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传统历史 >

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赵云战功赫赫,却为何始终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原因其实很简单)

导读:在罗贯中的笔下,常山赵子龙身名显赫,首先来说,赵云是蜀汉集团中最高层级的军官,他常与关羽、张飞并称为“关张赵”,自始自终都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后来还被封为“

  在罗贯中的笔下,常山赵子龙身名显赫,首先来说,赵云是蜀汉集团中最高层级的军官,他常与关羽、张飞并称为“关张赵”,自始自终都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后来还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有着特殊的荣誉和地位。其次,赵云德行高尚,备受刘备的信任。他克己奉公、同时还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的精神,又具有谦虚谨慎、宽容仁厚的优良品行。所以刘备也曾说道:“子龙与吾相从患难之时,他心如铁石,岂以富贵能摇动乎?”就连关羽经常都说:“子龙即吾弟也”!此外,赵云武艺高强,勇猛无敌,威震四海。刘备曾称赞道:“赵子龙浑身是胆也!”就连蜀汉的死对头曹操都称赞道:“世之虎将也!吾若得这员大将,何愁天下不得乎?”

  由此可见,赵云是三国时期一位良将的典型代表。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除了高尚的德行之外,什么地位权势基本上都是罗贯中所虚构的。历史上的赵云既没有显赫的名位,纵有一生功业也谈不上风光荣耀,甚至还颇有几分郁郁失意的悲剧情调。为何呢?我们分三点来说明;

  赵云——剧照

第一、赵云职位卑微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时候,刘备夺取汉中并自立为汉中王,随即便封赏了手下的四员大将,即拜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而此时的赵云只不过是个翊军将军,属于典型的杂号将军。蜀汉建国后,即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大封诸侯,此时关羽和黄忠已故,健在的张飞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马超升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此时的赵云略有升迁,为中护军、真难将军,后又迁镇东将军。

  建兴元年(223年),刘禅即位,赵云同样是略有升迁。建兴五年的时候,诸葛亮率领众将进驻汉中之地,此时的魏延已经是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可赵云依然为镇东将军,次年的时候又被贬为镇军将军。所以,由此可见,赵云的始终都没有进入蜀汉政权中最高层级的将军行列,依然在末端行走。

  赵云不仅是职位卑微,就连封侯也很晚。建安五年(200年),关羽就被分为汉寿亭侯;建安十三年的时候,马超被封为都亭侯;建安十四年,张飞被封为新亭侯;建安二十四年,黄忠被封为关内侯;且在蜀汉建国之后,尚且健在的张飞和马超又再次升迁,就连魏延也被封为都亭侯。赵云才被封为永昌亭侯,而此时的赵云已经近暮年,再说,“亭候”爵禄比起“乡候”还有第一个等级。

  所以我们能看到,赵云封侯的时间比关羽晚了二十三年,比马超晚了十五年,比张飞晚了十四年,比黄忠晚了四年。由此可见,赵云的在蜀汉的地位确实不高。

  赵云——剧照

  第二、赵云名气并不大世人都说赵云名满天下,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反而还很低。当然了,我们这是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所作的考量。在陈寿的《三国志 · 赵云传》的描写中,所用笔墨可以说少得可怜,仅有区区四百余字,对赵云的生平事迹描写得极为简便,甚至有点敷衍了事的感觉。而关于关羽、张飞等人的描写有多少呢?基本上都是1000字以上,诸葛亮的更多,是赵云的三十倍之多。

  此外,在《三国志》等相关史籍中记载曹操、周瑜、吕蒙等魏吴领导将领常常称赞的蜀将,基本上只有关羽、张飞、马超等人,却从未提及到赵云。在蜀汉后期文臣杨戏所著的《季汉辅臣赞》一书中,对关羽、张飞等人的描写就多达五十多字,对法正、庞统等人也有二十四字,但是对赵云只有区区的四个字。由此可见,在蜀汉集团中,赵云的名望十分平常。那写所谓的名满天下等词,基本上都是小说中的过度拔高罢了!

