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清洁机器人江湖:16 位创业者「同台竞技」
导读:受益于机器视觉、3D 视觉、slam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人拥有了 " 眼睛 ",各种移动机器人从 demo 走向落地,进而走向商业化。 其中,商用清洁机器人赛道变得异
受益于机器视觉、3D 视觉、slam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人拥有了 " 眼睛 ",各种移动机器人从 demo 走向落地,进而走向商业化。
其中,商用清洁机器人赛道变得异常火热。
一方面,清洁需求与劳动人口的脱节,给清洁市场创造了需求;另一方面,AI、机器人技术的落地,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发育成熟,为商用清洁机器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伴随着多年的市场教育和打磨,商用清洁机器人涌现出爆发的征兆:一批创新型公司陆续成立,各种清洁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亮相于市场。
为此,掘金志梳理了商用清洁的主要玩家,并采访了其中部分创业者,将他们的创业故事,以及对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产品的不同思考进行总结提炼,以飨读者。
1、前阿里王刚创业:从好望角到新生纪
2022 年初,原阿里副总裁、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王刚离职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人猜测其可能加入某一自动驾驶公司,或者自己创业,但不会离开自动驾驶行业。
随后便有消息,称王刚已在清洁机器人领域创业,新公司名叫 " 新生纪 ",已经获得来自高瓴资本、光速中国的数千万融资。
有从业者告诉掘金志,王刚的创业项目起初叫 " 好望角 ",一个美好却又暗藏波涛汹涌的名字,非常贴合商用清洁机器人现状,但后来不知何故改名 " 新生纪 ",或许是对离职创业的总结:从 0 到 1,即新生。
王刚的辉煌履历不必赘述,下场商用清洁机器人也并非脱离本行,因为商用清洁机器人会用到大量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但是做好产品也并不容易,毕竟清洁为先,王刚虽强于自动驾驶,相关的清扫技术也需要时间打磨积淀。
有传闻称,王刚开始做了一款擦窗机,在被投资人 " 诘难 " 以后,才开始做清洁机器人;但也有业者表示,王刚有自己的想法,想做一些差异化,擦窗机只是试探。
目前,新生纪的团队保持在数十人,正加班加点打磨产品,相信不久之后,demo 便会亮相市场。
2、高仙程昊天:to B 赛道存在明显的头部效应
就现阶段,在商用清洁机器人领域,高仙保守估计占了 7 成以上的市场,是无可争议的行业第一。
2021 年,高仙获得了来自今日资本、软银等深口袋的 12 亿融资。按照一名投资人的说法:当时想投高仙的机构从上海排到了北京,有的甚至等了一年半。可见这几年高仙在资本市场上一直如鱼得水。
高仙创始人程昊天毕业于剑桥大学,属于海龟系。据业内人士爆料,他与机器人的关系始于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当时世博会上用到了一些机器人,或者说自动化设备,而程昊天负责了其中的一些项目。
2013 年,程昊天正式创立高仙自动化,起初做导航模块,当时的创业项目走了上海市的雄鹰计划,天使轮融资源于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共 200 万元;整个团队只有 8 个人。
2014 年 10 月,高仙才发布第一款清洁机器人。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当时机器人项目并不如现在火热,资方更青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公司,因此直到 2018 年,高仙才获得 A 轮融资,4 年时间里几乎融不到钱;同年,秦宝星加入高仙,担任 CTO。
随后,伴随着人工智能落地难的症结,以及自动驾驶的火热,机器人赛道投资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开始重新焕发生机。许多机器人公司获得了新的融资,将产品推向市场,而得益于在商用清洁领域的深耕,高仙先后获得了数轮融资,成为行业独角兽。
