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生活小妙招 >

小学教育心理学(李凌老师慢教育观 第26讲:儿童美术教育要“心理学化”)

导读:不管儿童的年龄、爱好、个性上的差别,不了解儿童认知的限度,但却让儿童服从老师,这样做只能说明老师的无知。儿童美术教育要“心理学化”,是我们每个儿童美术工作者都应学

  不管儿童的年龄、爱好、个性上的差别,不了解儿童认知的限度,但却让儿童服从老师,这样做只能说明老师的无知。儿童美术教育要“心理学化”,是我们每个儿童美术工作者都应学会的教育方法。否则,就是瞎教。

  我们的儿童美术教学,首先要满足儿童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比如,表现欲望,渴望被重视心理,能抒发情绪的安全感和老师的友情依恋等,有了这些才是教育的开始。

  有自尊的儿童才会有自信,有自信的儿童才会有自尊。在儿童美术教育中,作为一名教师,没有比保护儿童的自尊、自信更重要的了,它胜过一切知识、技能、技法。一旦儿童有了自尊、自信,想象、主见、创意、独立、创造离儿童就不远了。

  一个自信的儿童,是不会在乎别人怎么去评价他的画的。画前不会左顾右盼,不会犹豫,画中不会感到为难,不会说“我不会”。“我不会”是已受挫折孩子的专用语,这说明之前他的画已经受到了“画得不像”的评价,没有信心了。

  儿童绘画的能力是儿童生活经验的体现,是随着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自然的得到发展,不是成人硬教的。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无视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感受, 把儿童当成知识的接收器是不对的,是违背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

  一个儿童如不能自由的表现自己经历的事情,仅靠模仿或临摹画几笔画,伴随着这个儿童的画画心理过程只能是自卑、胆小、不自信,更没成功感。这个儿童永远也感受不到随心所欲,自由涂画的快乐!

  儿童在认识事物上会因个性、兴趣、年龄的不同有所不同,不能看儿童在一个事上反应不如别人,就认定什么事都不如别人。儿童学画有快有慢,悟性有高有低, 这是正常的现象与智力关系不大。

  儿童学画应该是,站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什么年龄学什么画。对于儿童学知识,提前和推后,深化和浅化都是不对的。实际上,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应有各个阶段的任务和要求。小学生与幼儿虽都是儿童,但他们的心理发展进程有很大差别,用一样的方法教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显然是不对的。

  喜欢模仿画画的儿童,在他心里没有重要与不重要的区分,画得要与书上的形象一样,是这类儿童的最高追求。画像了就有成就感,画不像时就苦恼焦虑。事实上,因为儿童年龄的原因,对比例、透视等科学的理性知识了解甚少,能画像的时候并不多。久而久之,原有的一点成就感也会丢掉了,对自己变得更不自信了。

  我们注意一下小朋友画的踢毽子的画,踢的腿要比不踢的腿要长一些,幼儿认为踢毽子的腿正在用劲,所以要长。这是儿童对重要事情的认为,但遗憾的是,有好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戏称踢毽子的孩子怎么是一个瘸子。这说明家长还看不懂孩子的画。(如图18)

  图 18《踢毽子》宋珊 5 岁

  儿童画画的年龄越小胆越大,年龄越大胆越小。

  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促使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儿童美术不是画像什么东西,而是儿童的心理需要。

  我们成人对儿童画应从儿童心理发展角度看问题,不能从逻辑、推理角度看问题;从直感的、形象的、非理性角度看问题路越走越宽,从理性的、逻辑的、合理的角度看问题路越走越窄。最后把儿童美术引向违背儿童心理发展的歧途。

  儿童做事与成人不同,儿童要是知道自己不行,以后就有可能真的不行,这是儿童心理不成熟的原因。所以,儿童的骄傲是“觉得行”,儿童的显露是展现,儿童的“自以为是”是胆量。把骄傲、显露、胆量融在一起就是自信。

  儿童画画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活动,它能使儿童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并能减轻紧张的情绪,促进人际交流,增强儿童的身心健康,这些才是学画的真正目的,而不是画像什么东西。

  美术老师对儿童的评价要客观、适时,评价的结果要起到积极向上和鼓励作用。如评价过高儿童会感到茫然,评价过低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

  有的教师对儿童的心理活动及表现,观察、注意不够,不能理解儿童的真实想法和目的,单从表面现象上就下结论好或不好。或者以儿童听不听话,乖不乖来评价儿童,造成了对儿童的误解,使儿童在心理上受到伤害,自己还不觉察。比如:两个儿童同时画一个苹果,很有可能一个儿童画得很大,另一个画得很小,不能简单的批评或埋怨画得小的儿童。画画得不大,可能有较为复杂或更深层的原因。有时儿童画得画大与小,跟儿童的胆量及个性有很大关系,如果儿童的生活环境比较宽松随便,儿童画起画来就大胆,画也大气、随意;相反,儿童在家里被管得太严, 束缚太多,规矩太多,画画时就会束手束脚,小心翼翼,怕画错了怕批评,画得东西也小,线条窝憋、棱角多、不流畅,画面支离破碎不整体。这是儿童的心理在起作用, 不是教师告诉儿童要画大就能画大的事。

  “夸大其词”是儿童的心理作用,不是技术问题,往往儿童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有夸张行为。他们觉得这样画更能体现自己认为的那种“真实性”。夸大只是他们对重要事情的态度,并不是一种表现方法。事实上,只有有创造力的儿童才能完成“夸大”。(如图 19)

  图 19《花树叶》薛宸夕 4岁

  不懂儿童心理的教育那才是瞎教育,无视儿童成长发育的不同,统一方法的教育也是瞎教育。

  当孩子总是无休止的画一些重复式的图样时,这说明孩子已走进逃避思考的所谓“安全”之中,就连想象画画得很好的小朋友也照样被“重复式图形”所俘虏,每当画面上需要这些图形时,就不加思考的随手画出来,如,在画纸的上角画上半个闪着光的太阳,这时儿童已进入定型的“保护”之中,没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了。儿童已不能根据画面的需要画出自己的造型了。甚至拒绝新知识,甘愿受“规矩”所束缚。这种避开的“保险”,对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作为一个儿童美术教育者,应在充分尊重儿童心理感受的条件下,让其自由的发展,说自由发展并不是不要教育,自由的教育才是合适的教育。事实上,不单是美术,人如果在幼儿期不能接受全面的教育,他几乎不可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教学实践中,懂儿童绘画心理与不懂是不一样的。懂得儿童绘画心理,就能在教课中尊重儿童的心理感受,使儿童快乐的画出自己喜欢的事物,而不是像教成人那样教技巧教步骤。

  儿童绘画从真诚开始,大人帮助下的儿童画大多是在“扮演”真诚。儿童画要是走上了这条路,就不可能有“回头路”了。

  辅导老师安排的课程要与儿童的心理需求及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取得好的教育结果。激发儿童的创作热情,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有目标、有追求,感觉画画很有意思 , 是辅导老师奋斗的目标。

  不懂儿童心理的教育者,不能算作真正的儿童教育者;以成人观点看待儿童的教育者,不是好的教育者。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shxmz/4932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