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寒假日记(乡村教师的寒假日记|周萌:用赞美,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导读: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绝大多数小规模乡村学校的真实写照。过去的2021年里,记者从沂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绝大多数小规模乡村学校的真实写照。过去的2021年里,记者从沂南走到郓城,再从沾化奔赴沂源蹲点,见证了很多有情怀的教育者扎根农村,他们正努力用微光弥补差距,帮助农村孩子更好的成长。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是春节团聚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小规模乡村学校,数不尽的乡村校长和老师正奔波在通往半山腰、偏远农村的学生家里,他们想利用宝贵的寒假时间,走到孩子家里,走进孩子心里。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将陆续推出“乡村校长/教师的寒假日记”,聚焦乡村教师家访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农村孩子点亮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以下是沂南县岸堤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周萌的寒假日记:
2022年2月9日 星期三 晴
冬日,惠风和畅,暖阳明媚。风过处,草木颔首,似乎有声。今天的家访与年初二那日不同,小新(化名)的爸爸已外出打工,妈妈也已经去村里门诊上班。小新的奶奶早早的和四岁的弟弟在门口迎接我的到来。看我来到,小新才把手机放下,问过老师好后自觉地拿出寒假作业来。不用检查,我已然能感觉到作业的完成情况。
还没等我说话,小新奶奶在旁边不断的说:“这个孩子真是不听话,一点也不自觉,老是玩手机,不像他的姑姑那样学习好,文凭高,现在也有了好工作......”还没等奶奶说完他就忍不住大声争吵起来:“你就知道说我不听话,在你眼里我没有一点好,是,我就是最坏的孩子!”
帮扶半年多来,小新虽然调皮好动,但每次见到他都是笑盈盈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身高快一米八的男孩流下了委屈的泪水。我让孩子奶奶抱弟弟先出去,了解到小新以前也是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可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交上了“叛逆"这个“朋友",开始讨厌回家,对父母的要求爱理不理。
每一次回到家,总是会听到妈妈在耳旁唠唠叨叨,不停责备自己的声音,每一次都自以为是的说这说那,从来都不听孩子的解释,把他往坏处想,孩子在学习上虽然不理想但已经很有进步时,父母也总是不以为然地说他只知道玩,根本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开始他只是当做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然后就摆出一副不屑的样子,后来听得多了,忍不主就会经常与父母争吵。
了解后,我教导孩子怎样与长辈沟通,而不是像今天这样顶撞奶奶,怎样克服自身的缺点,争取用行动让爸妈满意。当然,我首先肯定了他的优点,孩子欣然理解并接受了我的提议。
要走时,孩子妈妈还没回家,在路上我与小新妈妈通了电话,从谈话中我感受到做父母的爱之深恨之切,对孩子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也倾注了他们的心血来培养孩子,爸爸为了孩子能够过得幸福常年在外打工,在妈妈无奈的话语中我读出“恨铁不成钢”。
直到小新妈妈又生气说孩子的百般不是时,我抢着问当小新进步的时候,哪怕一点点,有没有表扬过他?小新妈妈惭愧地说孩子上初中后,会关心弟弟多一些,没怎么表扬过他。我说如果你和孩子互换角色,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小新妈妈连忙说,要改变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吃过晚饭后,我放心不下,又拨通了小新的电话。小新说,妈妈回家后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晚饭还吃了他最爱的火锅。听后我心里暖暖的,并叮嘱他在家要好好表现,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表完成寒假作业。
经过这次家访,我感受到教育的过程其实是老师和父母帮孩子建立自信的过程,多一些鼓励和赞美,多一些正确的沟通方式方法,才能让孩子建立自信,能够主动学习,提升成绩。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励。”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hcs/4701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