在接受掘金志采访时,程昊天认为,商用清洁机器人不是模式创新,而是产品创新,所以不存在模式上的降维打击,而产品本身需要时间打磨、市场验证,整个周期大概需要 5-6 年。因此一些跨界行为,在他看来非常有难度。
另外,程昊天认为,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规模很大,竞争者都有机会,但由于 to b 领域的特性,产业链条很长,因此存在明显的头部效应。
对于如何维持护城河,程昊天表示,技术、产品矩阵以及运营,是塑造产品壁垒的关键。
3、达闼科技黄晓庆:机器人是人类的 " 第三台计算机 "
黄晓庆 1982 年毕业于华中科大电信系,学电子工程专业,后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攻读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获硕士学位。
黄晓庆曾任职贝尔实验室,后担任 UT 斯达康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并于 2007 年出任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2015 年创立达闼科技。
达闼科技是一家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从事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级别的安全云计算网络、大型混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平台、以及安全智能终端和机器人控制器技术的研究。
2017 年,达闼获得了由软银、富士康、深创投等资方的 1 亿美金 A 轮融资。2019 年又获得来自软银、金地集团等的 2.7 亿美金 B 轮融资,并于当年赴美股上市,后续被美国商务部列入 " 实体名单 ",上市受阻。2021 年,达闼又获得来自东方富海、中科招商,上海国证集团的超 10 亿 B+ 轮融资。
在商用清洁机器人领域,达闼推出了 CCLE 系列机器人,适用于室内外多种场景。黄晓庆曾表示,机器人是人类除 PC、手机以外的第三台计算机。
4、禧涤智能韩龙:创业是场马拉松
2012 年,韩龙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先进机器人实验室,攻读机器人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
当年,先进机器人实验室与深圳联想研究院进行了一次项目合作,开发台千元级别的家庭监控机器人样机,利用普通摄像头实现室内导航、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等功能。当时,韩龙负责移动底盘的设计及底层运动控制系统的开发,这使其对自主导航产生了极深的兴趣。
2015 年,一心想要创业的韩龙在导师徐扬生的帮助下,创立了灵喵机器人公司,并获得两百万启动资金。一年之后,灵喵发布了第一个激光自主导航模块 NPU,即全场景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模块。
2018 年底,灵喵机器人被禧涤智能收购。彼时灵喵虽然积累了 50 多家客户,但销售额并不多,没有融资,现金流非常紧张;而禧涤智能则恰好缺一支机器人研发团队,因此这起收购并未受到太大阻力。
韩龙带着近 20 人的队伍加入禧涤智能,其本人担任联合创始人兼 CTO,开启合伙创业生涯。
2020 年 10 月,禧涤智能获得了来自 Star VC 的战略融资,并推出了 T1、C1 等产品,聚焦于 " 清洁 +AI+ 美学 "。
5、酷哇何弢:无人环卫商业化
2008 年,何弢毕业于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专业,随后前往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何弢曾师从机器人大师 Hirose Shigeo ,担任机器人实验室 Hirose-Fukushima Lab 的特别研究员;2012 年底,回上海交通大学任教。
2015 年 8 月,何弢在上海创办酷哇机器人,聚焦于城市复杂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技术的研发、应用。
具体到商用清洁机器人领域,酷哇的业务主要是城市环卫场景,已推出酷哇麒麟、浩克、独角兽等自动驾驶环卫作业专用车 / 机器人。
融资方面,酷哇已获得 6 轮融资,最新的 D1 轮融资发生在 2022 年 6 月,领投方为亚投资本,具体数额不详。
