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生活常识 >

北京财经学院(惊!这所北京重点院校报考人数,暴跌近6000人(附院校报考人数))

导读:大家好,我是事儿姐,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考研资讯和干货。  2022届考研卷到飞起,考研报考人数暴增80万,谁能想到,竟然还有院校暴跌,而且还是重点院校,你知道

  大家好,我是事儿姐,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考研资讯和干货。

  2022届考研卷到飞起,考研报考人数暴增80万,谁能想到,竟然还有院校暴跌,而且还是重点院校,你知道是哪所重点院校吗?

  一、这所北京重点院校报考人数暴跌近6000人

  众所周知,北上广深是无数人的向往之地,经济发达、院校云集,一线城市中的院校报考人数几乎都在清一色地上涨,而地处北京的中国农业大学2022届考研报考人数却不增反降!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研招办公布的数据,2022届报考中国农业大学的人数为1.3万人,2021届的报考人数为18751人;相比之下,2022届报考人数减少了近6000人,降幅高达三分之一,实属震惊!

  二、2022届考研人数下跌的院校,2023届会更好考吗?

  2022届考研人数下跌的院校,2023届会更好考吗?一看某院校考研人数下跌,不少同学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觉得机会来啦。实则不然,捡漏还需谨慎,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2023届可能会出现扎堆报考的现象

  院校考研人数下跌,大家都希望2023届能像往年一样捡个漏,所以对于考研人数下跌的院校,很有可能就是2023届扎堆报考的院校。比如南开大学,从2019-2021届,连续三年报考人数都呈下降趋势,在大家以为报考人数即将连降四年的时候,一下反转,2022届报考人数高达18154人,较2021届增加了2097多人,增幅达13.05%

  南开大学2019-2021届考研报考情况

  时间

  人数

  增幅

  2019届

  19157

  /

  2020届

  18695

  -2.40%

  2021届

  16057

  -14.10%

  2022届

  18154

  13.05%

  注:数据来源于研招网

  增加的2000多人主要集中在专硕,学硕报考人数增加了330人,全日制专硕增

  加了1029人,非全日制专硕增加了738人,从这个增长数据能看出大家对专硕以及非全日制专硕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了。

  2、院校总体报考人数下降不代表某专业更好考

  能不能成功被录取取决于你所报考专业的报录比及试题难度等,并不是由院校总体报考人数决定的,所以不要一看到报考人数下跌,就盲目冲,需要定位到具体专业来看。

  这里还要再cue一下中国农业大学,虽然总体报考人数下跌近6000人,但是全日制报考人数较去年增长了38%,这意味着部分全日制专业的报考难度增大了,下降的人数都集中在了非全日制专业。

  和中国农业大学一样降幅较大的重点院校还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2021届的考研报考人数为20988人,2020届的考研报考人数为25663人,较2020届减少了4675人,降幅达18.2%。在院校整体报考人数下降的背景下,社会保障专业的报录比却从2020届的10:1上涨到了11:1。所以院校总体报考人数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具体专业的报录比数据更为重要!

  三、到底要不要报考研人数下跌的院校?

  很多同学担心大家都想一块了,2023届可能出现扎堆报考的情况,在跃跃欲试的同时也会纠结到底要不要报考人数下跌的院校。事儿姐认为已经确定目标院校的同学和未确定目标院校的同学面临的抉择是不一样的。

  1、已经确定目标院校的同学该如何抉择?

  对于绝大多数2023届的考研人来说,早已确定好目标院校了,此时就应该屏蔽掉院校报录比、报考人数这些信息,关注得越多,越容易感到焦虑,专心复习即可。

  2、未确定目标院校的同学该如何抉择?

  大部分2024届考研人和少部分2023届考研人此时还在各院校之间踌躇,这部分同学可以多搜集一些院校专业相关信息,进行综合考量。例如院校地区、该专业往年的报录比、复试线、拟录取最低分以及录取的集中分数段、当年的拟招生推免人数、推免占比等信息,将报考人数和这些信息结合起来看,进行综合评判再做抉择!为了方便大家查看各院校报考数据,事儿姐截取了部分院校的相关数据,供大家参考。

  2022届考研报考情况

  院校

  报名人数

  增幅

  四川大学

  43000

  7.27%

  厦门大学

  29067

  18.00%

  深圳大学

  27966

  23.10%

  中国人民大学

  27604

  4.39%

  宁波大学

  18300

  34.00%

  青岛大学公众

  17734

  17.10%

  西北师范大学

  17272

  27.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000

  -0.72%

  杭州师范大学

  14025

  32.7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2146

  43.50%

  哈尔滨师范大学

  11105

  20.00%

  北京林业大学

  9719

  11.20%

  长江大学

  9239

  58.7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8215

  33.00%

  重庆理工大学

  7700

  50.00%

  安徽医科大学

  7500

  18.70%

  集美大学

  6000

  50.00%

  兰州交通大学

  5852

  15.20%

  青岛理工大学公

  5340

  52.60%

  西安财经大学

  5115

  43.28%

  陕西中医药大学

  4881

  7.06%

  江西农业大学

  3646

  80.3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000

  -7.8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3275

  24.90%

  中国农业大学

  18751

  30.70%

  沈阳药科大学

  3629

  22.30%

  注:数据来源于院校官网、研招网与第三方网站

  从表中的数据能看出来虽然部分院校的报考人数有小幅下降,但是绝大多数院校都在猛涨,如果不想在考研大军中被淘汰,就要提高复习效率。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hcs/4886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