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a(凭什么你是「天朝」我是「夷」?东南亚国家的中国称呼变迁)
导读: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曾几何时,赛里斯、秦那、契丹、桃花石、震旦都是老外对远东的称呼。但使用者不是来自内亚的强邻,就是独霸他方的其他文明帝国。至于东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曾几何时,赛里斯、秦那、契丹、桃花石、震旦都是老外对远东的称呼。但使用者不是来自内亚的强邻,就是独霸他方的其他文明帝国。至于东南亚各国如何称谓自己,很多人都漠不关心。哪怕早已达到年均新马泰的旅游标准,依然会不自觉的摆出天朝上国心态,不削于理解自己最能触及的地方。
反过来,若稍微了解下南方小兄弟的中国称呼方式,也能对他们天朝既视感有大概把握。
南洋大路货:China与唐人南洋群岛的政治文化主要受殖民时代影响
在南洋各国中,普遍存在一种最常见的对华称呼。这是由于各邦都以前宗主国的语言为模板,所以在发音上显得大同小异。例如柬埔寨语中的Zhen、菲律宾人嘴里的Tsina与东帝汶通行的Xina,就分别是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同类词翻译。由于这些原型都属于印欧语系的西欧分支,自然会使延伸版本也异常神似。至于曾是不列颠属地的马来亚和文莱,则干脆用英语中的China指代,更富有拿来主义精神。
倒是曾为荷兰管辖的印尼,因深受日本影响而发展出2种平行称谓。在关系交恶时,会选择以Cina称呼,等到关系变好再改成Tiongkok。
大部分南洋国家的中国称呼 源自宗主国语言
但在东西洋影响渗入前,唐人才是南洋各国的对华通用称呼。今日常见的唐人街与唐装,都来源这个古老习惯。相比后来才更加突出的汉人称谓,唐人无疑才是南方岛夷对上朝盛世的深刻印象。乃至成书于元朝的游记《岛夷志略》,也记载了当地对唐人群体的特别优待。尽管李氏王朝的坟头早已长出三尺高草,但辉煌时代的印记依然在远方得到保留。考虑到唐朝从未对南洋各邦用兵,无疑会让那些天天叫嚣虽远必诛的崛起粉们怀疑人生。
不过,以上用词大都出现在与东亚大陆有相当距离的南洋腹地。至于那些位于中南半岛的近邻,都会从实际视情况出发,为天朝各时代都量身定制出特色称呼。
郑和的大规模出海 也不能让南洋将唐人改成明人
缅甸:妙香国和德祐的交替缅甸的扩张 让其开始与北方强权接壤
如同希腊-罗马世界的“赛里斯”和中亚-东欧的“契丹”,缅甸人会选择他们首先接触到的地方强权,直接作为天朝象征。作为一个非常勇武好斗的族群,他们通过兵种分包各类封建领,建立起强大的正规武装。随后更是打到大理国南境的佛系掸傣酋邦,轻易让后者向自己纳贡臣服。彼时的大理国也提倡以佛治心,并标榜自己是内亚佛系文明的正统继业者。因此以梵语号自称犍陀罗,又被汉译为美轮美奂的--妙香国。
于是,缅人便有意无意地在《琉璃宫史》等文献中,称自己成功震慑了妙香国。这个称呼的指代范围,后来也由大理一隅扩大到整片大陆。让搞不清内在原理的读者,会误以为缅甸曾将天朝视为自己的藩属。
缅甸对中原的妙香国称呼 直接来自大理王国
当然,在妙香国称呼的漫长使用期内,也曾被另一个名号中断过很长时间。当蒲甘王朝遭遇到南下大理的蒙元时,没有马上意识到对方已不再是佛系食草男。反而继续到边境挑衅,并为此付出了遭暴打后又沦为藩属的惨重代价。随即就用新词“德祐(Tayok)”取代妙香,并也同样被沿用至今。后世学者认为该词就是“大元”或“鞑虏”的谐音,反映出蒲甘王朝对蒙古恐怖战斗力的心里阴影面积。
