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吴三桂兵马是清朝2倍,已经收复南方,还饮马长江,最终为何失败?

导读:吴三桂兵马是清朝2倍,已经收复南方,还饮马长江,最终为何失败?历史上的三藩之乱,其实是被康熙皇帝给逼反的。最早的时候也并不是三藩,而是四藩。广西还有一个定南王孔有德

  吴三桂兵马是清朝2倍,已经收复南方,还饮马长江,最终为何失败?历史上的三藩之乱,其实是被康熙皇帝给逼反的。最早的时候也并不是三藩,而是四藩。广西还有一个定南王孔有德,他被李定国打死之后,因为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于是定南王的藩国被撤销。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清朝对前明降将的态度,基本上就是兔死狐悲,用完就甩。

  吴三桂起兵

  到了康熙十二年三月,这一幕再次上演。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告老还乡,但他同时希望把他的平南王爵位留给自己的儿子尚之信。康熙最后批准了尚可喜告老还乡的请求,但是平南王的爵位不允许尚之信继承,并且还要尚可喜尽快遣散部众。虽然康熙没有明说撤藩,但实际上跟撤藩也没什么区别了。广东的藩王被撤,吴三桂和耿精忠坐不住了。当年七月,吴耿二人试探性的上了一道奏疏,请求康熙撤藩。没想到康熙直接就同意了!并且派还人赴云南、广东、福建,办理撤藩事宜。

  当年九月,朝廷的撤藩诏使到云南,撤藩看来是不可避免了。吴三桂因为弄假成真,愤愤不平,阳为拜诏,阴里筹谋举事。便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杀掉了前来接任的云南巡抚,公开宣布叛乱,并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服,旗帜皆白,致书天下,煽动反清,各地藩王先后响应, 三藩之乱由此开始。

  三藩造反之初,清朝的满蒙汉八旗约十八万兵力,其中十万驻守北京,另外八万监视各地的四十四万绿营兵。清军总兵力六十万出头,而三藩加起来一共十二万。并且吴三桂起兵的时候,耿精忠和尚之信都还没有起兵(尚可喜不反清)。所以吴三桂最早就没打算造反,否则他也不可能从七月份上疏,九月开始撤藩,一直拖到十一月才正式起兵。他也是被清廷逼得太紧,只好硬着头皮反了。

  反清联军的短暂胜利

  吴三桂起兵后,康熙做出了四道部署。第一是驰诏停撤广东平南、福建靖南二藩,专心对付吴三桂;第二是委任广西将军孙延龄为抚蛮将军,令其统兵固守广西,侧击吴三桂;第三是令西安将军瓦尔喀率兵赴蜀,封锁吴三桂入川的路线;第四是任命顺承郡王勒尔锦和都统巴尔布、都统珠满,分别驻守荆州、常德和岳州三处,以阻挡吴三桂东出湖广的路线。力图将吴三桂封死在云南高原,徐图消灭。

  康熙的计划应该说还是很合理的,但是吴三桂毕竟是老将。他起兵后,直奔贵阳,夺取了贵州。逼迫云贵总督甘文焜自缢,贵州巡抚曹申吉、贵州提督李本深、云南提督张国柱等向他投降。拿下贵州后,吴三桂分兵两路,以王屏藩部攻四川,自己率主力进攻湖南。仅仅才几个月,康熙部署的湖广防线就被吴三桂基本摧毁,吴军占领了大半个湖南。

  (三藩之乱早期形势)

  眼见吴三桂连连得势,驻守广西,负责侧击吴三桂的孙延龄立马倒向吴三桂,他自称安逆大将军,攻陷梧州、平南、浔州、富川诸地。福建的耿精忠也公开造反,攻陷全闽,随后约吴三桂合兵入江西。吴、耿两军夹击江西,攻占了30多个州县。

  此时的清朝,可谓是内忧外患。内忧方面体现在朝廷无人可用,满洲八旗根本没有能用的将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绿营身上;外患除了吴三桂和耿精忠之外,陕西的王辅臣也反了,青海和新疆的准噶尔拥兵自重,塞外的察哈尔蒙古出兵攻北京,东北的沙俄也虎视眈眈。如果此时吴三桂敢跨过长江,不说拿下北京,即使拿下中原,满清的根基也会被动摇。

  清军的反击

  吴三桂在拿下湖南后,暂停了继续北进,转而希望和清廷谈判,乞求划江而治,被康熙一口回绝。并且还将吴三桂留在北京做人质的的长子吴应熊、长孙吴世霖一并处死。坚定了不和谈的态度。因为此时的清军在盘面上仍然占有优势,吴三桂虽然拿下了湖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陕西、江西的一部分,但是关键的江浙财赋重地始终没有拿下。这就给了康熙绝地反击的机会!