6、智行者张德兆:" 两头挤 ",进入城市环卫
从智能驾驶切入商用清洁的玩家很多,智行者便是其中一个。
智行者 CEO 张德兆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系,从 2009 年开始在 ADAS 领域创业,于 2015 年创办智行者。智行者主要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大脑,整个团队接近 500 人。
张德兆曾表示,智行者采取 " 两头挤 " 策略,一头聚焦低速如环卫、巡逻车;一头聚焦越野场景;挤到中间才是乘用车。
而在低速领域,智行者已推出 " 蜗小白 " 等用于城市环卫的无人驾驶清扫车,整车集成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可实现自主作业。
在融资方面,智行者先后获得了 6 轮融资,资方包括顺为、百度、京东等深口袋。2021 年初,智行者获得了来自淳信宏图投资的战略融资。
7、麦岩李宇浩:商用清洁市场很大,远没有到达短兵相接的地步
李宇浩毕业于北航物理系,2004 年开始先后在京东方、安盛、英飞尼迪、联想、乐视、融创等企业做过工程师、投资人、高管,最终于 2021 年 6 月下场创业,创立麦岩智能。
麦岩智能主要做精品型商用清洁机器人,聚焦于高端住宅、公寓、酒店等中小型公共区域的清洁,目前已经发布产品 " 极光壹号 ",即将推出另一款 " 极光壹号 pro"。
2022 年 2 月,麦岩智能完成了天使轮和 preA 轮融资,资方为耀途资本,元禾原点、界石投资、雅瑞资本等。值得一提的是,李宇浩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王田苗教授的帮助,除了输出项目经验以外,王教授也是麦岩的天使投资人。
李宇浩认为,商用清洁市场非常大,虽然现在不少玩家涌入,但远没有到达短兵相接的时候,清洁机器人企业应该先合作,把市场做起来,把蛋糕做大,大家都有的吃。
另外,商用清洁机器人不存在线性增长,而是在成本、产品达到临界点时,呈爆发式增长趋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结构的调整,未来的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会逐渐爆发。
李宇浩表示,商用清洁机器人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需要从场景做起,渐进叠加数据、场景,然后做优化迭代,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他认为,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市场上出现足够多的产品,客户能在不同的品牌之间做选择,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状态。
掘金志曾独家采访李宇浩,详见:李宇浩:工程师、七家上市企业高管和努力「犯错」的机器人「西西弗斯」
8、汤恩崔彧玮:90 后学霸创业
2010 年,崔彧玮本科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物理学专业,随后进入美国马里兰大学研读神经与认知科学专业;2014 年,博士在读的崔彧玮加入 Numenta,并成为 Numenta 唯一的华人员工。
2015 年,博士毕业之后,崔彧玮在硅谷工作,曾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杰夫 · 霍金斯(著有《人工智能的未来》)共同撰写了多篇论文。
同年,美国 iRobot 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以视觉导航为工作原理的扫地机器人,引起了崔彧玮的注意 ,他开始关注 AI 视觉 + 机器人的落地及商用。
2016 年底,崔彧玮加入珊口科技,担任联合创始人兼 CTO,珊口科技专注于基于类脑计算原理的视觉 AI 技术的创新技术和产业化,提供人工智能算法和整体方案。
2017 年,从硅谷回国后,崔彧玮一直在思考和观察 AI 技术的产业化方向和项目落地,并于 2020 年创办汤恩科技,聚焦商用清洁机器人的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目前,汤恩已推出了首款商用清洁机器人 TN70,并与卡赫、浩睿等国内外清洁设备企业达成合作,相关的清洁机器人在上海虹桥站、常熟站、上海站等高铁站试运行。
2022 年初,汤恩获得了来自碧桂园创投领投,创想未来资本联合投资的数千万天使轮以及 Pre-A 轮融资。
