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生活小妙招 >

作文素材精华本(作文素材 | 温塞特 | 192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周末好文))

导读: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 获奖理由  全文共2722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作文素材 之 西格里德·温塞特 | 1928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 获奖理由

  全文共2722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作文素材 之 西格里德·温塞特 | 192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解读(周末好文)

  西格里德·温塞特(1882-1949)是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仅有的三位挪威作家之一,另外的两位分别是1903年获奖的比昂松和1920年获奖的汉姆生,同时作为挪威作家,温塞特也是第三位获得该奖项的女作家,另外的两位分别是1909年获奖的瑞典女作家西尔玛·拉格洛夫和1926年获奖的意大利女作家格拉齐亚·黛莱达。

  温塞特一生一共创作了36部作品,其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小说,第二部分是描述本世纪初到30年代的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的小说,第三部分是一些散文和历史文章。

  在温塞特所有作品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便是其对于中世纪社会生活的描写,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词中所提及的成就主要包括温塞特以中世纪的挪威为背景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三卷本的《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Kristin Lavransdatter 又译作《克里斯汀的一生》、《劳伦斯之女克里斯汀》和《新娘·主人·十字架》)和四卷本的《马湾的主人》。

  这两部作品出版后立即在文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特别是现代主义长篇小说《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也正是这两部国际畅销书使得温塞特名声大噪。

  在往期的文章中我们有提到瑞典文学院一直“沉迷”于对“富有理想倾向”这一遗嘱做出解释,尽管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前40年都或多或少的强调着获奖者的“理想主义”,然而在1928年,这一评判标准显然宽松了许多。

  虽然温塞特的作品依然保留着令读者着迷的理想主义,但是她的作品真正吸引人的是她天才般的叙事能力和技巧。

  温塞特对于处在任何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人类的复杂心理与思维的深刻了解和准确把握,使得她的作品再冗长都不会给读者一种烦躁乏味的感受。

  而这种细腻的叙事能力一部分来源于她本身对人性的透彻理解和对情感的现实体会,另一部分来源于她后天获得的文学和历史知识。

  这些“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造就了她在文学上的巨大影响力 --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她的作品就已经被翻译成数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语言,直至今日她的作品仍然在全世界范围“吸收”新的“粉丝”。

  《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的主人公克里斯汀出生在挪威一个幽谷内的村庄,她拥有着与其他人一样简单而幸福的家庭。

  她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同时在村庄里也拥有着不错的名声,而她的母亲是一位端庄寡言的女人,与丈夫一起履行基督徒的义务。

  克里斯汀在少女时期被许配给一个庄园主的儿子 -- 西蒙,订婚后她被父亲送去奥斯陆的修道院修行,并约定修行一年之后回到村庄完成婚礼,这是当时的传统。

  然而,初入世事的克里斯汀在修道院遇到了她一生的劫数 -- 艾尔伦。

  尽管两个人的经历并无耦合,但是命运就是这样的爱开玩笑,是两个人互生爱慕并私定终身。

  这份爱慕像恶魔的魔爪牵引着克里斯汀,她为了嫁给艾尔伦不再在乎她所拥有的一切,而艾尔伦也不顾一切地娶了克里斯汀。

  然而这并不是幸福的开始,他们为了彼此在一起,不惜逼死了他们原本该有的爱人,克里斯汀与父母决裂使得她的父亲病重去世,而这一切都埋藏在克里斯汀心里使她痛苦不已。

  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两个人的生活就幸福圆满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艾尔伦在情感上开始疏离克里斯汀,这使得克里斯汀怀念故乡并生活于悔恨之中。

  直到她拥有了自己的孩子,才使得对故乡的怀念渐渐淡去,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好母亲、好妻子,她产下七个孩子,并尽着相夫教子的责任。

  这看似平静的生活终于在艾尔伦被冠以叛变的罪名被捕入狱时被打破了,怀有身孕的克里斯汀为了救艾尔伦四处奔波,终于解救了他,但是他们的家产被悉数没收。

  他们回到了克里斯汀的父亲留给他们的庄园,经历了这次风波,俩人重归于好。

  然而村民们并不喜欢他们一家,毕竟他们的丑闻并不被理解,由此艾尔伦和克里斯汀经常吵架,同时多次的争吵使得他们的孩子们对他们越来越冷漠。

  艾尔伦忍受不了家庭的气氛,隐居山林,而克里斯汀放心不下艾尔伦,在冬季去看望艾尔伦时期,俩人重拾爱火。

  激情甜蜜的山间生活使得克里斯汀再次怀孕,村民们在不知道克里斯汀去山间看望艾尔伦的情况下断定克里斯汀与其他男人有了不可言说的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直到克里斯汀分娩,艾尔伦都不曾回过村庄,这使得克里斯汀心灰意冷,给新生儿取名为艾尔伦,意味着她的丈夫在她的心里已经去世了。

  不久小艾尔伦夭折了,村民们断定是克里斯汀谋杀了他,因此软禁了克里斯汀和她的孩子们,这期间艾尔伦回到村庄,被村民刺死。

  艾尔伦死后,克里斯汀的孩子们相继去世或者离家,克里斯汀对人生感到无望,直到她的儿媳取代了她的位置,她便释然地前往修道院。

  途中她经过与艾尔伦生活的地方,曾经的点点滴滴缓缓流入她的回忆之中,最终她在修道院被黑死病吞噬。

  温塞特文笔清丽朴实,通过她抒情性的语言,读者可以感到那个时代的纯净和温情,使读者不由自主地代入各种情绪和感受。

  同时温塞特笔下的人物是富有灵性的,西蒙死时想说但没说出口的爱意使人感到浓浓的遗憾和惋惜;

  另外温塞特善于利用第三视角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正如克里斯汀和艾尔伦生活过程中的互评让人看到人物的成长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

  温塞特笔下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使读者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同时人物生活的环境是她熟悉的,通过她的语言,读者也感到身临其境,与奥斯陆相融,与克里斯汀和艾尔伦为邻。

  《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被誉为史诗小说的巅峰,这是确切的,温赛特作为考古学家的女儿,她所描述的中世纪社会生活是细腻的、可信的,茨维塔耶娃曾评价:“和《劳伦斯之女克里斯汀》相比,《安娜.卡列宁娜》只是一个片段而已”。

  同时在描述中世纪挪威妇女的史料及其缺少或者多数史料都只记载治家理业、相夫教子的传统“良家妇女”形象的时期,克里斯汀显然是与众不同的,也是悲惨的,而温赛特选择以这样一个“不良女子”为主人公去诠释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和妇女生活,让读者以不同的视角为切入点了解那个时代,使读者拥有更加批判的眼光,这使得这部作品又不单单是一部描述历史环境的小说。

  显然的,克里斯汀和艾尔伦之间的激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身份的转变而消亡,克里斯汀去山林探望艾尔伦时期,俩个人依然可以坠入情网正说明了这一点。

  而他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父母,他们为老不尊,以自己的情绪为转移,不顾孩子们的眼光和感情。

  与之相向的是克里斯汀的父母,他们是模范夫妻、模范父母,然而他们是父母之命下结合的,并没有感情基础可言。

  因此,与其说这部作品对中世纪存在理想主义倾向,还不如说它思考了人性与传统社会之间展开的较量,尽管作品中克里斯汀也许象征着人类服从天性的失败,但是它依然起到了使读者思考这一较量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hxmz/4587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