  当时吴三桂有二十二万人(本部四万,从川黔湘桂四省兼并十六万),但主要都是临时投降加入的。与他对峙的清军也是二十二万,其中八万人部署在川陕,十四万部署在湖广。这些清军都是战斗力丰富的老兵,而且康熙看家的十万八旗兵还没有调动。所以才会康熙有恃无恐,坚决跟吴三桂死战。

  双方对峙数月之后,反清联军一派首先出现了内讧。盘踞在台湾的郑经没有听从吴三桂的建议(让他北上偷袭东北或浙江),而是自作主张进攻福建的耿精忠,导致耿精忠不得不调回北上的兵力,回撤福建跟郑经开战。并且广东的尚之信仍然还在观望,没有参加叛乱。

  反清联军的这个内讧,让康熙抓到了反攻的机会。他重新调整部署,在西线稳重吴三桂,以东线的福建、浙江、江西为主战场,调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贝子傅喇塔、浙江总督李之芳进攻东线的耿精忠和郑经。而当时的耿精忠和郑经,仍然在互掐呢!最后两个人都被清军压制,与吴三桂中断了陆路联系。

  耿精忠和尚之信降清

  在分割耿精忠和吴三桂之后,清军又以靖逆将军张勇、陕西总兵孙思克、定西大将军董额为主帅,三路大军由陕西出击,分别进攻甘肃的王辅臣和四川的吴三桂军。然而还没等清军进攻,吴三桂这边也出了内讧。

  康熙十四年六月,叛清降吴的孙延龄攻打梧州失利,被清军重挫。这件事导致孙延龄反清的信心遭到动摇,他在反复考虑后,决定再次投降清朝。此事被吴三桂知道后,派自己的从孙吴世琮领兵进驻桂林,杀掉了孙延龄。于是反清联军方面又少了一员大将。

  康熙十五年,清军在东线高歌猛进,收复了整个浙江,还攻入了福建。这个时候,郑经还在耿精忠后方捣乱。双方在漳、泉二府激战,耿军战败撤退,郑经尽夺漳州、泉州等地。康熙乘此时机,果断下旨令清军全军出击,趁虚入闽作战,尽歼耿军几万精锐。耿精忠在前有清军进逼,后有郑经捣乱的情况下,无奈的向清军请降。康熙恢复了他的靖南王爵位,让他率所部随清军征剿吴三桂。于是,耿精忠一路被平定。

  不久后,清军击败了郑经军,收复了漳、泉各地。浙江、福建彻底平定。(郑经完全就是个大搅屎棍)

  耿精忠投降前夕,不知道尚之信这个二货是怎么想的。他之前不反清,这个时候突然宣布接受吴三桂招讨大将军的封号,易帜改服,拥兵反清。但是此时的局势,已经朝清军一方翻转了。吴三桂让尚之信出兵时,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咋咋呼呼一阵后,居然又宣布向清军投降。康熙随即降特旨,赦免了尚之信的罪。于是,三藩之乱仅仅才两年多,耿精忠和尚之信两路都被平定。但是他俩都没捞到好,最后都被康熙处死了。

  吴三桂的最后一击

  东线被完全平定,战场自然就转到了吴三桂的西战场。首先是陕西的董额一路,在克复了秦州、洮州、河州、兰州、延安诸地后与王辅臣在平凉对峙。吴三桂遣派王屏藩和吴之茂从汉中增援王辅臣,但没用成功。于是西北战场暂时形成了对峙局面。

  之后康熙令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总理西北战场。仅仅一个月,图海就大败王辅臣于平凉城北。次月,王辅臣降清。王屏藩和吴之茂两路援军也被击退,于是陕西和甘肃两省也被清军平定。

