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生活常识 >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啊(七夕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

导读: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 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旧时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这一天,少女们会陈列瓜

  网友提问: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啊(七夕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

  优质回答: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

  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旧时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这一天,少女们会陈列瓜果,对月穿针,以求心灵手巧,姻缘美满。

七夕:乞巧望秋月,不止“情人节”,还有更多的传统习俗请知晓

  千百年来,中国各地民众都要围绕着这一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些习俗有的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有的依然留存至今。

  天上人间的爱情

  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对牛郎星、织女星的记载。东汉时,传说天帝为媒,让牛郎与织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银簪划河为界,规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同织女相会。民间据此传说形成了七夕节,并且一直保留下来。

  一年中唯有这个夜晚,世间所有的喜鹊都纷纷飞来,用翅膀为他们搭起一座桥,一座连通两颗心的爱桥。思念汇聚成河,幸喜终能相逢。

七夕:乞巧望秋月,不止“情人节”,还有更多的传统习俗请知晓

  乞巧节 · 玩得巧

  在古代七夕这天,最兴奋的不是牛郎,而是仰望银河,遐想无边的女孩们。她们成群结队,来到花前月下默默祈祷:婚姻称心如意,生活幸福美满。

  喜蛛应巧

七夕:乞巧望秋月,不止“情人节”,还有更多的传统习俗请知晓

  过去七夕,陈瓜果于庭中乞巧,会捉喜子(蜘蛛)在瓜果盘上结网,第二天再看织网的稀密、有无、圆正来验巧。

  穿针乞巧

七夕:乞巧望秋月,不止“情人节”,还有更多的传统习俗请知晓

  古代宫女在七夕时节,还会登上乞巧楼,揽月穿针。而在民间,少女们拿出绣花针,捻着五色丝线,凤凰、鸳鸯、各色花事,皆是入手的主题。

  投针验巧

七夕:乞巧望秋月,不止“情人节”,还有更多的传统习俗请知晓

  明清时期,人们爱玩“投针验巧”。就是盛一盆“鸳鸯水”,即白天和夜晚的水混在一起。从乞巧节前夜开始晾晒,到了第二天,水面上会结有一层薄膜。七夕中午,姑娘们挨个抛针到水面上。如果针影变成各种形状,比如花朵云彩、飞禽走兽,说明得了巧。若只是直直一根,成不了样子,那就是乞巧失败了。

  洗发染指甲

七夕:乞巧望秋月,不止“情人节”,还有更多的传统习俗请知晓

  七夕这一天清晨,姑娘们会起个大早,她们采集柏叶来煎汤洗发。水也讲究,不是井水,要用泉水,有的地方还把它叫做“天孙水”,用来洗过头发,就能得到织女的庇佑。

  姑娘们还会将凤仙花的花瓣放在小钵中捣碎,加进明矾搅拌,色泽均匀后用来染指甲,十指纤纤玉笋红,如琥珀可爱。

  吃巧果

七夕:乞巧望秋月,不止“情人节”,还有更多的传统习俗请知晓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有一种样式叫做“方胜”,两个菱形压角相叠,寓意两心相通,这是女儿家的含蓄;后来心灵手巧的女子会创造出一个个新奇花样儿,或是奇花异鸟,或是故事传说,人人祈盼自己变得灵巧起来。

七夕:乞巧望秋月,不止“情人节”,还有更多的传统习俗请知晓

  七夕与非遗

  七夕节是中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之一,除汉族外,满、朝鲜、壮、侗、苗、畲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但有些少数民族对这个节日有其自称,如满族称之为祭星节、鄂伦春族称之为祭月亮等。

  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甘肃西和县乞巧节、浙江石塘七夕习俗、广东天河乞巧习俗和湖北郧西七夕也陆续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七夕:乞巧望秋月,不止“情人节”,还有更多的传统习俗请知晓

  西和乞巧节

  甘肃省西和县一带的七夕乞巧民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主要流传于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及礼县的永兴、盐官等地。

  西和乞巧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农历六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晚开始,至七月初七日晚结束,前后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做等。

  石塘七夕习俗

  石塘七夕习俗流行于浙江温岭沿海的石塘、箬山一带,为16岁以下儿童于七夕节之日向七娘妈祈福的传统民间活动。石塘先民于三百多年前从闽南迁入,此习俗随之而来,存续至今。

  七娘妈又称“七星娘娘”、“天仙娘娘”,为织女星化身,在闽南,七娘妈被奉为儿童的保护神。

  民间传说七夕是七娘妈生日,16岁以下儿童祭祀七娘妈祈福。16岁是孩子长大成人分界线,以后不再参加祭祀,因而这一活动在当地称做“小人节”。

  天河乞巧习俗

  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一带把七夕乞巧节称为“七姐诞”,又叫“七娘诞”、“摆七娘”、“拜七娘”,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清代末期,广州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等专卖女子用品的乞巧街市。

  七夕之日,由社区组织“拜七娘”仪式,祭拜对象除了牛郎、织女二星,还有织女的6个姐妹。社区女性展示手工艺制品,是“摆巧”活动的主要内容。扎制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人物玩偶栩栩如生,植物、器物造型活灵活现,斗智斗巧,尽展才艺,“对影穿针”延续古风。社区剧团还演出牛郎织女故事。

  郧西七夕

  郧西七夕是在郧西境内的汉江、天河和金钱河流域以请七姐为主要仪式、以祈福乞巧为内涵的民间节庆习俗活动。

  “请七姐”是七夕习俗的主要仪式,它通过“请”“问”“送”三个环节,把以织女为代表的女神请下凡间向她问年成、占祸福、求婚姻、乞巧等。此外,还有男人们挑水“盛七水”、给黄牛带花环“贺牛生日”,妇女们“比巧工、做巧食”,姑娘们“染指甲”,老人们 “观星辰”(预测旱涝),少男少女们 “葡萄树下听夜话”,一家之主们 “放河灯”等祈福乞巧活动。同时,以七夕文化为内涵而对数字“七”崇拜的“七成八不成”相亲习俗也在郧西代代相传。

  七夕,一年中最浪漫的日子到了。

  世人只知道它是中国情人节,

  然而七夕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有趣的远不止爱情。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hcs/129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