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地理:寻踪许洛古道
导读:今天,人们往来于许昌和洛阳之间,开车走高速要两个多小时,如果走许洛公路,开车时间差不多要翻倍了。 从地形图上看,许昌和洛阳之间隔着嵩山。 历史上,许昌又称颍昌
今天,人们往来于许昌和洛阳之间,开车走高速要两个多小时,如果走许洛公路,开车时间差不多要翻倍了。
从地形图上看,许昌和洛阳之间隔着嵩山。
历史上,许昌又称颍昌、许州等。北宋地理名著《元丰九域志》中称:“许州至洛阳三百一十五里。”古人如果想“抄近道”,可以翻越嵩山,即走嵩洛古道这一段;也可以从伊阙南下或北上,绕过嵩山。
也就是说,许洛古道不止有一条。人们从洛阳前往许昌,如果走嵩洛古道经轩辕关(也称轩辕道),这条道可称为许洛古道的北线。北线顺着颍河走,经过登封、禹州等。
许洛古道的南线,则要从洛阳南下过伊阙关到伊川(也称伊阙道)。南线顺着汝河走,经过汝州、郏县等。
颍河与汝河的上游分水岭,是嵩山之南的箕山。这是一座历史名山,有时候也被视为嵩山的一部分。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从洛阳迎汉献帝入许昌。许昌因此又称许都,与洛阳并称许洛。如三国时,孔明志在“电扫荆扬,席卷许洛”;东晋时,殷浩也“以中原为己任,上疏北征许洛”。
白沙水库
除此之外,许洛并称也代表着文化高地。如北宋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说:“许洛两都,轩裳之盛,士大夫之渊薮也。”苏辙是蜀党领袖,晚年隐居颍昌10余年,促使当地文化极为繁盛,以至于“蜀洛之党,亦称许洛”。
后来,北宋灭亡,宋室南迁,宋高宗还称“朕顾瞻许洛之间,皆吾世臣之后”。许洛之士往来于许洛之间,沟通两地的许洛古道,其实也是一条文化之路。
灞陵桥景区内的关公挑袍雕塑
八里桥往事
许昌城西有座灞陵桥,是许洛古道上的必经之路。这座桥本名八里桥,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
今天,灞陵桥景区内有关帝庙,为清康熙年间所建;庙东的石桥处塑有关羽挑袍雕像,旁边是一通“汉关帝挑袍处”古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
关羽辞曹挑袍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
据《三国志》记载,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东征,刘备大败,投奔袁绍,关羽则被曹操擒回许昌。
曹操惜才,拜关羽为偏将军,对其厚加礼遇,但关羽重义,丝毫不为所动。《三国演义》中详述了关羽辞曹挑袍的故事,称他不久即封金挂印,不辞而别,曹操闻讯则快马加鞭,追至桥上赐袍饯行。
清人甄汝舟有《八里桥》诗,称:“野水洄堤浸柳条,道旁残碣记前朝。长髯勒马横刀处,万古英风八里桥。”在今灞陵桥景区内,关帝庙中有石孔桥,相传为原八里桥的一部分。
许昌春秋楼
今许昌市中心有春秋楼,相传为关羽夜读《春秋》的地方。
这是《三国演义》中广为流传的故事:刘备为曹操所败后,投奔袁绍。关羽为保护甘、糜二夫人,只得投降,随曹操入驻许昌。入城后,曹操赐给他一处宅院,关羽为了避嫌,让二位夫人住在内院,自己则住在外院,夜读《春秋》,秉烛达旦,春秋楼因此得名。
现存的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后来经过多次重修,包括后面的关圣殿等。关圣殿高30多米,内有关公巨型雕塑,人们要顺着里边的楼梯走上去,才可与其平视。
历史上,许昌也称颍川、许州等。清人甄汝舟在这里任知州期间,也曾为春秋楼赋诗,称:“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依曹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川。”
白沙水库
白沙水库
白沙水库位于颍河上游,地处许洛古道,在登封和禹州的交界处。
1951年,在修建白沙水库的工地上,人们发现了北宋赵大翁及其家族的三座墓葬。其中,赵大翁墓建造于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是当时流行的仿木结构雕砖壁画墓。墓内壁画细致描绘了墓主夫妇对坐宴饮及乐舞等内容,从屏风桌椅到杯盘碗盏等一应俱全,呈现了当时富足之家的生活场景。
考古学家宿白撰写了考古报告《白沙宋墓》,并推断赵大翁应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商人。因在相同类型的北宋墓葬中,白沙宋墓“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复杂、内容最为丰富”,2021年,它被列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除了白沙宋墓,当地人认为这里也是东岭关的所在地。《三国演义》中,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第一关就是东岭关,然后从这里直扑洛阳。当然,白沙水库一带是否真有东岭关,如今已无从考证。
禹都阳城
在古代,人们从洛阳前往许昌,如果选择走轩辕道,则沿嵩洛古道到登封后再往东南,要经过告成。
告成古称阳城,位于嵩山之南、箕山之北,是“禹避商均”所居之处。
据先秦典籍《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其中,豫州处在中心,也称中州。大禹居处就在豫州,具体来说在洛阳一带。在唐代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中,就有“禹居洛州阳城”的记载。
嵩洛自古为一体,《史记·封禅书》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周武王、汉武帝、武则天等都曾到中岳嵩山封禅。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封禅嵩山时,命人增修了太室祠,这就是中岳庙的前身。
武则天登基后到嵩山封禅,为昭示“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告成主持建造观星台,今阳城遗址博物馆就建在观星台景区内。
三苏纪念馆
郏县三苏坟
三苏坟位于郏县西北的小峨眉山下,地处许洛古道。这里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的埋骨之处,还有其父苏洵的衣冠冢。
三苏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之所以葬在郏县,也有其不得已的原因。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被贬海南的苏轼遇赦北归,途中病重,逝于常州(今属江苏)。此前,他在给弟弟苏辙的书信中说:“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按苏辙的本意,是想兄弟俩都归葬家乡眉山,永远陪伴父母。可是,当时新党执政,他的处境不好,郏县既然有小峨眉山,就将兄长安葬于此,这大概也是天命吧!