  随着浙江、福建、陕西、甘肃全部被平,仅剩的一路就只有吴三桂亲自率领的中路军了。当时吴三桂防守严密,兵力雄厚,清军几次突击都不成功。但是吴三桂的进攻也几次被挫,无法扩张地盘。双方这么对峙,拖的时间越久对吴三桂越不利。等到广东和广西先后被清军平定后,湖南便成了一个突出部!清军分四路从湖北、江西、广东、广西进攻湖南。

  为了维系人心、鼓励士气,吴三桂将大帅府由长沙转移到衡阳,并于康熙十七年三月初一在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衡州为定天府,定为大周首都,并大封诸将。

  称帝之后,吴三桂决定反击。当年六月,吴三桂亲点大将马宝,并授其率五万大军南下,攻打衡阳的门户永兴,两战两胜,大创清军。击毙了清军都统宜里布、护军统领哈克三,大败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托岱、宜思孝所率的援军。清军受次大败,被迫退回了广东。

  南线反攻大胜之后,吴三桂又亲自部署了对广东、广西的大规模进攻。以十万大军,突入两广,收复了除梧州之外的所有区域,大挫康熙和清军的信心。那个骁勇善战的吴三桂,貌似又回来了。

  但还是要实事求是的讲,吴三桂在称帝后取得的胜利,只是区域性的胜利,对整个战场来说还是于事无补的。这就好比当年李定国两厥名王,声势浩大,但是清军在总体上仍然占有巨大的优势。个别战役上的胜利,掩盖不了全局的颓势。

  三藩覆灭

  大周军反攻广西后不久,吴三桂于八月十七日病死在军中。周军大将们商量后,决定密不发丧,退师衡阳,然后派人赴云南,迎吴世璠继位。十月,吴世璠迎丧回到云南,正式继大周皇帝位。

  听说吴三桂去世后,康熙都笑了。吴三桂是员悍将,但吴世璠才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大周以幼主为帝,灭亡是必然的!于是盘踞在湖北、陕西的清军大举进攻,四川和湖南全部被清军收复。

  康熙十九年,大周政权控制的领土除了云贵之外,其余全部都被清军所攻占。其后一年半的时间,清军先克贵州,再克云南,三藩之乱遂全部平定。最后再说说二逼青年郑经,他在昆明被攻克的半年前也病死了。而他所盘踞的台湾也在两年后被收复,南方的反清势力彻底被荡平。

  三藩失败的原因

  三藩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吴三桂在战略上有严重失误,拿下湖南后没有尽全力北上,当然他有他的理由,比如湖北江汉平原利于清军骑兵作战等。但是吴三桂实力弱,长期对峙对他很不利;二是吴三桂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他一死,大周就完了;三是三藩之间都是各自为战,被清军逐个击破;四是盘踞在台湾的郑家和耿精忠、尚之信两藩全在互坑队友,在内耗中消耗掉了本来就不强的实力。

  不过,以上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三藩自身的问题。什么呢?就是三藩的反清决心不坚决!尚可喜就不用说了,他不反清;尚之信属于墙头草,谁强他跟谁,成不了大器。耿精忠也是看情况而定的一个人,之前吴三桂拉拢他时,他犹豫不决,后来看吴三桂势力大,也跟着一起反,但早已经失去时机了。

  吴三桂倒是最先造反的,但是他的反清决心也不是很坚决。他如果不是被康麻子逼急了,也不会反清。论军事才能,他是个杰出将领,但是论政治头脑,吴三桂根本成就不了伟业。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不会在顺治刚死,满清力量最弱时,丧心病狂到去缅甸穷追并弑杀永历皇帝。他能把这种铁杆汉奸的行为做绝,做到谁都不信他的程度,也真的是没谁了。

  来自优质历史领域网友“朝文社老张”对吴三桂兵马是清朝2倍,已经收复南方,还饮马长江,最终为何失败?的观点:

  答:虽然说起那场折腾了“康熙王朝”八年的“三藩之乱”,野史里大书特书康熙帝“镇定平叛”的英姿,捎带歌颂一下其“雄才大略”。但对于清王朝的国祚来说,这却是一场险过剃头的叛乱。

