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b2b模式的特点(富士康小伙凌晨五点起床、六点上班成常态,坦言这份工作不好做)
导读:凌晨五点,万籁俱静。刺耳的闹铃声,惊醒了酣睡中的赵琳琳。 尽管很想再睡一会儿,他还是从床上爬了起来。穿衣、洗漱,半小时后准时出门。 室外仍漆黑一片,扑面而来的
凌晨五点,万籁俱静。刺耳的闹铃声,惊醒了酣睡中的赵琳琳。
尽管很想再睡一会儿,他还是从床上爬了起来。穿衣、洗漱,半小时后准时出门。
室外仍漆黑一片,扑面而来的风有着北方冬天特有的冷冽。街边路灯昏黄的光晕,让他感到一丝温暖。
20分钟后,赵琳琳来到富士康郑州航空港厂区E区北门的十字路口。同事们陆续抵达,大家相互问早,穿上荧光马甲,戴上红帽子,拿起交通指挥棒,列队拍照打卡后便走上各自的岗位,开始一天的忙碌。
好心惹人嫌如你所想,赵琳琳是一名交通督导员,主要职责是上下班高峰期在园区人车流量较大的路口协助指挥交通,维持交通秩序。在郑州园区,和他从事同样工作的还有60余名员工,他们分布在园区内、外繁忙的交通路口,无论严寒酷暑、风吹日晒,每天坚守岗位,为员工的安全保驾护航。
六点整,天微亮。原本行人稀少、安静寂寥的十字路口,逐渐热闹起来。结束夜班工作的员工带着满脸疲惫,走出厂区大门,涌到这里。赶着上早班的员工也以此处为中心,向各个方向流动。进出园区的班车也逐渐密集起来,仅仅20来分钟后,路口便是一派喧闹的景象。
“等会儿,等会儿,该车辆通行了。”随着出行高峰期的到来,赵琳琳的音量不自觉地加大。在嘈杂的脚步声和乱哄哄的人声中,他的声音并不算响亮,但仍有员工感觉特别刺耳:“吼什么吼,不能好好说话吗?”伴随着这句话的,往往是一记斜睨的白眼。
对于大伙的“反感”,赵琳琳心知肚明,他在此执勤已两年有余,上岗之初接受过岗前培训,知晓“文明执勤、礼貌劝导”。然而,现实很残酷。上下班高峰期,成百上千的员工在短时间内蜂拥而来,大巴车、私家车一辆接一辆,全部汇合在这个不大的十字路口,根本容不得他“温文尔雅”。尤其是在看到一些员工不听指挥、置交通规则于不顾时,他更容易着急上火。
教导规劝难执勤中,最让赵琳琳和同事们头疼的,莫过于员工的违规出行。在各种乱象中,名列榜首的要数不看交通信号灯。一些员工在横穿马路时,凑足一波人就走,根本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左右方向是否有车辆行驶。有时,他们即便看到车辆正在驶近,依然试探着前行,对司机“礼让行人”的高素养抱有期待。
其次是埋头看手机。部分员工对手机的痴迷简直到了机不离手的地步,即便是穿越马路,也会边走边玩手机,目光聚焦在小小的屏幕上。更有甚者,还戴着耳机看手机,对路面的安全状况漠不关心。如果不大声阻拦,当事人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即将置身险境。
有时,赵琳琳也会设想:如果有一天,大家的安全意识都提高了,他的工作就会好做一些。或许,他就不用再靠“大嗓门”执勤了。
相比赵琳琳的急躁,今年九月刚入职的交通督导员小梁倒是豁达很多。对于某些员工的违规出行,他有自己的态度:能拦则拦,拦不住就算了,毕竟出行安全要靠个人自觉。并且在他看来,交通督导员这一身份在员工眼里并不具有权威性——他们上岗执勤时,除了一顶红帽子、一件荧光马甲,连套像样的制服都没有,大家又怎么会把他们的工作当回事呢?
