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中所阐述的社会乌托邦完全是肤浅的)
导读:作者 | 槐荫书话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是一代理想主义知识青年都爱读的小说。小说主人公拉赫美托夫的形象,拉赫美托
作者 | 槐荫书话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是一代理想主义知识青年都爱读的小说。小说主人公拉赫美托夫的形象,拉赫美托夫的思想和行动,是过去的时代青年热议和效仿的榜样。那一代可爱的青年没有深思,要走拉赫美托夫的路,根本不存在那样的历史条件呀。
《怎么办》是以小说形式描绘空想社会主义蓝图的政治性、社会性著作。车氏设计了理想的爱情、婚姻、家庭,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妇女独立,号召妇女走向社会,干一番大事业。他的观点,当然会受到中国女性读者的赞同,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妇女解放已形成一股社会潮流。薇拉的缝纫工场,涉及到创业、生产、分配、消费、工场组织,是为未来社会搭建的空中楼阁。如果能在薇拉的工场里上班,人生有多快乐!列宁喜欢这部小说,大概也是车氏幻想的乌托邦是革命成功后社会组织该“怎么办”的纸上图画吸引了他。如果单从艺术性看,这部小说是粗糙的,甚至是简单可笑的。这部作品应归入社会性、政治性著作,不应归入文学类。《怎么办》的真价值,是十九世纪中叶的俄国知识分子,为祖国的前途思考。为了推翻农奴制度、专治制度,不怕牺牲,不怕坐牢,不畏流放;他们以集体的大无畏行动,书写了人类历史的传奇!只要看看这个历史阶段十二月党人的思想和行动,他们因思想而受难,他们和他们高贵的妻子被流放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后的忠贞坚毅,就能感受到车氏勾画未来社会的热情。我那年去彼得堡,曾去关押过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要塞凭吊,正是下雪天,我踩着俄罗斯的雪,心情却像是林冲夜奔。
我读《怎么办》,对自己的读后感还不大放心,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后来,我读到俄罗斯历史学家别尔嘉耶夫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我才高兴地知道,原来我的看法和别尔嘉耶夫是一致的!在《俄罗斯思想》中,别尔嘉耶夫说:“《怎么办》是乌托邦式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在艺术上没有成就,作者在写作上没有才华。通过薇拉•巴甫洛夫娜之口所阐述的社会乌托邦完全是肤浅的。”我对《怎么办》的看法,居然与别尔嘉耶夫的看法不谋而合,我好高兴!以小说描绘一个理想社会,我国的《镜花缘》就有这样的内容。小说第十一回《观雅化闲游君子邦/慕仁风误入良臣府》,写的就是唐敖、多九公到了君子国,那里的市场交易,买卖双方价格公平,顾客看见货主的东西质量高,要多付钱,商家都不同意,还要说自家的货物不如另一家的。这里的商品,不以次充好,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是商品交换的市场,更是王化之地。李汝珍虚构这样的小说内容,既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又是对社会上的奸商的欺诈行为的批判。康有为的《大同书》,不是严谨的学术著作,这位康圣人,也是在描绘一个乌托邦,提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从思想根源上说,《大同书》与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一致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在所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中最有名,后来者凡是谈论美丽的空想,都以“乌托邦”为代名词。其实,莫尔在这本小册子里,倒有他的理论体系,“财产公有”,就是公有制的初步设想。莫尔还提出他的城市规划,对城市规模、人口限制、道路宽窄、绿化目标,都有一套几乎是可操作的想法。不知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否读过莫尔的《乌托邦》?他设想了他的乌托邦,最终是梦幻泡影,但他塑造的人物,曾激励过中国读者,作为文学作品,也算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古今中外,凡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时代,都曾使那个时代的青年热血沸腾。他们在自己的生命史上,至少前半段是在集体主义的旗帜下奋进。他们对现存的社会制度不满,就在主义和真理的大纛下集合,不惜流血牺牲。拉赫美托夫在铁钉上滚过,就是为了一个信念。如果不加入一个团体,就以自己的头脑构想一个乌托邦,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在世间走过一遭。二十一世纪的人啊,我们成天在忙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我走在街上,看不见自己想看的人和风景,我还有自己坚固的堡垒——书房,打开一本旧书,“视千载以上之人,若同堂接膝而与之语”,这就是我的幸福生活。尽管,我读古今中外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书也是一场美丽的乌托邦的梦,贵在梦有色彩,书有热量。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522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