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郑板桥说墨竹如人,是饥荒年代的感遇,今人以此盛赞其高风亮节)

导读:郑板桥为什么说墨竹如人?  53岁的郑板桥在山东为官,某日听到竹林幽篁萧萧作响,顿觉悲哀凄凉,因为竹叶声响,联想到百姓民间疾苦声,发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感慨。这首诗

  郑板桥为什么说墨竹如人?

  53岁的郑板桥在山东为官,某日听到竹林幽篁萧萧作响,顿觉悲哀凄凉,因为竹叶声响,联想到百姓民间疾苦声,发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感慨。这首诗题在一幅《墨竹图》上,送给山东巡抚。

  后来者写下《墨竹如人》称颂郑板桥:有竹之风骨铮铮,为官清廉关心民生,蔑视权贵安贫乐道。作为品行人格的教材,被选入出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

  郑板桥一生爱画竹,时常以竹自喻。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许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任职县令时,就住在衙门后院,忙里偷闲卧于榻上休憩之时,意外听见一阵风雨之声,起身查看。原来是自己亲手种下的竹林,为清风所摆动发出的沙沙作响,静谧中泛起一丝悲伤。

  郑板桥心中陡然想起今年大旱,百姓种下的粮食颗粒无收,而那些富商巨贾没有半点担当,屯粮陆奇唯利是图,百姓易子而食的 情景。竹叶声声仿佛是百姓饥饿哀嚎的哭喊,直扣心扉,是诗人爱民如子的拳拳盛意。

  郑板桥自言自己不过一个普通小官,是谦称也是事实,然而基层官吏遍布率土之滨,这个群体是广泛且十分普遍的。换而言之,只要人人做点实事出来,百姓的生活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事无大小,只要攸关百姓生活,皆应该放在心上,竭尽全力。

  诗的开头以墨竹着手,结尾再次提到竹的枝叶,不仅仅是在点题,更多的是诉说百姓疾苦,意味深长,感同身受。郑板桥开仓廪赈灾,强制富户协助,后被诬告罢官归家。

墨竹如人

  君子如竹,高风亮节,凌霜雪而不凋,郑板桥不做官了,回扬州卖字画,山东潍县百姓十里相送,恋恋不舍。

  郑板桥不慕权贵,安贫乐道,做官的志向便是“得志则泽加于民”,为平民时同样体恤贫苦。因而任凭扬州城的盐商富贾千方百计想求取一幅画作而不得,反倒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因生活所迫可以轻易得到郑板桥的作品。

  此时郑板桥的名声已经打响了,成了诗书画俱佳的“郑三绝”:著名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仞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著名的书法,用隶体掺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

  《墨竹图》是郑板桥晚年的杰出画作,图中有几竿纤细修竹倚石挺立,突兀而出的巨石与地面缝隙中长出一丛兰草,充斥着一股坦荡与落拓的韵致,竹之劲、兰之雅、石之坚,这三者正是郑板桥终生所求。

  古时有句话:“竹未出土之前便有节,待到凌云总虚心。”竹子出生于荒山野岭之上,成长在沟壑碎石之中,凭借的是一股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自信,人都说它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不爱媚世。墨竹如人,夸的不仅是郑板桥的心胸,亦是他人对其人品的盛赞。

  虚心劲节,朴实无华。

  参考资料:课文《墨竹如人》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5933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