晚年的苏辙隐居许昌,自号颍滨遗老。他去世后就葬在苏轼墓旁,这里也成为苏氏的家族墓地,有多名苏氏后人埋骨于此。到了元代,郏县尹杨允在二苏坟间为苏洵置衣冠冢,人们便称这里为三苏坟。
范仲淹墓园外范仲淹像
范仲淹墓园
许洛古道的南线是从洛阳南下伊阙,经伊川、汝州、郏县等地前往许昌。伊川范仲淹墓园、郏县三苏祠等,就位于这条许洛古道上。
范仲淹墓园简称范园,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家族墓。有人也许会感到奇怪,范仲淹并非洛阳人,为什么会选择葬在这里?其实他是受了唐代名相姚崇的影响。
因母亲改嫁,去世后不能葬入祖茔,姚崇便将其葬在洛阳城南的万安山下,并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家族墓地。范仲淹的母亲同样如此,她去世后,范仲淹“欲归姑苏卜葬,见其风俗太薄”,也葬母于万安山下,其亲友则多居许昌。
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64岁的范仲淹在徐州病逝,归葬洛阳。宋仁宗亲赐“褒贤之碑”,并由欧阳修撰写碑文。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范氏后人从许昌前来扫墓,就常往返于这条许洛古道上。
禹州神垕古街
阳翟古钧台
《逸周书》中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洛阳夏都二里头是“华夏第一王都”,禹州有古钧台,则是夏启大享诸侯的地方。
禹州古称阳翟。《左传》中记载:“夏启有钧台之享。”杜预为其作注,称:“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括地志》中解释为:“阳翟,洛州县也。”
夏启为大禹之子,母为涂山氏。当初大禹要传位伯益,伯益又让位于启。《史记》中称:“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事实上,有扈氏认为夏启得位不正,并不服气。于是,夏启在剿灭有扈氏后,特意大会诸侯,史称钧台之享,以此奠定自己的统治地位,“夏传子,家天下”的王位世袭模式也从此开启。
明洪武年间,阳翟改名钧州;明万历年间,为避明神宗朱翊钧之讳,钧州又改称禹州。现存古钧台位于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老校区,为清康熙年间重建。
历史名山箕山
许由洗耳与箕山
箕山地处嵩山之南,是颍、汝两河上游的分水岭。这里流传着许由洗耳的传说,唐代诗人汪遵有《箕山》一诗,开头就称“薄世临流洗耳尘”。
许由是上古高士,“阳城槐里人”。尧曾想将天下禅让给他,他避而不受,隐居箕山。后来,尧又召许由为九州长,他以此为耻,认为听这些话脏了自己的耳朵,便洗耳于颍水之滨。
相传,许由去世后葬于箕山之巅,因此箕山又名许由山。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此事,并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后世也以“箕山之志”喻隐逸不仕的高洁志向。
除了许由,这里也是伯益的隐居之地。据《孟子》中记载,禹去世时,要将天下传给自己的治水助手伯益,伯益不受,遂“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
神垕老街上的窑神庙
神垕老街窑神庙
提到禹州,人们便会想到钧瓷,想到神垕(hòu)镇。神垕镇被誉为钧瓷的故乡,也称“钧都”。今天的神垕老街上有伯灵翁庙,当地人称窑神庙,是“钧都”的重要标志及钧瓷文化的象征。
据当地人介绍,这座窑神庙始建于宋代,历代经过多次重修,保存下来了很多精美的石雕、木雕和彩绘等。的确,进入老街不远,窑神庙的花戏楼就映入了眼帘。花戏楼分为上下两层,既是戏楼也是山门,与窑神庙南北对应,古色古香,保存完好。
窑神庙旁关帝庙断碑
关帝庙与窑神庙相邻,两者也被视为一体。关帝庙由晋商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由钟楼、鼓楼和木牌楼等组成,庙中古碑林立,可见关公在晋商心目中的尊崇地位。
三官庙旁施茶忙
古道旁的施茶碑
在许昌城西的灞陵桥景区内,关帝庙西侧有一座三官庙,庙中有一通施茶碑,记载了当地人在古道旁为路人施茶的善举。
这通施茶碑刻立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根据碑文记载,明万历年间重修三官庙,又称普济庵,香火十分旺盛。
当时,罗亮、王守性等好善者住在三官庙附近。他们见炎炎夏日,人们往来于古道之上,又渴又累,苦不堪言,便在庙中结社施茶,“每岁自四月初旬起,至七月末旬止,岁费不赀,十年犹一日”。
今天,三官庙前有一组施茶雕像,四人动作各异,神态生动,再现的便是当年罗亮、王守性等人的施茶善举。(洛报融媒·洛阳网首席记者 张广英/文 记者 曾宪平/图)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288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