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晁错(晁错真的是死得冤枉吗?其实,皇帝是把他当作了一颗棋子)
导读:文帝平时为政力求息事宁人,不管是对大臣,对朝政还是对匈奴。他的所有心思都放在的国家的生产发展上。可是,他的儿子却没有遗传到他这一点,甚至,基本完全相反。 景帝刘
文帝平时为政力求息事宁人,不管是对大臣,对朝政还是对匈奴。他的所有心思都放在的国家的生产发展上。可是,他的儿子却没有遗传到他这一点,甚至,基本完全相反。
景帝刘启自小就比较喜欢武力,性格也是骄纵了些。有一次,他跟吴国小太子下棋,因为,其技艺不精而输了棋局,吴国小太子在他面前得意炫耀,他一气之下居然用棋盘砸死了吴国小太子。后来,景帝身边多了一个帝师,这就是晁错。
晁错是今河南人,在当时的王朝,是智谋不亚于贾谊的一位谋士。他自小学习法家思想,风格偏激进,但其治国方略绝对稳准狠。虽然,文帝知道晁错谋略过人,但是,总归是风格不同,君臣之间也不那么契合。
后来,晁错被任命教习太子为君之道,而这个太子就是后来的景帝。对于晁错,刘启是很服气的,于是,基本上指哪儿打哪儿,十分积极,这也让晁错这个当老师的很受用。后来,景帝继位,晁错提出了当今朝廷最大的问题:“藩王势大。”
于是,很明确的提出了一个指导意见——削藩。
在这个问题上,晁错的想法比较干脆,藩王跟朝廷的矛盾不可调和,绝对不能坐着看着藩王的势力变大,削藩这事必须做,反正削不削都反,不如先下手为强。关于这点,晁错估计的一点儿也没错。藩王势大,并且暗藏祸心,朝廷如果一个不注意,天下就会落入他们手里。到那时候可是说什么都晚了。
景帝对这个措施是一百个赞成,他可是还记得从小砸死的吴国小太子的,当时来说吴王的势力就已经很厉害了,现如今更不用说,若是造反,第一个肯定是吴国。景帝将这个想法一说,满朝大臣都反对,其中,还包括晁错的父亲。
其实也难怪,削藩是个得罪人的活,现在那么安静,若是以削藩,说不定诸王立马就反了,到时候国家动荡是在所难免的,做这种事情不是找死吗!可是,晁错深知其中厉害,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在景帝支持下一力支持削藩。
甚至,他的父亲也因劝解无效自杀了。话说,他的父亲听说他要削藩,顿时感觉大事不妙,此举定会得罪一众诸侯,于是,就对晁错说:“我权你还是辞官回家吧,你这样下去定会遗祸家族的。”晁错不听,老父亲以死相逼无果,最终,只得服毒自尽了。
小的诸侯王势力太弱,被削藩也只能忍着,可是,吴王不干了,直接干掉了朝廷的使者,联合其他发藩王就这样意料之中的反了。
“七王之乱”的规模比想象中还要浩大,集结军队好几十万,全国瞬间陷入混乱。景帝没想到事情会那么严重,非常惊慌,晁错就建议他御驾亲征自己留守朝堂。此时大臣袁盎求见,指出七王打出的旗号是除晁错,平乱只需杀掉晁错就够了。
再加上,朝中大臣们的推波助澜,一世英名的晁错最终死于景帝之手。
鲁迅曾对其评价道:“谊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鼂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然以二人之论匈奴者相较,则可见贾生之言,乃颇疏阔,不能与鼂错之深识为伦比矣。”
可是,即便如此,七王的进军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景帝在东汉王朝里并不是一个昏君,相反,他从与父亲一起开创了繁盛治世,是绝对的明君。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叛军的旗号只是个幌子,那么,他为什么还执意杀掉晁错呢?
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首先,叛军的借口就是杀晁错,如果晁错死了,叛军立马就失去了起兵的借口,再不具有任何正当性。如果晁错死了,叛军仍然不罢休,那么,他们就是彻头彻尾的造反了。朝廷的平叛军队就是正义之师,是人心所向,对于平叛会起到很大的助力。
其次,对于那些还没有造反的诸侯,晁错的死可以表明君主的态度,缓和矛盾。晁错被景帝处死,就相当于告诉未造反的诸王,他是因为受人挑拨才去削藩的,并不是他的本意,这样一来就安抚了那些在造反与不造反之间犹豫的诸侯王。
再者,当时的晁错由于性格过于强势,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这次将晁错处死,也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朝廷内的众位大臣,对于后来的平叛大臣们也会积极些。基于这些原因,景帝才杀掉了自己的老师。都说伴君如伴虎,其实,皇家在最是无情的人。
“七王之乱”最终还是平定了,后来的武帝基于晁错削藩的事件,对于如何处理朝廷和诸侯的关系也引以为戒,不再用强硬的手段削藩,而是采取了委婉的“推恩令”。以施恩的方式,让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自己的各个儿子成为小封国,小封国再继续往下恩泽自己的下一代。
如此一代又一代,诸侯们的封地越分越小,再也没有了造反的能力。就这样,皇帝不仅给诸侯的子弟们卖了个人情,而且,成功解决了朝廷大患,轻轻松松,一举两得。
晁错墓位于许昌市烈士陵园西北角, 墓冢南面有一石碑,上书“汉御史大夫晁公之墓”,赵体行楷,双钩刻石,圆润秀美。石碑上有墓志铭:“公讳错,颍川人,才大而气雄,早受知遇,临事敢言,史称为峭直深刻,以此受戮然,当时冤之… …”
参考资料:
『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班固《汉书·爰盎晁错传》』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55155.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