第三、赵云长期受到冷落

  赵云有胆有识,是最早追随刘备集团的得力干将之一,但是一直以来,赵云都没有得到重用,长期受到冷落,官职得不到升迁。比如在建安十四年刘备夺取荆州的时候,赵云便已经是偏将军了,关羽为荡寇将军、张飞为征虏将军、黄忠为“假行裨将军”,魏延尚无将军称号。由此我们看到,此时赵云的地位比关羽、张飞要低,但比黄忠和魏延要高。但是在建安十九年,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关羽和张飞职位不变,黄忠迁讨虏将军,马超为平西将军,魏延迁牙门将军,而赵云迁翊军将军。这个时候,赵云的这个翊军将军的地位除了比魏延高一点以外,都要低于这几人的。并且,这一职位硬是存续了十年之久,直到后主刘禅即位之后才被升迁为镇东将军。

  由此可见赵云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冷落的。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因为他没有任何建树,才导致他没有得到重用呢?

  其实不然,在汉中战役中,他英勇奋战不仅救出了黄忠,张著等蜀将,还大败曹军,却没有得到任何奖赏,反而光羽、黄忠等人的职位还大大升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赵云备受冷落和压制呢?

  赵云——剧照

  关于赵云不受刘备重用的原因,有一种意见认为,刘备根本不信任赵云,原因有二:一是赵云反对伐吴,二是赵云和诸葛亮走得太近。

  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为何呢?我们知道,在刘备集团颠沛流离的时候,青年时期的赵云就毅然投靠了他,并常常与刘备同床而眠,后来还长期执掌着蜀汉集团的护卫要务兼刘家的内事,还在长坂救下后主刘禅。倘若刘备不信任他,那是绝对不可能将关乎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事情托付给他的。至于在吴问题上刘备虽然不满意赵云的态度,但也不至于要离弃赵云,刘备让他留镇江州以防不测,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至于说和诸葛亮走得近而招冷落,这更是无稽之谈,因为就现在可以考究的任何一条史料中,都没有明确显示出赵云和诸葛亮的特殊关系,诸葛亮也从未袒护过赵云。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是说:

  “一生在人才方面慧眼如炬的刘备决无可能对常年跟随的赵云看走了眼,不重用的理由只有一条:不堪大任,做保镖倒很称职。”

  但是这种说法的确是太过于遍地赵云的才智了,其论证太过亲率。作者认为,赵云之所以在历史上声名不显,还是跟他直言谏阻瓜分成都百姓房舍田园有密切关系。

  诸葛亮——剧照

  刘备准备将成都的田产都赏赐给文臣武将,赵云也自然在被赏赐的名单之中,但是赵云却坚决反对瓜分田产,并以霍去病的故事来劝刘备不要这样做。他说:“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当然了,刘备这样做无非是想拉近自己个成都官僚的关系,但是这在忠直的赵云看来是不可以的。这件事也让刘备对他产生了一定的隔阂。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贪图个人安逸生活和功名利禄,只担忧蜀汉大业,关注百姓疾苦的良将。

  当然了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赵云这种淡泊名利和忠直的性格特点造成的。可以说,蜀汉贪腐之风葬送了赵云的理想抱负,刘备等人将有志有才有胆有识的赵云长期安置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上,无论出于何种考虑,都是一种令人叹惋的浪费。所以这才是导致赵云没有得到重用的原因。

  参考文献:

沈伯俊.《三国演义》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王前程.《三国演义》圆形人物论.明清小说研究,2003姚品文,张峰.论罗贯中赵云形象的创造.江西社会科学,1991阿岚.赵云新论.明清小说研究,1992谭丽娜.评《三国演义》中赵云的人物形象.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王前程.《论赵云的悲剧性命运及其成因》,2016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52844.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