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快乐往事:探访歌曲背后的故事
如果你对内蒙古民歌稍有了解,就一定听过这首《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首歌成为了内蒙古的代表性歌曲,传唱至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曾经被禁止,不允许广泛传播。那么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歌曲描述的是内蒙古的大草原,祥和而美丽,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在草原上,人们心情自然而舒畅,天清气朗。牧民们唱着歌,赛马和打马球。所有的疲惫都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得到了释放。
由齐豫演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深情地描绘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让人倍感亲切。影视作品中也常会用到这首歌,比如中国版《爸爸去哪儿》,那个曾经在草原上游玩的小金库为观众带来深深的回忆。
而创作这首歌的背景,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上世纪60年代末,呼伦贝尔成为了中国的核试验场,草原上的牧民被迫搬离家园。大面积的污染摧毁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牧民们的生活。
正是在这个时期,一批包括作家、编剧和音乐人在内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呼伦贝尔大草原,思考着如何守护草原、保护环境。他们经常和当地群众一起生活,了解他们的习俗、信仰和生存状态。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们共同面对着改变生态环境和保护文化传承的巨大挑战。
刘东华是这首歌的作词人,也参与了那个时期的宣传片制作。他描述过他们当时的生活状态," 那时候,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赤脚戏子,生活在大草原上,跟着牧民生活在一起,吃开花的青稞面、泡羊肉汤。 "
这首歌的作曲者是马友友,他在青春期时就深爱民族音乐,曾经被誉为" 草原小提琴手 "。他对“呼伦贝尔大草原”这个主题情有独钟,并尝试用音乐表现呼伦贝尔的美丽。
如今,呼伦贝尔大草原已恢复了过去的祥和和美丽。政府大力修复环境,搬迁牧民到宜居的新家居住,整个呼伦贝尔草原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然而,那些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感,永远铭刻在了他们心中。
她们用音乐、文字和影像记录下一个时代,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的意识。这首《呼伦贝尔大草原》,不仅是对内蒙古这片神奇大地的赞美,也是对那个特殊时期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