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分封藩王的影响(为什么朱元璋要分封)
导读: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明初,有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着朱元璋。 一是外部形势很不乐观。 明军北伐,虽然推翻元朝,收复汉地。但明军未能将退回漠北的北元残余彻底歼灭
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明初,有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着朱元璋。
一是外部形势很不乐观。
明军北伐,虽然推翻元朝,收复汉地。但明军未能将退回漠北的北元残余彻底歼灭。而未能彻底歼灭北元残余的结果,就是蒙古人虎踞漠北,复辟之志犹甚。始终对中原虎视眈眈。明朝外部形势很不乐观。
二是内部存在统治隐患。
明军推翻元朝前,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中原汉地,有两百多年被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历史。长时间的不统一,导致明朝初年时,南北方汉人在很多方面都有隔阂。这种隔阂,不小于今天的海峡两岸。
三是都城的选址不理想。
这个不必多解释。南京位置偏东南,对北方鞭长莫及。朱元璋其实也很早就意识到了都城问题,有过迁都考察。
西安、洛阳、开封,都在他的考察范围内。
只是迁都一事,牵扯太大。需要朱元璋做通盘考虑后,再下定夺。
因此朱元璋在迁都考察前,便想到了委派儿子镇守边关,以分封暂代迁都的办法。
而这也正是朱元璋在1370年,要重启分封制的原因。
搞清楚了朱元璋重启分封的原因,再来看明朝分封的特点。
相比于西汉和西晋,明朝的分封不太一样。
具体区别表现为两点。
第一点是西汉和西晋的藩王,都是对内的。
西汉建国之初,六国遗民不认什么皇帝,就认他们的齐王、楚王、赵王……
谁来做齐王、楚王、赵王……。不重要。
反正老百姓也不认识以前的王。
但是,一定要有人来做这些王。
刘邦搞郡国并行制,在帝国的西部实行郡县制度,东部实行分封制。初衷,是希望藩王治理关东,稳定内部统治,争取不再重演秦朝二世而亡的局面。
西晋也一样。
晋之前的秦、汉、魏三朝。
秦朝不搞分封,二世而亡。
西汉实行分封,虽然搞出了七国之乱。但汉室成功摆脱了二世而亡的命运,依靠藩王完成了中央集权,国祚延绵了近两百年。
曹魏不搞分封,建国仅29年,皇帝就失去了权力。差不多也是三世而亡。
司马氏和曹氏一样,都是以士族为基础,篡权上位。
有秦、魏这些珠玉在前,司马炎建晋后,自然是吸取了秦、魏教训,以宗室掌兵,抑制各地不断膨胀的士族。
因此,西晋的分封也是对内的。
皇帝以封藩,压制士族势力,慢慢完成中央集权。
不过相比于西汉,西晋的封藩策略明显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那就是皇帝过分信任藩王,把藩王都封到京城周围,寄希望藩王能和中央联手,制衡士族势力。
而这会导致士族与皇帝离心离德。
一旦当藩王造反,反噬皇权的时候,没人能站出来制衡藩王,拱卫皇帝。
相比于司马炎,刘邦当年的手腕明显要棋高一着。
他把藩王分封到关东,把功臣集团和外戚笼络在关中。
功臣或外戚反噬皇权,藩王能起兵勤王。
藩王在外地造反,功臣和外戚在中央能协助皇帝平叛。
皇帝始终能平衡各派势力,保持一个比较稳固的统治基础。
西汉和西晋的分封都是对内的。
明朝的分封则是对外的。
朱元璋把辽、宁、燕、谷、代、晋、庆、肃王分封在九边,扼守边境要塞,直面外患。
这是外屏藩王防线。
把秦、周、鲁、齐、楚王分封在二线。刻意与驻守九边的一线藩王拉开几百里的距离。
这是内屏藩王防线。
至于南京附近,则不封王。
他此等操作的目地,再明显不过了,就是想让藩王在外线镇守,做为中央的屏障存在。
蒙古人要想入侵,先得过外屏藩王一关。
过了一线屏障,还有二线屏障。中央有充足时间调兵遣将。不至于像宋朝一样,北方防线形同虚设。只要外敌入侵,就能杀至京城附近。
另外,两道屏障的设置,对藩王也是一种天然制衡。
一线外屏藩王如果造反,有二线内屏藩王在中间顶着。前者的造反很难成功。
二线内屏藩王如果造反,有一线外屏藩王负责抄后,配合中央两面夹击。后者的造反也很难成功。
中央附近因为没有藩王,不担心重演西晋藩王反噬皇权,导致八王之乱的一幕。
也不必担心像唐朝一样,边境藩镇造反,皇帝拿藩镇一点办法没有。
很多人批判朱元璋,说他小农心态,分封就是为了宠儿子。
这是不对的。
因为朱元璋分封,如果真的是为宠儿子,那他没必要把儿子们分封到北方边境,让儿子们替他戍边。把儿子们养在富庶的江南,吃香喝辣的,这不是更宠儿子?