9、景吾郭震:" 底盘 + 应用 " 已是红海
郭震毕业于奥克兰大计算机专业,毕业之后曾就职于新西兰 GFG 银行系统公司。2010 年,郭震从海外归国,创办了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运作其家族产业 GQY 视讯孵化的 " 智能单警 " 两轮车项目。
随后,郭震担任 GQY 视讯的执行总裁,积累了管理经验。2019 年,郭震将机器人业务及团队从母公司剥离出来,单独成立 " 景吾 ",聚焦于地面场景以上的清洁。
在接受掘金志采访时,郭震表示,当前绝大多数清洁机器人都是做地面的清洁,地上场景的清洁如洗漱台、镜面、马桶、淋浴间等,却很少得到解决,因此景吾就是要解决当前市场存在的另一重痛点,这也是景吾的差异化核心所在。
在郭震看来,底盘 + 行业应用的产品逻辑,属于 2D 时代,除了许多清洁巨头在做以外,不少清洁机器人公司也在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后来者想要打破壁垒非常难。但 3D 清洁是一个全新的品类、新的业务。
3D 清洁机器人,需要在 AGV 技术的基础上融合机械臂、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更多技术,形成腿、手、眼 " 三位一体 " 的清洁,对综合性要求极高。
" 对于机器人而言,3D 跟 2D 的区别,类似于人从爬行到站立。"
郭震表示,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很大,玩家们要坚持长期主义,应该从产业的角度做事,寻找差异化和价值增长点;而不是在产品、价格上进行内卷,内卷本身对行业有害无益。
2021 年 8 月,景吾发布了面向酒店卫生间场景的清洁机器人,属于业内首款 3D 清洁机器人。同年,景吾获得了东方富海的近亿元 A 轮融资,以及来自深创投的 A+ 轮融资。
10、哈工澳汀张伟:老兵创业者
与前面几位创业者不同,哈工澳汀的 CEO 张伟属于 " 体制内 " 创业者,他曾在清洁巨头坦能工作近 15 年的时间,属于传统清洁行业的 " 老兵 " 出来创业。
2019 年,张伟创立了哈工澳汀,致力于研发和制造商用无人清洁机器人,并在国内首次创新性提出 " 无水清洁机器人模式 ",其技术团队来源于哈工大机器人合肥研究院。
目前,哈工澳汀对外披露的信息并不多,但已经推出 " 小墨一号 "" 小墨二号 " 等产品,并且于 2022 年 8 月,获得了来自 A 股上市公司迪马股份战略投资。
11、真机智能刘智勇:从无人配送切入商用清洁
刘智勇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就读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2014 年,刘智勇回国加入阿里巴巴,带领一个人工智能团队研发相关项目。
两年后,2016 年 7 月,刘智勇在清华大学 x-lab 正式创立真机智能,聚焦于研发配送机器人,以解决 " 最后一公里 " 配送问题。
真机智能在清洁领域推出的产品为「真机青道夫」MINI- 户内外通用商用清洁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医院、商场、大街、广场等公共空间进行环境清洁,除常规的地板清洁外,还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
2018 年,真机智能获得来自深圳惠程的数千万 A 轮融资。2021 年底,蒙古能源以 3254.6 万元的价格收购真机智能 65% 的股权。
12、它人机器人潘鑫:目前,清洁模式仍是无人设备和人工并存
潘鑫从 2009 年开始从事机器人行业,负责产品研发,直到 2014 年,开始做机型应用,后考察发现,清洁市场潜力很大,于是开始做清洁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15 年,潘鑫创立了它人机器人 ( iTR ) ,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在清洁机器人领域,已推出 M80/M120 等洗地机与扫地机。2021 年获得了来自玖兆康乾的战略投资。
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潘鑫认为,传统清洁没有太多的附加值,理应被无人化、自动化设备取代,而随着保洁人员的减少,解决清洁需求只能靠自动化保洁设备,但现阶段的清洁模式一定还是无人化设备和人工共存。