  作为清王朝的“开国功臣”,坐拥西南大地的大清“平西王”吴三桂,造反前就是西南的土皇帝,以他为首的“三藩”,不但垄断了西南地区的金银铜矿盐井生产,把西南各省压榨得“富室空虚,中产沦亡,穷民无所为赖”。更每年消耗清王朝大量饷银,以至于“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吴三桂,这位大清开国的“功臣”“柱石”,到了康熙年间时,却已是清王朝头疼的毒瘤。正如康熙帝的那句怒斥:吴三桂“乃唐藩镇之流”。

  对这样的“毒瘤”,康熙皇帝想“撤藩”,其实并不意外。但当时年轻的康熙皇帝,却犯下了大错误:把这事儿想得太简单。在康熙看来,吴三桂“乃唐藩镇”,似乎是说撤说削都很轻松。但哪怕比起唐代藩镇,此时吴三桂都可算是“加强版”。多年来“三藩”不只聚敛了丰厚财富,更养着精锐军队。吴三桂麾下的常备部队,就有七万人之多,且“平西甲兵,素称精锐”。加上“平南”“靖南”二藩,军事实力十分雄厚。

  当时吴三桂的军队有多凶悍?举个简单例子就知道:晚清太平天国战争时,“流动作战”到岳州的太平军,意外从当地挖出一批军火,全是当年“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军队囤积的。别看是堆“古董级”的装备,打起来却照样犀利无比。手握这批“老古董”的太平军也迅速咸鱼翻身,把围堵来的八旗军杀了个落花流水,一口气拿下武昌重镇。这场太平天国早期的关键大战,竟都有吴三桂当年的“神助攻”。

  所以综合说来,“三藩之乱”爆发前,确切说康熙决定“撤藩”前,这让清王朝苦不堪言的“三藩”,就是三只“装怂”的猛兽,吴三桂更是其中的“巨兽”。可康熙十二年(1673)时,二十岁的康熙帝看这群人,竟就像看三只公益无害的小动物。对这朝臣头疼的“撤藩”问题,他干脆简单粗暴,借着吴三桂们假装请求撤藩的由头,来了个顺水推舟——你说撤,那就都撤了呗。

  至于造反?战乱?当时的康熙皇帝,脑子里没有半点预案,就干等着这群骄兵悍将们自己放下屠刀,乖乖回辽东养老。那吴三桂这边呢?别看多年“装怂”,吴三桂的布局却十分精细。比如当时的云南巡抚朱国治,每次参劾吴三桂的奏疏,都能被吴三桂在北京的眼线抄录到。那边康熙还没收到,吴三桂这边就把“抄录版”洋洋得意念给朱国治听。彻底撕破脸前,吴三桂在北京的心腹,还把其孙子吴世璠给接回了云南……

  一边是浑然不觉做大梦,一边是多年准备精细且兵强马壮,所以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撕破脸造反,“三藩之乱”骤然爆发时,清王朝立刻灰头土脸:不到半年时间,吴三桂的叛军竟横扫南方各地。清朝贵州提督李本琛一枪不放,干脆跪在贵阳城门外迎接吴三桂大军。吴三桂的爱将马宝只用三个月时间,就一口气拿下长沙、岳州、衡州等要地,打得清军“五千里无只骑拦截”,几乎是稀里哗啦。

  比这更叫当时清王朝叫苦的,是整个南方的沸反盈天。有吴三桂这么一“带头”,南方甚至西北好些省都跟风:福建、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陕西先后脱离清朝统治,甘肃大部分地区也落到吴三桂手里。等于是转眼之间,清王朝就丢了半壁江山。

  尤其要命的是,当时吴三桂的主力部队,已经北进到湖北松滋一带,正好与清王朝的荆州大营隔江对峙,等于是已经饮马长江。当时吴三桂仅集中在湖南一线的兵马,就多达二十多万,多是能征善战的老兵。倘若当时吴三桂再多一些胆气,要么顺江东下拿下南京,要么挥军北上,要么进兵关中平原。这场“三藩之乱”,恐怕又要乱得一锅浆糊。

