为原居民,其称呼至今未改。

  台湾原住民

  简介:台湾原住民在学术分类上属於"南岛民族"(Austronesian),是指汉人移居台湾以前,最早抵达台湾定居的族群。依据语言学、考古学及文化人类学的推断,台湾原住民在台湾的活动已有数百至数千年之久。早期的台湾汉人,由於种族沙文主义作祟,都将属於台湾南岛民族的人称之为"番"。 台湾原住民各族群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属於南岛语系(Austronesian),在人类学上被归属於南岛民族。

  近年来,由於民主化后的台湾各个族群之族群意识高涨,基於相互尊重的原则,1994年起改称为"原住民",并普遍获得采用。但亦有人认为使用"先住民"一词更为贴切。从人类学和古文化的角度看来,台湾原住民族的缺齿、纹身、口簧琴、卉服、织贝、腰机纺织、贯头衣、亲族外婚、父子连名、年龄分级、老人政治、鸟占、猎首、灵魂崇拜、室内葬等,都是属於该文化的特质。南岛民族是现今世界上分布地域最广的民族,由东非洲外海的马达加斯加岛,直到南美洲西方的复活节岛,其间所有的大小岛屿,除了澳大利亚与少数说巴布亚语民族的区域之外,都是南岛民族的领域,东西的延伸距离,超过地球圆周的一半,总人口大约2亿5000万之多。

  分类:依照一般常见的分类方式,台湾的原住民可以再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两大类。基本上,这个称呼的由来也和比较晚近才移民台湾的汉人有关。在台湾的清治时期,汉人曾依原住民汉化程度的深浅将其分为"土番"和"野番",其后又依原住民归化与否将其分为"熟番"和"生番"。其中,已归化的原住民大部分居住在西海岸的平原上,而未归化的原住民则多居住在中央山脉一带,於是自闽粤二省移民到台湾的汉人,即称居住在平地之原住民为"平埔番",而称居住在山地的原住民为"高山番"。日治时期以后,日本殖民政府仍然沿用"平埔番"和"高山番"作为政治上的分类,只是将"番"字改为"族"字。

  如果根据中华民国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所认定的标准来看,该委员会认定的台湾原住民族总共有12个族群,除了传统"高山族"的9个族群以外,尚有邵族、噶玛兰族、以及原来被认为是泰雅族之亚族的太鲁阁族。

  所谓"高山族"和"平埔族"的分类,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有问题的。一方面,不管是高山族或平埔族,他们都属於学术分类上的"台湾南岛民族",只是因为因袭过去历史上汉人对他们的称呼与分类,而"在方便上"被分成两大类。另一方面,所谓"高山族"的这个称谓,本身就不符合事实的描述。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高山族都是住在高山上,比如说住在台湾东部花东纵谷的阿美族、以及居住在兰屿岛的达悟族(旧称雅美族),就不是居住在高山上。因此,已经有学者对这个问题堤出呼吁,认为"当今国家政策,不应延续清国及日治以来从统治观点的分类与命名;需打破"高山"与"平埔"的两分法,应设法还给各族命名权"(黄美英2001)。因此,在使用"高山族"这个称呼时,宜小心斟酌。

  战后的学者仍然依循过去的这种二分法来对台湾原住民进行分类。举例来讲,日本学者土田滋就以语言作为主要的判准,将台湾的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和"平埔族"两大类。前者包括现今住在台湾高山地区和东部的9个族群: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和雅美族。后者则包括原居於台湾北部和西部平原、现已几近消失的10个族群:凯达格兰族、噶玛兰族、道卡斯族、巴则海族、巴布拉族、猫雾捒族、洪雅族、邵族(水沙连)、西拉雅族、和猴猴族(引自李壬癸 1996,68"台湾南??民族识别与民族认定时,忽略了台湾原住民族的多样性,将因历史因素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留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台湾原住民族,识别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亦称呼为"高山族"。.

  族群分布

  高山族群:泰雅族(Atayal; Tayal)、赛夏族(Saisiyat; Saisiat)、布农族(Bunun)

  邹族(Tsou; Cou)、鲁凯族(Rukai)、排湾族(Paiwan)、卑南族(Puyume)

  阿美族(Amis; Pangcah)、达悟族(Tao; Yami,昔称雅美族)、太鲁阁族(Taroko)

  平埔族群:噶玛兰族(Kavalan)、邵族(水沙连)(Thao)、凯达格兰族(Ketagalan)

  道卡斯族(Taokas)、巴则海族(Pazeh)、巴布拉族(Papora)、猫雾捒族(Babuza)

  洪雅族(Hoanya)、西拉雅族(Siraya)、

  猴猴族(Qauqaut)

  生计方式:台湾原住民的生计方式有山田烧垦,猎,采集,渔捞和饲养等,各族因自然环境的不同各有所重,如兰屿的雅美族农渔并重,山区如泰雅,赛夏,布农,邹,排湾和鲁凯族重视农猎,东部的阿美族和卑南族因地处平原以农耕为主,渔猎,采集为副。原住民各族都饲养家畜和家禽,古老的饲养以猪,狗,鸡为主,后来导入的有牛和羊等家畜,狗用于狩猎,猪、鸡用于祭祀,但以食用为主。