实际上在朱元璋眼里,他的儿子就一个。
就是朱标。
其余儿子,在他眼里,都是为了维护朱标地位而存在的人形工具罢了。
第二点是汉、晋的藩王,都有很大权力。
西汉藩王在自己封国内,政军财一把抓,说翻脸就能翻脸。
西晋的藩王弱化了一点。在封地内有收税权和拥兵权,没有行政权。
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政权出自枪杆子。
藩王有钱有枪,还怕没政权?所以西晋的藩王还是可以说翻脸就翻脸。
相比于西汉和西晋,明朝的分封更像是元朝诸王出镇制的翻版。
藩王没有地盘,所谓的地盘就是王府。
藩王也不能拥兵,所谓的拥兵权,就是自己王府的护军。
朝廷的军队,没有中央命令,藩王调不动一兵一卒。
藩王在没有地盘,没有兵权的情况下,实际地位只相当于总兵。
他们与总兵的区别,只在于他们是皇子。
朱元璋的这种操作,明显就是仿效元朝的宗王出镇制度,试图把一部分兵权捏在自己家人手上。避免兵权旁落,陷入唐朝、宋朝那种君弱臣强的局面。
综上。朱元璋重启分封制的初衷,是为了巩固统治。
他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把藩王封到外地,刻意得封在一、二线,也是为了巩固统治。
一切,都是为了巩固朱家的统治服务。
不过,尽管朱元璋老谋深算,尽可能的想避免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但他还是失策了。
他的失策,具体表现为两点。
一是他挑选的继承人朱允炆,以及他给朱允炆选的辅臣黄子澄、方孝孺都太迂腐了。
朱允炆继位后,启动削藩。
削藩,这本身没问题。如果朱允炆采纳齐泰的建议,直接派人逮捕朱棣,就没后来的靖难之役了。
但朱允炆偏偏要采纳黄子澄的建议,先削周王等二线内屏藩王。
这么搞,既打草惊蛇,导致朱棣有所防备。
也导致朱元璋布置的第二道内屏藩王防线出现了漏洞。
齐王和周王被废黜,鲁王又是个娃娃。
当朱棣起兵靖难时,北平与南京之间,缺乏内屏藩王拱卫。燕军就像进菜园子一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第二个失策是朱元璋滥杀功臣,导致外姓功臣集团与皇帝缺乏之间起码的利益绑定。
前面说了,西汉分封比西晋强的地方,在于刘邦把功臣和外戚的利益与皇权绑定了。
功臣和外戚只有效忠于皇帝,才能维持家族荣耀。一旦帝位易主,藩王登基,重用自己的一班心腹,大家都可能要靠边站。(实际上从文帝继承大统开始,旧有的功臣集团就渐渐退出了西汉的政治舞台)
皇帝有周勃、陈平、灌婴、周亚夫这些强人的辅佐,饶是不可一世的吕氏,兵强马壮的关东藩王,最终都被强大的中央给碾碎。
如果,我是说如果。
如果朱标不死,靠着朱元璋给他留下的太子党辅佐,朱棣根本不可能造反。
即便造反,也会被中央碾碎。
但朱标的死,打乱了朱元璋的部署。
为了扶持朱允炆上位,朱元璋不得不对太子党痛下杀手。顺带手,还把晋王朱济熺的老丈人傅友德,周王朱橚的老丈人冯胜给一并弄死。
而朱元璋滥杀功臣,让不谙世事的朱允炆继位的结果,就是中央的政治军事失衡,藩王对中央离心离德。非功臣家族出身,靠科举上位的职业官僚对皇帝也离心离德。
在藩王和一班职业官僚看来,无论是奉建文帝为正朔,还是改尊永乐帝。大家都是效忠朱明皇室。
他们利益、志向取向,是多元的。不像功臣集团,是与皇帝高度绑定的。
朱允炆在在位时,缺乏强人辅佐,就连可用的次阶储备人才也极度匮乏。他自然也就无法遏制朱棣的谋反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了。朱棣造反成功,一大半的“贡献”都来自朱允炆。
他但凡听一点齐泰建议,快刀斩乱麻。都不至于沦落到兵败失踪的下场。
所以我们也不能因为朱允炆的失误,就把朱元璋恢复分封制的举动,给一棒子打死。
毕竟一个政策推出之初,肯定是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当时实际情况的。
咱们现在看历史,一眼争百年的同时,也要理解当事人的选择。
作为当事人,是很难感知到错误,尤其是感知到几十年之后才可能出现的错误。
出现了错误,后世子孙在根据新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进行一定的改革就好了。
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永远的真理,只有不断的革新,社会才能进步。所以我们没必要追根溯源,揪着辫子不放,老是把靖难之役的责任归咎于朱元璋。
来自优质历史领域网友“小约翰”对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的观点:
分封制,是中国商代起建立的分封诸侯的制度。
分封的对象除了功臣还有宗室;分封的形式是给他们土地和军队;分封的目的是让他们与最高统治者形成利益集团,维护王朝的统治。
西周灭商后,将分封制度发扬光大,更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给那些王室子弟和为建立西周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
被封的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比如服从天子命令;定期向老大朝贡;在发生真正的时候提供兵员和军费;维护周室安全等。
