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508主题(上海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居全国前列)
导读:9月22日13:30,上海市政府举行“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教卫工作党委专场,邀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
9月22日13:30,上海市政府举行“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教卫工作党委专场,邀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王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主任邬惊雷出席,围绕“推动教卫事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创造高品质生活”主题,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教卫事业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媒体提问,高校是创新策源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这些年来,在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上海高校做了哪些突破,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
王平回答,高校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重大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引领和激励下,上海高校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创新策源和服务社会能级不断提升,比如:
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全市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国家队(与上一轮建设相比,新增了1所高校、7个建设学科);91个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整体学科建设水平居全国前列;全力支持高校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在建学科优秀率等“亩产”指标全国领先。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持续优化院校设置和学科专业结构,在全国率先布局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启动涉外法治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和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上海高校学术学位点从331个增至508个,增加53%;专业学位点从145个增至385个,增加165%;博士学位点从198个增至314个;普通本科与研究生总人数由46万人增加至64万人,增长40%,十年累计培养毕业的博士生5.4万人,重点行业领域人才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高校优势力量支撑在沪国家实验室建设,上海高校牵头建设了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约占全市1/3)、2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约占全市的一半)以及300余个其他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拥有两院院士107人,占全市60%;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科学》《自然》《细胞》等顶刊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约占全市60%;牵头获得全市70%左右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其中:上海交通大学专家团队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复旦大学专家团队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填补了多年来的空白。
在社会服务方面,支持高校围绕商用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机等重点领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参与攻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助力服务行业产业更高质量创新发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持续推进,支持20所高校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中心,基本实现理工农医类本科高校全覆盖,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成果专项改革试点,探索了成果转化新路径、新机制。出台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1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促进孵化胚胎企业、做强在园企业、辐射周边区域、开展双创实践教育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环同济经济圈”“大零号湾”品牌效应初显。
下一步,我们将引导高校更加突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mbk/5788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