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刘邦太子(刘邦决定废掉太子,却发现他身旁有4个老头,悲叹:戚夫人死定了)

导读: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汉高祖刘邦为了保护戚夫人,曾想废掉刚毅凶狠的吕后以及他的儿子刘盈。然而当他在一场酒

  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汉高祖刘邦为了保护戚夫人,曾想废掉刚毅凶狠的吕后以及他的儿子刘盈。然而当他在一场酒宴上看到失个老头后,却改变了主意,甚至暗示:“戚夫人已经死定了”。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二月,刚刚在垓下击败项羽的刘邦在定陶即位,而他的嫡长子——刘盈也随即成为皇太子。然而对于自己的继承人,刘邦可谓是一万个不满意。

  首先,刘盈为人柔弱,刘邦常说他“不类己”,也就是不像自己。他非常担心,刘盈守不住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另一方面,刘邦在吕后被项羽囚禁期间,已经移情别恋,喜欢上了更年轻,且善歌舞的戚夫人。正所谓“子以母贵”,她的幼子刘如意也因此得宠。在刘邦看来,刘如意聪明伶俐,和自己很像。

  综合这两点,刘邦便有了易储的想法。当然,柔弱的刘盈非常好对付,但他的母亲——吕后可不好对付。根据史料记载,吕后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可是立下不少功劳的。而她的吕氏宗族,随刘邦南征北战,为天下的统一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吕后的大哥吕泽,其功勋完全足够封王。

  不过为了自己宠爱的情妇和儿子,刘邦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高祖九年(公元前198)春正月,刘邦向群臣们提出,太子刘盈太过仁弱,不适合作为天下之主,因此希望将他废掉。然而出乎刘邦意料的是,群臣们对于刘邦的提案均表现出极大的反感。

  其中患有口吃的御史大夫周昌,更是激动地说:

  “臣期期不敢奉诏!”

  刘邦见群臣们如此不配合,也只好作罢。当时,吕后在屏风后旁听了这次易储会议,吓出了一身冷汗。会议结束后,吕后甚至亲自向周昌下跪,用以感谢他的仗义执言。

  但对于刘邦来说,这次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他一再向群臣们提出易储,就不信他们不听从。但到了高帝十二年,刘邦才又一次提出易储。这是因为刘邦在亲征英布的战斗中中了一箭,早已年过六旬的他,身体十分不好,随时有可能龙驭宾天。若不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强悍的吕后必然当政,到时候戚夫人母子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次,刘邦是铁了心地要废掉刘盈,于是他再一次召开了御前会议。会议上,群臣们对于刘邦的提案,再次表现出了极大的抵触情绪。甚至连一向喜欢见风使舵的叔孙通,都不住地叩头死谏:

  “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原先伏诛,以颈血污地。”

  叔孙通的发言是非常有说服力。秦朝为何会早亡?还不是因为秦始皇迟迟不立扶苏为太子,让赵高、胡亥钻了空子,最终导致大秦灭亡。如今太子仁孝,从无过错,而吕后是与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怎么能说抛弃就抛弃呢?

  刘邦见群臣的反对如此激烈,于是决定将易储之事再缓缓。于是他和颜悦色地对叔孙通说:“我只是说着玩玩,别当真!”然而刘邦却并没有真的因此而放弃。毕竟自己随时可能死亡,到时候戚夫人母子就没人能保护了。

  然而在一次酒宴上,刘邦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因此他发现太子刘盈身边,站了4个须发皆白的老头。而这四人,正是自己屡招不至的隐士——商山四皓。

  原来,吕后见刘邦正在极力推动易储之事,感到心急如焚,却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有人劝说吕后:“为今之计,只有找留侯张良帮忙,否则太子就废定了”。

  然而找张良帮忙,又谈何容易?原来,天下统一后,张良便把自己关在家中,谢绝宾客,每天辟谷修道,不问世事。想让张良出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吕后也知道,只要将张良拉拢到自己一边,易储之事恐怕就只能作废。这是因为张良是刘邦的铁杆亲信,只要是张良说的话,刘邦就一定会听。

  一次,张良难得上朝,而吕后的哥哥吕泽在张良回家的路上,强行将他劫持,并恳求道:

  “君侯是陛下谋臣,如今陛下要换太子,你还能高枕无忧吗?”

  对此,张良摇摇头说:

  “陛下之前之所以肯听从我的计谋,是因为天下未定;如今海内已然一统,情形自然大不相同。更何况现在是皇上出于偏爱想要更换太子,这是人家骨肉之间的事情,我一个外人是插不上话的!就算有100个张良,又何济于事呢?”