  但最奇特的事情,也正在于此,明明面对挥师北伐的大好机会,手握一大把好牌的吴三桂,却突然下出一招“怪棋”:禁止部队过江。之后的几年里,吴三桂把他的二十多万大军囤积在湖南一线,以岳州为中心精心构筑起完备防线,囤积大量军火武器,就和对面的清军干耗。哪怕清军主力陷于西北东南两个战场,湖南战场上兵力严重不足,甚至“马匹倒毙大半”,兵士“死亡十之二三”。吴三桂这边依然沉得住气,就是巍然不动。

  他这一“沉得住气”,其实就是“三藩之乱”的又一转折点。至此之后,清王朝一面与吴三桂在湖南对峙,一面平定东南西南的叛乱势力。吴三桂的精锐兵马“不得出湖南一步”。等着清王朝平定了福建陕甘广西等地,吴三桂的嫡系精锐,也就陷入了清军的大包围里。急火攻心的吴三桂,在康熙十七年病故于衡州,他以岳州为中心的防线,接着也陆续崩塌,被清军一块块啃下来,然后康熙十九年三路进入云南,胜负已无悬念。

  可以说,吴三桂在“三藩之乱”里最接近胜利的机会,就是在他“饮马长江”的时候亲手断送的。好些后人说起这事儿,也连连感叹吴三桂出昏招。那么,久经沙场的吴三桂,为何会有这奇特操作呢?

  首先一个原因,应该就是吴三桂个人的“格局”问题,别看他造反后自称“周王”,在衡州临终前还过了把“称帝”的瘾。但在扯旗造反时,吴三桂的“追求”真没这么大。哪怕打到长江边上,他依然想着“事纵不成,可划长江而国”,也就是割据自立为帝。

  而且这事儿,还不只是吴三桂个人的“追求”,还真是当时清朝朝堂上,诸多高官们的“谈判底线”。三藩之乱初起时,由于清王朝一溃千里,大清诸多高官们,或主张“议和”,或提议“裂土分封”,干脆就把地方赐给吴三桂得了。“撤藩”时犯了大错的康熙呢?这时却有担当,坚持“岂容裂土罢兵”。如果他当时没这么坚决,那么这“康熙王朝”,恐怕就真成了南北朝了。

  但虽然康熙很坚决,吴三桂却没死心,打到长江边上,他就开始稳固防守,就是想着保住既得利益,一旦谈判就有本钱。然后几年干耗下来,本钱活活耗光。

  而之所以宁可耗光本钱,也不往前打,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吴三桂知道自己几两肉。

  三藩之乱初期,吴三桂高歌猛进,但是清王朝的精锐部队,却并未伤筋动骨。特别是“北进”这事儿,看上去“打过长江”很容易,但事实是,“三藩之乱”爆发后,清王朝就在太原和兖州两地囤积了重兵。一旦吴三桂真过了江,等于就撞进了清军的“口袋”里,胜算要比“防御岳州”低得多。

  而且,别说是北上,就算巩固南方半壁江山,对吴三桂都并非易事。所谓“三藩之乱”,其实是分成了三个战场,除了吴三桂与清军在湖南干耗外,陕甘与闽浙也打得激烈。吴三桂想要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拿下江西,这样才能打通他与福建耿精忠的联系。可清王朝也看到了这一点,江西一直部署重兵,吴三桂几次夺取江西的计划都没得实现,所以他与耿精忠等“盟友”,其实是被分割成了几块。

  这样各自为战的状况,几乎是一盘散沙,只能个人顾个人。所以,吴三桂并非不明白,放弃过江会导致的后果,可是在当时的战略局势下,于他个人而言,稳守湖南就是最保险选择。

  虽然这个选择对于他,就是“早死”“晚死”的区别。

  根子上说,在那个时机选择造反,吴三桂一来不得民心,二来其经济基础与战争支撑力,都无力和清王朝对抗。唯一胜利的机会,就是寄希望清王朝再出昏招。可是在“撤藩”问题上犯错的康熙帝,随后在战略应对等方面,都没有再给吴三桂机会。

  抛开历史恩怨说,复盘整个“三藩之乱”,依然在“战略格局”“布局成败”等方面,有着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参考资料:苏和平《试论清初三藩的性质和其叛乱失败的原因》、梅毅《清朝真史》、徐佳《吴三桂的火器》、李尚英《康熙平定三藩及其善后措施》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181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