对于自己的“佛系”执勤,小梁不认为这是没有尽职。毕竟,遵守交规、文明出行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成年人更应做到;更何况,在执勤过程中,该做的他一样也没少做。
遭遇白眼、顶撞、投诉,几乎是每一位交通督导员执勤时的常态。面对这些“辛酸”,赵琳琳自我宽慰的法宝是:站在上帝的视角俯瞰众生,众生皆苦。遇到自己好心提醒却换来员工的无名怒火,他反而会觉得对方更值得同情:“肯定是上班时受了一肚子委屈没处发泄,而我刚好撞上‘枪口’了。”
当然,也有少数员工恶意滋事。
赵琳琳的一位同事在K区外围路口执勤,相比园区内部,这里人多、车多,且很多是社会车辆。在一次执勤中,这位同事拦下了一辆打算闯红灯的电动车驾驶员,并对他进行交通安全宣导、教育,过程中,两人发生了言语冲突。尽管如此,为了不耽误该员工上班,同事还是强忍不快,放行了对方。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那位员工特意骑着车来到同事身边,用非常不屑的语气嘲讽他:“你不就是个看路口的嘛,再来拦我啊!”说完,对方扬长而去。对此,琳琳摊手耸肩地感慨道:“像这种人,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花样躲猫猫比起维持秩序的交通督导员,在一些骑乘电动车、摩托车上下班的员工眼中,交通巡防员刘杨更让人“爱不起”。他的职责,是稽核电动车、摩托车驾驶员进出园区是否佩戴安全头盔。
园区安全暨后勤服务总处安全保卫部要求:凡骑摩托车、电动车及电动三轮车的非机动车驾驶人及搭乘者,进出园区必须佩戴安全头盔,未佩戴安全头盔的人员,谢绝进入非机动车停车场,并记录当事人个人信息,由人资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依《集团员工违纪处理规定》,对于首次违规者记警告一次,第二次记警告两次,第三次及以上记小过一次。协力厂商员工违规,依厂商管理规定及相关切结书对其进行处罚。
这一要求,已在园区执行多年,但依然有部分员工我行我素。自今年11月1日起,安全保卫部加大对佩戴头盔的稽核力度,截至11月20日已累计稽核、通报未佩戴头盔者800余人次。这样的数据,自然少不了“刘杨”们的功劳。
在刘杨看来,稽核的过程更像是员工在和他们玩躲猫猫的游戏。
看到他们在执勤,“给面子”的员工会立即拿出头盔戴上应付一下,过后再将头盔取下。也有未戴头盔的员工临时掉头改变行驶路线,或者驶进临近的停车场,以逃避稽核。对于那些压根就没带头盔、看到执勤人员后立刻加足马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逸的员工,刘杨和同事一般会选择放他们一马。毕竟,稽核的目的是为了安全,不能让员工因为慌乱而引发意外。
以上种种,都是明显的违规行为,还有一些,是难以发现的“阳奉阴违”。譬如,有员工虽然佩戴了头盔,但只是把头盔套到头上,并没有按规定系好束带。也有人佩戴的是建筑工地上的专用头盔,内部没有保护内胆,一旦发生意外,这种头盔根本不能对头部起到防护作用。更离谱的是,有员工甚至直接用保暖帽伪装成头盔,企图蒙混过关。
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刘杨在稽核中会不厌其烦地宣导:戴头盔是保障出行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规范佩戴标准头盔能有效降低驾驶人头部受伤的几率,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的生命安全。
安全应“自重”“应该加大对违规出行的稽核力度,就像稽核佩戴头盔那样。”刘杨的搭档小田认为,佩戴头盔是交通事故发生时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如果能在此之前加大力度稽核闯红灯、逆行、与机动车抢道、违规载人等非机动车驾驶人出行陋习,则可以防患于未然。毕竟,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违规行为背后都藏匿着不可忽视甚至是无法逆转的安全隐患。
针对各类出行陋习,园区安全保卫部一直在通过广播、电视、海报等渠道在员工中进行宣导、教育。11月20日,安全保卫部联合航空港区交警在园区F区海关卡口开展了未佩戴头盔稽核暨安全出行宣传教育活动。
12月2日是全国第十个交通安全日,港区交警再次来到园区,向员工宣导安全出行知识,通过发放安全手册、分析交通事故案例、展示车祸的具象危害等多种形式教导员工自觉遵守交规,安全出行,还就“一盔一戴”、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对员工予以指导。
“这类联合宣传、教育活动,后续我们每月都会定期开展。”安全保卫部工作人员任猛希望能通过营造交通安全的环境和氛围,让员工在耳濡目染中自觉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不知不觉间,太阳突破云雾遮蔽,高悬于东方天际,耀眼的光芒照亮大地。八点过后,园区内外各路口行人和车辆变得稀疏,赵琳琳和小梁也松了口气。他们准备打卡下班,回去睡个回笼觉,以养精蓄锐,迎接今天的交通晚高峰。让人“爱不起”的刘杨和小田,则依旧在园区道路上巡逻,寻找下一个不戴头盔的“漏网之鱼”。(作者:刘小波)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hcs/4040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