  张良不肯帮忙,吕泽却不肯气馁,并一再地向张良恳求解决的办法。最终,张良叹了口气道:

  “现在有一个办法。如今天下有四位贤者,被称为商山四皓。陛下曾屡次招募他们,而商山四皓却因为陛下爱骂人的毛病而不肯前来。如今我们只要需要让太子亲自写信,卑辞安车,以最高礼节将他们迎进东宫,招募以为太子的门客。只要陛下见到他们,太子的位置肯定能稳固!”

  得到了张良的指点,吕后和刘盈赶紧给商山四皓写了一封极为谦卑的信,果然将商山四皓——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招致于麾下。

  一次酒宴上,刘邦发现太子刘盈身边,跟随着四个须发皆白、衣冠甚伟的老头。于是刘邦好奇地将四位老者叫到身边:“你们是谁?”

  对方回答:“我们是商山四皓!”对此刘邦感到十分惊讶:“当年我曾招募过你们,你们却躲在山里不肯出来,如今却为何出山服侍我儿子呢?”

  商山四皓回应:

  “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听了商山四皓的话,刘邦的精神彻底垮了,他强打精神勉励四人:

  “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从此时起,刘邦彻底打消了废易太子的念想。不仅如此,他还流着眼泪对戚夫人说:

  “我想改易储君,但是太子羽翼已成,已经动不了了。未来,你只能由吕后任意摆布了!”

  实际上,刘邦这番话就是告诉戚夫人,你的命,我已经保不住了!随后,刘邦凄凉地说:“我唱首楚歌,你为我跳一段楚舞吧!”

  随后,刘邦慨然而唱: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唱完这首《鸿鹄歌》,戚夫人潸然而泪下。因为她知道,刘邦一死,便再也没有能够保护自己的人了。

  对于刘邦来说,商山四皓的分量为何如此之重呢?难道张良、樊哙、叔孙通等功臣的建言,还比不上四个八旬老头?

  这是因为吕后和太子之所以会招纳商山四皓,绝非出于他们自己的主意,他们的谋主乃是隐居于幕后的张良。在以往,即使所有人都反对自己,张良仍会站在自己一边。在易储问题上,张良不置可否,地位超然。因此刘邦对于张良,是存有幻想的。

  然而商山四皓的出现,即意味着张良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亲自为太子摇旗助威。可以说在易储问题上,刘邦就是个孤家寡人。试问如果没有群臣的支持,刘如意能坐稳太子之位吗?

  张良之所以找来商山四皓,而不是自己亲自劝说刘邦。是因为刘邦已经被爱冲昏了头脑,不是口舌之利就可劝服的。所以必须下一剂猛药,用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意图。最终,刘邦在张良的攻心计前屈服了。

  不久后,他将张良任命为太子太傅,将叔孙通任命为太子少傅。潜台词是:“张良,请看护好我的儿子吧!”

  当然商山四皓的出现,也证明了太子的实力。在刘邦心中,刘盈是个过分柔弱之人,不堪当天下之主。而如今他招纳了商山四皓,说明他确实具有非凡的号召力。就如汉高祖《手敕太子》一文所说:

  “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为嗣。”

  然而有人得意,有人就会哭。刘邦死后,戚夫人和刘如意便成为吕后刀板下的肉。刘如意惨遭毒杀,而戚夫人则被制成惨无人道的“人彘”。

  可以说,戚夫人母子的悲剧,都是刘邦以“爱”的名义一手促成的。刘邦只看到个人情爱,却忘了大局,也忘了吕后对于国家的巨大贡献。正是这个失察,让戚夫人母子成为吕后仇恨的焦点。而戚夫人也太不自重,除了仰仗刘邦,却没有自己拿出一点儿主意。

  看历史,就是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而戚夫人的悲剧,是值得我们读一读的。而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可以多读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毕竟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

  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因此,陶陶向大家推荐一套好书——《白话资治通鉴》。

  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

  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因此这套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资治通鉴。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

  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头条做活动,一套十大本,原价498,现在头条读者只要20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对于这本书,只要能够读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获。因此陶陶建议大家,赶紧买这套书,多读几遍,长长见识,学学权谋。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之前的1.3万本卖完了,现在又新进一批,数量不多,就快没库存了:

白话资治通鉴【全套共10本】 ¥208 购买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808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