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教孩子对一篇文章内容进行提问)
导读:先与大家分享一段《可笑的问话》:一天,张三听说朋友迁居,便上门祝贺。到了朋友家,正赶上朋友出门去了,他坐了会儿正要告辞,只见女主人莞尔一笑,轻声问道:“先生贵姓?
先与大家分享一段《可笑的问话》:一天,张三听说朋友迁居,便上门祝贺。到了朋友家,正赶上朋友出门去了,他坐了会儿正要告辞,只见女主人莞尔一笑,轻声问道:“先生贵姓?”“姓张。”“先生是弓长张,还是立早章?”张三见女主人如此彬彬有礼,自己也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弓长张。”张三回家后,当着妻子的面把那位女主人称赞了一番。谁知他的妻子却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会嘛!”过了几天,也有位朋友到家来找张三,张三刚把朋友迎进门,张三的妻子连忙赶上前问道:“先生贵姓?”“姓侯。”张三的妻子心里一怔,她只知道“弓长张和立早章”,遇到这位姓侯的上门,真不知该如何问下去。急中生智,张三的妻子脱口问道:“先生是公猴还是母猴?”这一句愚蠢的发问,弄得屋子里的人都尴尬极了。
你们看!真是会说的说得人笑,不会说的说得人跳。由这位张三的妻子的发问,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学会提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他把发明创造的起点,归结于“问”。因此,提出问题的目的可以启发你去思考,而不仅仅只是回答它。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否提出独特的问题对一个人的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善于动脑和思考,那么它就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我们都知道,学问学问,会学能问。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读一篇文章,如果想读得深入一点,就要学会思考,学会自己提出问题。
那么,该怎样提出问题呢?
一、提问题的方法
1、从题目上提问
许多文章的题目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针对题目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我们的质疑能力。如《狼牙山五壮士》,读完课题后我们可以提出问题:五壮士指的都有谁?为什么称他们是壮士?题目改为“狼牙山五战士”行吗?这些问题,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2、从文章遣词造句的妙处提问
我们在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从中去寻找问题。如《颐和园》一课有一句:“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我们常说船在水面上“划过”,这里为什么用“滑过”?通过联系上文我们就知道用“滑”说明湖面波澜不惊,让人觉得平静,游船过后也不会留下太大的涟漪,我们就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
3、从重点、难点处提问
如《丰碑》一文,我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军需处长牺牲了,像一座雕像矗立在那儿,为什么说他和云中山化为一体了?”抓住“跟云中山化为一体”这一具有深刻内涵的难句提问,就会深入文本体味、感悟,从文字的表面意思直抵军需处长的精神境界,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得以升华。
4、从矛盾之处提问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我们可将文章前后联系起来,找出矛盾的地方,从此处提问,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小珊迪》一课。“我”给了小珊迪一先令,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猜想是“上当了”,可见“我”不信任小珊迪,紧接着却写道:“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正揭示了课文中心,表现了小珊迪诚实的好品质。又如《给颜黎民的信》一课。信的开头称呼是“颜黎民君”,可见这封信是写给黎民的,在结尾鲁迅先生却写道:“祝你们好。”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正揭示了课文中心,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真诚关怀。
5、从标点符号上提问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从标点处提问。如《跳水》一课,可质疑:“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6、在结尾处提问
在读完一段话或者全文后,可以提出一个思考性的问题,既可以对全篇文章进行总结,还可以向课外拓展,丰富课外知识。如学完《沙漠里的船》一课后,有同学提到:“骆驼还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就可以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来丰富见闻。
提问的方法非常非常多,要提出高水平的问题,主要靠自己深入思考。希望大家在思考中学会提问,在提问中学会思考吧!
例如,我们读到《桂花雨》中的这么一段话: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读了这段话,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难道这里的桂花真的没有母亲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吗?我们回过头来再读一下课文,就会发现,作者家乡的院子里,其实只有一棵桂花树,“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但是,作者到了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比他们家乡的桂花要香得多。既然这样,母亲为什么还要那样说呢?那是因为她非常非常爱自己的家乡。有了这种感情,自然觉得家乡的一切都好。
二、准确地回答问题
跟学会提问紧密相关的就是怎样准确地回答问题。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儿子叫父亲出去看看太阳,意思是要父亲根据太阳的位置告诉他当时的时间。父亲出去看了看回答说:“太阳在天上呢。”儿子见父亲没有答到点子上,又问:“太阳怎样了?”父亲又答道:“正圆着呢。”儿子听了直生气,只好明确地说:“我问的是什么时间。”那位父亲又不慌不忙地答道:“就是现在这个时间。”象这样的无效问答,看起来可笑,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绝无仅有的。比如,你问某同学看了电影《青春万岁》有什么感想,结果那位同学回答时却把电影的故事情节复述了一遍。校会上要班干部介绍一下自己的班是怎样由落后变先进的,结果他的发言却摆了许多过去如何落后,现在如何先进的现象。结果是费了许多口舌,却没有解决问话者所提出的问题。
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最爱犯的毛病就是答问不完整,老是说半句话,比如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后,遇到这么个问题:你知道“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中“义务”的含义吗?
