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王猛扪虱而谈(王猛:扪虱而谈亦风流)

导读:本文系濠梁开讲独家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文/手挥五弦  责编/修斯  东晋桓温北伐,攻至长安,驻军灞上。王猛穿着粗布衣服求见,大庭广众之下扪虱而谈,神色

  本文系濠梁开讲独家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文/手挥五弦

  责编/修斯

  东晋桓温北伐,攻至长安,驻军灞上。王猛穿着粗布衣服求见,大庭广众之下扪虱而谈,神色自如,旁若无人。

  当众解开衣服寻找虱子,本来极不雅相,上不得台面。王猛行此异事,却因其不凡的见识和气度,折服一代枭雄桓温,认为江东无人能比。扪虱而谈,也就成为千古佳话。

  虱子寄生于人畜身上,吸食鲜血为生。时至今日,人身上孳生虱子已极为少见,但古人卫生条件和防疫手段与现在相差甚远,虱患却是寻常。常言道,皇帝身上也有三个御虱,富贵人家尚且难以幸免,生活贫苦的平头百姓更不消说。王猛会见桓温之时尚未出仕,隐居而家贫,长有虱子也不奇怪。

  只身上有虱子这样的恶物,终究是生活邋遢所致,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在人前难以启齿。《西游记》行者为了救被妖王赛太岁抢走的朱紫国金圣宫娘娘,需想办法偷取妖王贴身收藏的能施放烟、火、沙的宝贝金铃,便变出大量虱子攻入妖王身内。那赛太岁难耐虱子叮咬之痒,不得不脱衣解铃,眼见衣内虱子密密匝匝,自觉在娘娘面前出了大丑,一时惭愧无地。妖犹如此,人何以堪。

  虱子叮咬之下,浑身燥痒难耐,需不时搔抓,令人苦不堪言。此物又繁殖极快,民间有"三天当外婆"的说法,一旦侵入发内,攻入衣中,便即生生不息,着实难以清除。今人偶染虱患,也只生于头上,实在忍无可忍,还可将头发一剃而光,一了百了。然而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弃,髡首更是一种刑罚,头发是万万不可剃除的。对于头上之虱,唯有多篦勤洗,但终究难以除根。对付衣内之虱则更是费神,条件不好的人家,冬衣算是值钱的大件,多洗又伤棉,除了不时翻抖、耐心捕捉外,端地别无妙法。

  头发去虱神器

  因此当众扪虱虽为人嫌弃,却也是不得以而为之。于是在太阳底下解衣扪虱,便成为古人冬日里的一道奇特的风景线。趁着虱子被晒暖后纷纷爬出缝隙的机会,将这芝麻大小的吸血仇敌一一拿下,挨个用指甲挤爆。耳听得哔啵有声,眼见得汁血迸发,那叫一个解恨。《阿Q正传》中描述,阿Q与人一起寻找身上的虱子,互相比较看谁挤爆虱子的声音响亮,非常符合世情。

  桓温北伐驻军灞上时已是五月,天气已经转暖,不必穿着适合虱子藏匿的冬衣,即使身上有虱,也不需特意翻找。王猛在桓温座上扪虱而谈,显然是有意为之,把自己扮得极为低贱,吸引桓温的注意。王猛心气甚高,欲择天下雄主事之,并不愿居桓温之下。来见桓温本就带着考察的目的,故作轻狂之态自然是试探桓温的器量。

  二人一番交谈,王猛一语道破桓温其志不在北伐,桓温默然无语。王猛确认了桓温的成色,不是自己的菜,更加坚定了自己留在北方待时而飞的决心。最终出山辅佐苻坚统一北方,成就了一番大业。而扪虱这一本来极为不雅的行为便也因此沾光,居然带有了名士风流的味道。南宋陈善甚至将其品论诗文的杂集命名为《扪虱新话》,足见钦敬之意。

  行世俗之事而能得风雅之态,毫无疑问是由于行事之人的才华和成就。扪虱之于王猛,大概也类似烹调之于伊尹,版筑之于傅说,都是因人而贵。扪虱而谈之举大有竹林遗风,竹林领袖阮籍若还健在,不知是否会对王猛以青眼相看。

  阮籍蔑视礼教,在作品《大人先生传》中,将世俗之人比作虱子这一极为讨厌之物。世人盲从礼法,便如同虱子躲在败絮之中,藏在缝隙之内,片刻不敢轻离,自以为是安全所在。然而大火一烧,虱子便将连棉裤一起化为灰烬。阮籍也不是富人,既以虱子为喻,想必也遭受过虱患之苦。解衣扪虱,哪有连衣带虱一火而尽来得解恨?借讽刺礼俗的文章,意会一下将此恶物赶尽杀绝的滋味,也是一快。

  以阮籍行事之大胆,也没有做出当众扪虱的事。王猛扪虱能成为佳话,也就是在魏晋那个标新立异的年代,放在其他时期,只怕在座旁人都要敬而远之。北宋王安石身上颇有几个"相虱",那是他真的不讲卫生所致,倒不是有意做作。

  "扪虱清谈倾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持螯下酒容易效仿,扪虱而谈却不可复制,只能是王猛独享的专属招牌动作,后人只能到历史中去找寻和体会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趣的一面,请关注濠梁开讲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8077.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