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三别(《三别》:战乱里百姓的通情达理,其实是杜甫此生未能实现的抱负)
导读:文/青鸾惊鸿 【内容提要】杜甫被贬去华州的路上,见到战乱带来的丁男俱尽(《新安吏》)、役及老妇(《石壕吏》)、男女怨旷(《新婚别》)、家破人亡(《无家别》)的惨酷
文/青鸾惊鸿
【内容提要】杜甫被贬去华州的路上,见到战乱带来的丁男俱尽(《新安吏》)、役及老妇(《石壕吏》)、男女怨旷(《新婚别》)、家破人亡(《无家别》)的惨酷景象,于是挥笔写下了史诗般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吏》与《三别》。前篇文章说了《三吏》里杜甫感情的变化,这篇我们说说《三别》里所展示的杜甫的那些爱国情怀。
【一】《三别》的主要内容《三别》分别是《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一首写新婚夫妻的离别,一首写老人去从军的离别,最后一首是写男子兵役满后回家看到早已家破人亡、还没来得及整理家园又被第二次征兵的离别。
新婚夫妻,还来不及暖被窝,甚至连婚礼应有的礼节都没履行完整,丈夫便被征兵了——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可以想象出当时的场景,如果用恋爱电影来演绎,必将是一场生离死别的画面。
子子孙孙都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但是官吏们仍然到家里来征兵,无奈之下,老翁瞒着老妻,出了家门——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老夫老妻那么多年,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打算,老妻一路哀唤地跑来相送,都知道此事别,难再见,但老妻还是不停地唠叨和嘱托——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没有什么比得上两个老年人相拥话生死别而更悲惨的事情了吧?
邺城战败,男子终可以回家,谁知道故园已不在,哪还有家。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不管怎样,哪怕村子里只剩下一两个老寡妇,自己也得收拾家园,扛锄头下地,挑水去浇田,这样自己才能生存下去。
可是还没收拾出头绪,县吏就知道自己回来了,正愁找不到壮丁,于是又被征召回去,为战争作准备。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反正家都没有了,服兵役离得远近又有什么区别,离别的时候没人、没家可别,只是记起我那已经去世的老母亲,为我抱病,死的时候我又不在身边,都离开这个世上五年了,我都没有好好把她埋葬。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三别》的大致内容便是如此,每一首都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每一首都是一幅让人流泪心痛的画。
【二】《三别》百姓的觉悟新婚之夜,生离死别,肝肠寸断,甚至诗歌开篇就说“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但是既已成婚,不再反悔,而被拉壮丁,也是断不能改变的事实,所以新娘虽然不舍,也想跟着丈夫去军营,但她识大体,懂轻重,掩住自己深深的伤悲和难过,勉励丈夫: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子孙阵亡,老妻无依无靠,心中无限悲凉,却又愁征兵的书卷上有他的名字。家中再无人代替出征,自己年老体衰,但也只能咬着牙上,而且还有着保家卫国的豪情: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岗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纵然是死也不怕,想自己年少时国泰民安的景象,此去不正是为了恢复之前的国家面貌么?
母亲生自己落下了病根,自己却身在军营不能膝下奉养;母亲去世了,作为儿子不能好好的安葬她,办好她的身后事。这是饮恨一辈子的事情。
战争让自己家园尽毁,亲人全亡,按说对这个国家应该彻底的失望,应该痛恨皇帝老儿带来的这场灾难。但是他却说出了这样的话: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反正只剩自己一人,服役的远近又有什么关系呢?既然家乡都没有了,远近也无所谓了。
只有四个字:通情达理。
或者说:灰心无奈。
【三】《三别》里藏着的杜甫杜甫的一生,可谓是最不顺畅的一生吧。
作为天才儿童的杜甫,童年就很有才气,刚上学就可以写诗,但他却未能赶上好的时代。
尽管不是好时代,但他却有一腔报效国家的热血,也想着凭自己的才能出人头地,所以在游历了山水,体察了民情之后,也是热衷于科考的。
24岁参加进士考试,被刷了下来,最后蹉跎到32岁时,等到了唐玄宗的“通一艺者”长安应试,却未曾想这一大举动,竟然被李林甫当作了“野无遗贤”的闹剧,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无一幸免。
被困长年十年,想尽了一切办法,尽管自己是官三代,依然摆脱不了走权贵之门的俗套,却不料此门也未曾因他而开。
后来一个小小的机会,他得到了玄宗的赏识,却仍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仕途不顺,颠沛流离,穷得只剩下诗。
但是他仍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而《三别》里那些通过百姓的口说出的话,正是他的一生抱负。
《新婚别》里新娘的话,其实就是杜甫想报效国家的愿望;《垂老别》里老翁对自己青年时国泰民安的回忆,就是杜甫理想中的国家;《无家别》里无家男子无所谓二次服役,也无所谓在哪里服役,反正都是报效国家、守护家园,这些都是杜甫思量着即使到了华州,也抹不了那份希望皇帝像尧舜一样,希望民风淳朴、官场正直。
杜甫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安史之乱的影响下,虽然他等到了官军收了河南河北,也从成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他仍然没有等到那个他所期望的河清海晏,最后郁郁不得,含恨长辞。
喜欢读书、写文字的青鸾惊鸿(公众号同名),感恩每一次的不期而遇和喜欢。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489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