潘鑫表示,清洁行业早期以业务端为主,不具备很强的科技属性,但随着技术、市场的拓展,商用清洁机器人将替代人力,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13、艾可胡海波:一款产品难打天下
艾可机器人成立于 2016 年,是从事商用清洁机器人研发比较早的企业,其创始人胡海波曾在华为、德国西克 SICK 传感器公司及 Manu System AG 等公司担任高管,对激光传感技术、海外市场非常熟悉。
艾可机器人提供整体清洁管理解决方案,已有 4 条产品线、6 款产品,涵盖清扫、尘推、吸尘等不同场景。比如首款 iSmart 洗扫一体机器人,可应用于超大空间,如机场车站等场景。
胡海波认为,不同场景中,需要产品具备不同流程、作业规范,不是一款产品打天下。并且,与家用扫地机器人不同,商用清洁机器人需要处理复杂的场景和频发的状况,对 B 端客户的了解尤为关键。
2021 年 9 月,艾可机器人获得了来自汉能创投的数千万元 A 轮融资。
14、霞智戴安刚:机器人专家
霞智科技成立于 2021 年 9 月,虽然仅成立一年,但其背景却极为深厚:由中兴创始人侯为贵发起成立,中兴发展常务副总裁方榕担任董事长,主要团队则来源于中兴及其相关公司。
霞智本身定位于一家机器人创新科技公司,主要发力商用智能机器人,首先选择商用清洁机器人赛道作为突破口,逐渐向其他领域延伸。
戴安刚本硕毕业于东南大学,主修通信工程,曾在西门子担任技术专家,2011 年开始在埃斯顿机器人担任总工程师;2019 年担任博智林副总裁;后担任霞智 CEO。
2022 年 6 月,霞智对外发布了首款商用清洁机器人 Skywalker 50,集清扫、消毒、环境监测等于一体,可兼容多种地面,对不同场景进行覆盖。
15、美房智高袁鸿凯:清洁机器人与地产数字化
商用清洁领域不缺乏技术创业者,也有不少物业公司入局,碧桂园作为国内有名的地产商,在机器人领域已投入重金,比如以建筑机器人为主的博智林,以餐饮为主的千玺机器人。
而在商用清洁机器人板块,碧桂园于 2021 年成立了美房智高子公司,由碧桂园服务集团副总裁,首席信息官袁鸿凯任总经理。
袁鸿凯毕业于北航,获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曾担任希格玛公司总经理助理、京汉置业信息管理部总监等职位,2017 年开始担任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负责信息化解决方案及智能技术管理。
2022 年 7 月,袁鸿凯甫任美房智高总经理。
作为地产数字化的重要一环,商用清洁机器人是未来解决物业管理人力缺失、提高管理能效的重要手段,也承载着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的机器人梦想。
在 2022 年 8 月的 CCE 上海国际清洁技术设备博览会上,美房智高展示了商用清洁机器人 C60、楼宇清洁机器人 R40 以及室外清扫机器人 T180,成为商用清洁机器人领域的又一家新秀。
16、派特纳孔兵:机器人要贴近需求,减轻人的劳动
孔兵在机器人行业有 20 多年的从业经验,曾任 ABB 机器人售后服务部经理、库卡机器人(上海)CEO,2019 年,孔兵入职达闼科技,任达闼科技副总裁兼前沿驱动(上海)总经理。
2021 年 6 月,孔兵创立派特纳机器人,研发核心团队部分来源于此前就职的公司。当前,派特纳以商用清洁机器人为切入点,向全系列服务型机器人拓展。
在商用清洁领域,派特纳推出了晶磨机器人 PAIPO 和洗扫一体机器工人 PAIWEE,可适用于酒店、医院、商超等室内地面各种材质的清洁,并拓展了消毒、巡检、测温等功能。
总结
在掘金志拜访的多家企业中,不少从业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各有道理,不失为创业者、从业者之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但有一点,从业者们已经达成共识:人力清洁必然被机器人替代,而商用清洁机器人已经处于爆发前夜。
对于商用清洁机器人何时迎来拐点,有人认为会在 3-5 年之内来临,有的则认为需要 5 年以上;而在价格侧,有人认为终端成本做到 3 万元以内可以跑通商业模式,有人则认为应该在 5 万元(恰好一个清洁工人的年薪),有的人则更为谨慎,认为应该随产品本身变化,并无一个具体的数字。
无可争议的是,越来越多的公司躬身入局商用清洁赛道。由于文章篇幅所限,商用清洁机器人玩家无法尽善尽美,如果你有好的项目、故事、观点以及企业内幕,欢迎添加作者微信 gaoling9789 进行爆料、讨论。雷峰网雷峰网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mbk/5486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