事实证明,分封制有利于巩固中央政府的统治。
但是凡事都是两面的,由于分封的诸侯权力过大,是事实上的国中之国;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诸侯就会做大做强,不服从中央的命令,不履行自己的义务,甚至向老大叫板,架空中央。
周天子最惨的时候,周平王驾崩连埋葬费也没有,欠下臣民的债没有法归还而债台高筑;更有甚者,诸侯国如秦国还以下犯上攻打周天子。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诸侯争斗损害了天子的权威,伤了帝国的元气,最后一根稻草就可以将其压垮。
所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吸取了周朝灭亡的教训,用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
西汉建立后,刘邦实行一国两制,即在继承秦朝的郡县制的同时,恢复了周天子的分封制。
所不同的是,刘邦建国之后的分封,只封自己人即刘姓人,不封异性为王。
虽然分封的藩王权力跟周朝时相比没有那么大,但依旧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影响到了王朝的稳定,王爷造反的事时有发生。
西汉时期发生过七国之乱,西晋时期发生过八王之乱,唐朝时期也发生过永王反叛事件。
内乱的发生虽然没有直接导致政权更迭。但对一个王朝的统治来说终归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会打开潘多拉魔盒,敲响帝国丧钟。
比如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破坏了社会稳定,摧毁了国家经济,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为五胡乱华埋下伏笔。
因此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吸取前朝教训,非常重视加强中央集权,除了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武将的军事指挥权,对于藩王的权力也做了很多限制。
赵匡胤虽然分封他们为王,但是中央政府一不给他们土地,二不允许他们有私人武装,三不许他们离开京城。
如此一来,他们只能规规矩矩,不可以乱说乱动。
因此纵观整个宋朝,哪怕是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藩王作乱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但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将分封制重新拾起,开始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
除了太子朱标,朱元璋的24个儿子和一个侄子(靖江王朱守谦)都被封王,欢天喜地当上王爷,威风八面去外地就藩。
这些藩王的权力比宋朝大多了,不仅被授金册金宝,有万石岁禄,还在外有封地,有私人武装。
这些私人武装其实就是军队,规模在数千到数万之间。
藩王的政治待遇仅次于皇帝,所有大臣见了都要跪拜。
亲王的嫡长子,年满十岁,就被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拥有世袭特权。
而王爷的长孙,出生不久便可以被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王爷的其他儿子年满十岁,则被授涂金银册银宝,被封为郡王。郡王的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其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
郡王的其他儿子,则被授镇国将军;其孙子授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
四世孙被授镇国中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以下则为奉国中尉。
跟前朝一样,分封制度成为影响国家稳定的因素,形成动乱的源头。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上任伊始就看到了朱元璋分封制的危害,开始循序渐进削藩,希望剥夺叔叔们的权力。
不料他的削藩引起了藩王的恐慌和强烈反弹,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攻打最高领导建文帝,历时数年的靖难之役由此爆发。
从此之后,除了汉王朱高煦小打小闹的造反,没有再爆发全国性的藩王叛乱。
因为深知朱元璋分封制危害的朱棣,开始削弱藩王的权力,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朱元璋虽然不是读书人,对历史也并非一无所知,不可能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
既然如此,在他统治时期,为什么将宋朝早已抛弃的分封制重新捡起来视若至宝?
