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文亮道个歉,其实不该这么难
导读: 今天的微信朋友圈,被武汉市那位年轻的李文亮医生霸屏,诸多情绪交织着,只是李文亮再也听不到看不到了。因为最早预警肺炎疫情风险,李文亮被媒体称为肺炎“吹哨人”,
今天的微信朋友圈,被武汉市那位年轻的李文亮医生霸屏,诸多情绪交织着,只是李文亮再也听不到看不到了。因为最早预警肺炎疫情风险,李文亮被媒体称为肺炎“吹哨人”,就这样被太多太多素不相识的人给记住了。
在朋友圈复杂的情绪中,令人感受最深的是不平和压抑。所幸这种情绪终于被官方感受,并作出了可以安抚公众心情的决定。这就是: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
之所以说公众有不平和压抑的情绪,是因为在公众看来,李文亮仅仅是眼科医生,不仅由于传染肺炎病毒而走了,更是因为武汉乃至国人,都欠李文亮一个真诚的道歉。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无从知晓李文亮本人是否在意这个道歉,是否早就已经放下,但我们活着的人,终将因为没能在李文亮活着的时候,就作出这个明智和勇敢的决定而抱憾,成为难以释怀的心结,这是可以肯定的。
当然朋友圈也有说李文亮不够英雄的,这话说得也没错,因为李文亮当时仅仅是在自己医生同学的小圈子里,作出了肺炎疫情的预警。但恰恰就是这个小小的贡献,避免了更多的医生被感染上肺炎,这是李文亮作为普通医生的专业和负责所能够做到的,却足以感动公众,因为他也无法做更多的了。如今我们都已经知道,所谓8名“造谣”市民其实都是医生。如果当初就知道“造谣者”是医生而非普通市民的话,相信公众对这次疫情的警觉程度,又不会是现在的情景了,疫情是否发展到这样严重的程度,是否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更另当别论了的。
正是有这样的“心结”存在,公众对李文亮等医生“造谣”所受到的处理,心有不甘和不平,也因此倍感压抑。因为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曾公开表示:这8个人是可敬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也认为对可能存在不确定性的信息,应以科学和法律为标准,通过公开渠道以正确的信息进行引导。这个说法所表达的意思,也完全可以意会的。如果说这些仅仅只是个人意见的话,那么最高法作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当然也是权威司法机关的态度就更明确:我们对这样的“虚假信息”理应保持宽容态度。试图对一切不完全符合事实的信息都进行法律打击,既无法律上的必要,更无制度上的可能,甚至会让我们对谣言的打击走向法律正义价值的反面,成为削弱政府公信力的反面教材。
善良的公众可能都以为,凭着这些理智且权威的声音,武汉有关方面应该会妥善地“善后”,顺着“梯子”下来,哪怕只是给李文亮道个歉,也有利于当事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投入繁重的疫情阻击战,还能稍稍稀释公众心头郁积的情绪。但是,直到李文亮离开这个挚爱的世界,他本人和公众都没能等到说法。因为警方根本无视专家学者和最高法的“弦外之音”,认为当时只是对8人批评、教育,好像“训诫”不算什么处罚,也不需给什么说法。但是,通过央视高调报道被“依法处理”,给当事人精神和形象造成伤害,能说不是处罚吗?按照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依法处理”岂能是什么好事?
或许武汉警方也很憋屈,如此专业的“造谣”,并非警方能够认定,而是“奉命行事”;或许武汉忙于应对疫情,还没有时间“善后”,来不及给李文亮道歉。只是公众能坦然接受这样的说词吗?朋友圈涌动的民意,就是明确的答案,相信道歉终会有的,只是李文亮再也听不到了。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mbk/2505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