如果仅仅回答“是应尽的责任”就是不完整的,起码应该说“句子中的‘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尽管这样的回答是完整的,但仍然不够准确,如果能继续补充回答:“‘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这句话是说: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地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这样才能说是完整正确地回答了问题。
再比如《鸟的天堂》中有这么一段话: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只要我们细读这两句话,就不难回答问题。这段话中一个“簇”字已经说明了树叶之多,而且还“堆在另一簇上面”,更能说明树叶的茂盛。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从绿色中作者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这一句作者热情地赞美了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的生机。
要想准确地回答问题,就必须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1、摘引原词原句直接回答。
有些问题提出来主要目的是引导我们读文章,熟悉文章的内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直接摘引文章中的词句来回答。以《十里长街送总理》这课为例,有这样的问题:灵车到来前人们有些什么样的表现?灵车到来时人们有些什么表现?灵车缓缓地前进时,人们又有些什么表现?这些问题就都可以用原文中具体写人们的行动、神态等方面的词句来回答。用这种方法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要在熟读文章、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找准相应的词、句或段来回答,不能丢三落四,挂一漏万,否则问题就回答不完整。同时,也要注意,并不是有文必引,原原本本地抄录下来,而要学会取舍,一些次要的部分可以删去。
比如读了《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要我们回答:“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比较简单,只要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因为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所以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2、自己组织语言概括性地回答问题。
有些问题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答案散见于文章各个部分里,而且问题又并不要求我们回答详尽具体的内容,这时我们就可以抓住要点,进行概括,用最精炼的语言作答。仍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例,有这样的概括性问题:课文重点写了几个场面来反映人们送别总理的情景的?可以概括回答为:写了三个场面。即灵车到来前,人们焦急而耐心地等灵车;灵车到来时,人们悲痛地望灵车;灵车渐渐远去了,人们依依不舍地送灵车。
再比如学习了《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课文,我们一定对大陆漂移学说感兴趣,也应该理解这么个问题:你知道大陆漂移说吗?
这不仅是一个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性回答的问题,它的理解还要求我们去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大陆漂移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一种学说,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他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发现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在形状上十分吻合,进而提出大陆漂移的假想。通过大量考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块统一的连续体,叫“泛古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加上日、月引潮力的作用,自2亿年前的中生代开始,漂浮在硅镁层上的硅铝层逐渐自东向西移动。到第四纪初期,形成现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轮廓。
3、分析性地回答问题。
应该说,前面讲到的两种提问形式都只停留在文章的表面,只要熟悉文章的内容便可正确地回答出来。有些问题提出后,需要我们对个体的事件、人物作深入的分析,通过分析综合,揭示出一些本质性的东西来,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还是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例,有这样的分析性的问题:面对总理的灵车,人民群众的行动说明了什么?回答时,就要透过文章的具体内容及人们的具体表现去分析,从而揭示出: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人民对他无限爱戴和深切怀念。人民群众在十里长街送总理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这样想?这类问题都需要经过分析之后才能正确回答。
再比如读了《火烧云》一课,有这么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将火烧云绚丽多姿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这也是一个分析性的问题,我们可以这么回答:阅读全文,一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景就会展现在我们每个读者面前。本文的作者是如何构思,精心刻画的呢?首先,作者从整体入手,描绘了在霞光中万物的变化,仿佛为这幅图画奠定了总体色调。接着,作者采用了不同的构词方式,如“金灿灿”“半紫半黄”“葡萄灰”等词语生动地再现了火烧云色彩绚丽多变的特点。最后,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将火烧云的形状想象成神态各异的动物,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于童话世界的感觉。这样,一幅色彩斑斓的火烧云图景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当然,根据不同的提问类型,还有许多回答问题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仔细体会,努力探索。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hcs/50583.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