  (一)山田烧垦。台湾原住农耕方式各族略有差异,但差异不大,山区各族以山田烧垦种植小米为主,居住在平原地区的则种植水稻,兰屿达悟族种植水芋。在耕作技术上,除达悟族有灌溉管道外,各族在汉人传入水田稻作前亦都从事烧垦的农耕方式,在择定的土地上,砍伐树木和杂草,干燥后放火焚烧,烧尽后整地播种,不施肥,多种作物混作,四、五年后地力尽则休耕,数年后地力恢复再行烧垦,如此轮流使用。

  耕作时使用刀,掘棒,手锄为主要工具,种植小米,甘薯,芋头,玉米等为主要作物。农耕工作以妇女为主,一年中重要的祭典也多与小米的播种成长和收成的过程有关。

  (二)狩猎。狩猎是原住社会中仅次于农耕的生计方式,是属于男人的工作,狩猎可分为个人狩猎和团体狩猎两种,个人狩猎多在农闲时上山打猎,团体猎是有组织的,由亲族团体氏族,或共祭团体组成,多在祭祀或庆典的前后举行,得到猎物作祭祀期间共享。

  狩猎的方法有陷猎和武器猎,陷猎在猎物出入处装设陷机,武器猎以弓箭,标枪,火枪和狗协助追捕猎物,猎物以山猪、鹿、羌、山羊、野兔、狸。飞鼠等为主,是族人肉类食物主要来源。狩猎是一项危险的工作,族人视其为神圣的活动,因此要遵守多禁忌,并有巫术性的仪礼,祈求平安和多得猎物。

  (三)采集。原住民各族普通以采集自然界之产物来补足主要生产方式的不足,采集物除食用外,也用于建筑、医药、器具制作,交易和巫术等用途。采集物的范围很广,包含植物,动物和矿物等,采集者男女老幼都可担任,采集的时间除特定物之外,皆不分季节。

  各族因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而有不同的采集物。如居住在海边的族群采集岸边的各种海草,贝类,陆上的小动物,野菜以及海水制盐,居住在山区的如泰雅族则采集山上的动物和矿物。总之,原住民传统的采集是日常生产方式之外的一种补充,藉以丰富并补足日常所需。

  (四)渔捞。台湾原住民族传统生产方式中,渔捞以达悟族,阿美族和邵族较为重要。达悟族因环海的关系,发展出一套以渔业为主的生计文化,凡是生活,历法,社会组织都与捕渔息息相关,也有许多的禁忌和宗教的仪式。

  居住在台湾岛上的原住民,每一部落有一定的渔区,为部落或亲族团体所共享,外人不得越界。捕鱼的工具有弓矢、鱼叉、鱼网、鱼筌,也有用堵塞河道的涸渔法捕鱼,在集体捕鱼时,也用毒鱼藤的毒汁倒入河中来毒鱼。

  文化特色:依据人类学者的研究分析,原住民的屋架建筑、火垦、吃槟榔、文面、皮衣制作、轮舞等文化习俗,都与传统的南岛文化相近。过去大多数的原住民都是以传统游耕及狩猎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近年来靠近平地的(高山)原住民则与汉人的生活方式接近,但是部落组织的维系仍然保留着。布农族具有父系氏族制度;阿美族则属于母系制度,部落的头目拥有重要的权威与责任;鲁凯族与排湾族则有贵族制度、双系制度等。

  另外原住民的音乐和工艺也具有相当特色。鲁凯族的陶壶及琉璃珠制作、雕刻艺术, 布农族的皮衣制作技巧、邹族的揉皮技术。泰雅族与太鲁阁族的多金属簧口簧琴、布农族的多声部合唱、阿美族的自由对位式复音合唱等是其音乐特色。

  原住民常用的衣料是自织的"番布",是由苎麻制成。成年男子穿鲜艳的腰裙,女子穿长裙,喜欢用鸡尾、鸟羽做头饰。原住民有文身的习俗,至今仍然保存,但文身的图案越来越隐蔽。

  原住民重视祖灵信仰,相信祖灵居住在山上,并且会保护族人收获丰盛。各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祭典,例如布农族的射耳祭(以箭射兽耳祷求猎获丰收)与小米祭; 赛夏族每二年举办一次矮灵祭, 达悟族的飞鱼祭, 排湾族人的五年祭。此外, 卑南族重要的祭仪有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锄草祭等。南邹族相信祖灵依附在收藏的贝珠中, 因而有有子贝祭;邹族则有战祭、收获祭。

  相关研究:台湾原住民研究始于日治时期,1898年人类学者伊能嘉矩首度提出了台湾原住民的分类体系,将台湾原住民分为"四群八族十一部",并说明各族的分布区域与文化特质。伊能嘉矩所建立的原住民分类体系,在历经若干修正之后,一直沿用到今日。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58945.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