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雨的散文(当代散文|故乡初秋雨)
导读:文/朱玉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分刚过,两场淅淅沥沥的秋天的雨,像一群乌鸦,一大团黑色的影子,掠过故乡济南艾山的原野。秋风无情地卷走了最后残存的一丝热情
文/朱玉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分刚过,两场淅淅沥沥的秋天的雨,像一群乌鸦,一大团黑色的影子,掠过故乡济南艾山的原野。秋风无情地卷走了最后残存的一丝热情,冰冷的雨滴,一下又一下,抽打着故乡已经疲惫的土地。收获后的玉米秸和红薯秧,凌乱地蜷缩在田埂上,空气中弥漫着死亡腐朽的气息,一条蛇,蠕动着一团阴冷湿滑,在寂寞的草丛中穿行。农民丰收节刚过,家乡的秋雨就开始连绵继继续续。用老人的话说,回家不仅给家人带来惊喜,也给丰收的大地带来滋润的小雨。秋意深深,敏感的人心已经感觉到岁暮的气息。一番风雨一番凉,街头来往的人群中,半袖的T恤明显少了。铆足劲儿减肥的心有不甘地穿上秋衫,如同没有演完的剧目被迫收场,恨滋滋地看着自己消瘦的线条又重新饱满。
故乡的秋雨,湿润里饱蘸着泥土的味道和草木的芳香,那淡淡的味道,氤氲起无限的思念和遥远的回忆。此刻,乡愁像一坛陈年的老酒从遥远的记忆里飘至而来。儿时时的一幕幕一件件的往事历历在目,瞬间涌上了心头,让人思绪万千回味悠长。忘不了家乡的秋雨季,年迈的奶奶坐在屋檐下的门坎上,摇着手转捻麻绳的情景,那一缕缕一根根麻皮在她的手中,被捻合成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麻绳儿。捻好的麻绳则会分配给,大姑、大姐让她们带回家纳鞋底。用麻绳纳出的千层,做出的方口布鞋,不仅好穿还不捂脚且耐磨。只可惜祖母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至此多年后,就再也没穿过,她用麻绳纳出的千层底,做出的方口布鞋了。但寂静的夜里总能在梦里见到奶奶,在每个深秋的农闲的雨季坐在屋檐下的门坎上,捻麻绳的情景,让我终生难忘。奶奶的捻麻绳的动作是娴熟的;故乡的秋雨也是多彩的,它总能让年少无知的我们,充满无尽的童趣和欢乐。故乡的秋雨绵绵的软软的,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都己装满了自家的粮仓,农做劳累了一年的人们,会在秋雨绵绵的日子做些手工活,既能打发农闲下来的时光,又能赠加点收入。雨中的小屋 是一座静谧孤独的小岛。整个秋天的丰收都挤了进来,筐里、房梁上、麻袋里、秫秸囤里,满满的,是汗水浇灌过的四季岁月。男人叼一袋烟,眯着眼,看儿子和小花狗嬉戏,满脸富足和喜悦。巧手的女人,捧出一把秘密储存的干柴,填进灶膛,擦亮火柴,欢快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熬煮着丰收和希望。屋顶烟囱飘起一缕炊烟,是小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乡村有节气,但无假日。在农历的天空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何暇休息?唯有绵绵秋雨,秋雨绵绵,才能让忙碌的农人停止奔忙的脚步,在明灭的烟锅里调匀生命的呼吸。那时机械化的远景还看不见踪迹,“东方红”的履带还没有唤醒古陌荒阡,犁耧锄耙的农耕方式全依赖人的体力去完成。当大田秋深,青纱帐起的时候,疲惫的人心呼唤着一场连绵的秋雨。
故乡盛产高粱,秫秸却成了轧制灯笼的材料。家乡的秫秸质地柔软且富有韧性,秫秸皮白黄富有光泽。在秋雨的日子,巧手的人们会把砍回来的秫秸,找个淋不着雨的地方。按尺寸剪成段,然后用一把锋利的镰刀把瓤子刮掉,劈成宽窄均匀的条子,然后把其泡在温水里备用。乘下粗糙的条子还可以编成铺炕的席子。炎热的盛夏铺上它凉凉的且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秫秸香。至今想起仿佛还能闻到那淡谈席子的味道。家乡秋雨是童趣的时光,童年时光着屁股蹲在房檐下和小伙伴玩泥巴摔“蛙屋”;用泥巴捏成碗状,口朝地用力摔出四周开花,那声音特别响。每次玩耍总是忘记回家吃饭,每次都是母亲站在屋门口,喊上七八遍我和弟弟才能回过神来,这时候往往都是衣服裤子被雨淋湿,小脸上满是泥点点,结果就是挨上母亲的一顿奚落和臭。
现今想起来,都是满满的回忆挥之不去的幸福回忆。家乡的秋雨是多愁善感的,清晰记得十八岁那年,离开家乡的那一天也是下着绵绵的秋雨,还没起床便闻到堂屋里飘过一丝淡淡的烟香味。奶奶是个虔诚的念佛之人一生为人和善,邻里大娘大婶小媳遇到个矛盾纠纷都会找她,祖母总会耐心的去给说和,小辈们也都尊敬她,以至于奶奶去世时,村里四邻八舍的年轻后生们竞然,争相来给她老人家挖坟抬棺。那个秋雨淅沥的早晨,奶奶早早的起来,到正屋的观音菩萨面前,为既将远行的孙子点上了头柱香,祈祷保佑远行的我一切顺利平安。记的临出门前,我一再叮嘱奶奶千不要送我,可当我快离走出村口时忍不回了下头,忽然发现奶奶头戴斗笠手拄拐杖,一个人孤零零的站秋雨中,在遥望目送着我。那一刻,我的眼泪伴随着秋雨,从我的脸上往下流。多年以后每逢到了,秋雨飘零的季节。我便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奶奶,想起那离别的场景,想起那个秋雨飘零的日子。
文人能借助笔墨抒一已之怀,但我却只是回忆着雨中的过去,点点滴滴被雨丝清洗,依然能闻到彼泥土的气息。同样的雨,落在故乡老屋旁那棵已经长大的梧桐树和略显破旧的老屋上,滴答滴答的雨声,敲击着磨盘上的水桶,也敲击着我悲秋的思绪。物事人非事事休,空留惆怅绕心头。
秋雨如诉,丝丝凉意,让人清醒,也让人捡拾着过往的点点滴滴,或苦涩或回忆都一如的温馨和甜蜜;善解人意的秋雨,只把一场秋乏的好梦留给疲惫的村人。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朱玉富,出生于1962年5月份。中国散文家协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神州文艺》签约作家、《中国乡村》认证作家、《望月文学》特约作家《中国陶瓷报》、《山东医院报》特约记者。曾供职于《首都公安报》《淄博晚报》编辑/记者。现任《中外法制网》编辑、记者。散文《那山、那村、那狗》获全国征文金奖;论文《浅议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获山东省政府奖;小小说《酸涩的葡萄》获山东省五个一文化三等奖。自参加工作至今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等6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刊用新闻、文学和摄影新闻稿子上万余篇件。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联系电话:13853164811、18765312921、18653131587;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hxmz/4596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