发自内心的亲情
朱元璋出身贫寒,父母死后甚至连埋葬的棺材都买不起。受过穷的人,更懂得珍惜,更注重亲情。
朱元璋的大多数儿子出生的时候,明朝还没有建立,他们跟着父亲颠沛流离吃了不少苦。
朱元璋虽然打仗时下得了手,诛杀功臣时心狠手辣,但是虎毒不食子,他对自己的儿子满怀深情。
皇子跟自己离京就任的时候,诛杀功臣动不动就让数万人血流成河的朱元璋,竟然像个娘儿们,“涕泪沾襟”,爱子之心可见一斑。
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不仅希望他们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还希望他们彼此间相安无事,能善始善终,不受到迫害。
而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就能达到这一目的,让他们有安全感。
如果朱元璋不是爱子心切,在他内定孙子朱允炆接班的时候,就开始削藩了,不会将烫手山芋留给没有政治经验的孙子。归根结底还是亲情束缚了他的手脚,宁愿冒着之后发生动乱的风险,也不愿意去削藩。
分封制的弊端,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已经露出端倪。靖江王朱守谦
就任后胡作非为,朱元璋也舍不得依法严惩,只将他调回京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7年之后,让其到云南为王;但是朱守谦不思悔改,继续我行我素。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不忍惩罚,没有加罪于他,反而将其安置在老家凤阳。
越是这样,朱元璋越是坚持自己的分封制。因为如果自己百年之后,继任者不会像自己这样仁慈对待皇子。只有巩固分封制,才能让自己的皇子免遭迫害。
诛杀功臣后的无奈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30岁的朱元璋消灭了各路义军,在应天府称帝,实现了自己的帝王梦。
但这时的朱元璋还不能高枕无忧,北方还有蒙古残余,妄图卷土重来;广西、四川等地还没有攻占,政权还不稳定。
明朝建立后,从1370到1388年的18年间,朱元璋亲自开展的伐元军事行动就有八次。
而就在这期间,朱元璋为了让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永远姓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诛杀功臣行动。
因为那些功臣都不姓朱,跟朱元璋势同水火,他们随时随地都会拥兵自重,颠覆大明政权,所以必须铲除。
尽管北方还有战事,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了。
当蓝玉、常遇春、冯胜、傅友德等忠臣良将良诛杀后,大明江山靠谁来捍卫,当然是朱元璋的儿子们。
北伐的时候,朱元璋的5个儿子都能担当重任;五子朱橚亲率兵役赴北平府援送粮草;四子朱棣能够亲自挂帅,带兵北征,还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
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将功臣斩尽杀绝;为了平定北方,就只能重用自己的皇子,将他们封王,给他们带兵的权力。
朱元璋将自己的20多了皇子分别封王,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就藩,拱卫京师,维护大明江山稳定。
朱元璋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皇子齐心协力,保卫大明江山。
比如,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让朱棣就藩燕京北平看守大明的北大门。
1388最后一次北伐结束后,又把十七子朱权封到大宁;完成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朱元璋高兴地说:“朕北顾无忧矣!”
胸有成竹的坦然
以朱元璋的精明,他不会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更不会不知道四皇子朱棣才华超群,桀骜不驯,有野心。
而且被定位接班人的朱允炆,也看出了分封制的潜在威胁,祖孙俩曾经就此进行过探讨和交流。
《皇明史窃》记载,当时还是皇太孙的建文帝曾和朱元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谁)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你)意如何?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太祖曰: 是也,无以易此矣。
意思是说,如果有外敌,那么藩王可以协助皇帝抵御。那么如果藩王不守规矩的话,谁来抵御?朱元璋沉思之后,反问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朱允炆说:不听话,能够以德、以礼治之最好,要不然就是削地换人,实在不行只能举兵镇压。朱元璋听完说道,也只能这样。
朱元璋不知道孙子朱允炆在军事上不是儿子朱棣的对手吗?
但是那些能征善战的大将都被杀尽了,即使自己朱允炆即位后藩王发动了叛乱,无论鹿死谁手,江山还是姓朱。
正是朱元璋有这点自信,才决心推行分封制。
但是,朱元璋推行的分封制还是产生很多弊端,成为大明灭亡的主要原因。
明代宗室藩王们在明成祖朱棣和仁宗、宣宗之后,权力被限制,没有了大规模的私人武装,失去了发动叛乱的能力,只能花天酒地、拼命造人。
宗室人口,从洪武年间的二十多家,至正德嘉靖间繁衍到了2万余人。
到了明末,王室宗亲人数不低于10万。每个王室子弟都张着血盆大口,挥金如土、穷奢极欲。
比如明末被李自成杀掉的福王朱常洵,拥有庄田二万顷,还垄断了江都和四川等地的食盐和茶叶的销售。
福王被杀后,李自成没收了他的财产当做军费,出动上千辆马车,搬运了几天。
由此可见,藩王们的生活多么奢侈。
这样一个特权阶层,不但吸尽了民脂民膏,加重了百姓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也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为大明灭亡埋下伏笔;这跟朱元璋设立分封制的初衷背道而驰,是他始料未及的。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ctls/41611.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