至于对那些元朝后才陆续迁入的勐稳或果敢华人,缅人也会视心情决定怎样称呼他们。如果需要强调威胁,就搬出恐怖意味浓厚的德祐。若需强调自古以来的行使主权,就一律将他们划入缅甸国人(Burma)范畴。
在果敢地区作战的缅甸军队
泰国老挝:秦与华的平行对立泰国和老挝也对华人有两种称呼
与缅甸情况类似,以傣系人群为主要居民的泰国和老挝,也有2种称呼天朝的名称。但并非承前启后关系,而是从古至今都被平行运用。
第一类就是音译中的”,也有Jin、Chin等不同方言发音。主要泛指大部分华人,有时也特指讲闽粤方言或自海路前来的华人移民。但这个词的出现时间较晚,很明显也源于China等印欧系词汇。
来自海上的秦人 通常比陆上来的华人地位稍低
第二类被音译为“华”,同样也有Hoa、Haw等不同方言发音。主要特指那些操云南方言的汉回群体,偶尔也用于描述讲西南官话或自陆路前来的华人移民。该词来自成书于13世纪的《兰那法律汇编》,并在老挝、掸族和傣族中广泛使用。有人觉得其源于汉语中的“胡”字,同样是元朝扩张的影响力产物。但也有人觉得来自汉语中的“河”字,源于南诏时期的主体人群-河蛮。当然,还有人判断该起源自西南先民语言中的“人群”读音--伙。但因过于牵强附会,基本没有什么人会赞同。
由于“秦”和“华”会受到不同待遇,就必然引起部分激愤青年的心存不满。但这主要是因为当地人都比较清楚,后者大都是一些在远东内斗的落败者。加上他们与其他定期从海路抵达的群体有较大差异,所以就很容易被观察者区分出来。反倒是那些从内陆逃难而来的人群,因为容易同沿途的原有居民混杂而获得亲近。但也会倾向于折中调和而自称为秦-华。
扎根数代的移民后裔 往往将两种称呼合并使用
越南:从北朝到Trung Quoc越南对中原的态度 是非常矛盾的融入+对抗模式
当然,在中南半岛诸国中,还是越南与天朝关系最为紧密。古时就有小中华雅号,今天还是屈指可数的同志加兄弟。然而纵观漫长历史,兵戎相见和恶语相加都是家常便饭。尤其是体量较小的越南,所以长期被上国的“华夷之辩”置于歧视链末端。于是就只能以媳妇熬成婆的心态,对这套话语体系进行逆向工程。
起初,越南往往将中原帝国称为北朝,并将来者都归类为北人。相应的,那些被对方控制的时代,就会多出北属抬头。这样的操作,原理就是衬托自己的小中华+南国身份。其中隐约透露的含义,就是一方面要融入华夷体系,同时也不放弃对抗色彩。
将宋军称呼为逆虏的李常杰
随后,由于双方的力量出现细微变化,越南人又接连搬出了逆虏和吴等新词。例如在与北宋爆发的熙宁战争中,大将李常杰就写下了著名的《南国山河南帝居》。他在诗中便公然称宋军为“逆虏”,开创了自行扭转歧视链的第一枪。
到了明朝的永乐年间,针对南京宫廷发表的《平南露布》,越南又针锋相对地写下《平吴大诰》。其中的“吴”字,就直指朱元璋称帝前曾使用的吴王封号。等于是嘲讽朱家天子,不过是谋反窜上的地方割据势力。其嘲讽力度之强,连骂朱棣是篡位者的帖木儿都要自叹不如。
直接嘲讽明粉是僭主集团的 《平吴大诰》
随着越南逐步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落后的华夷之辩就不再为他们所看重。对中华的称谓也改用成了拉丁化的越南文--Trung Quoc。尽管总有人为这个昔日藩属舍弃方块字而耿耿于怀,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恰恰是在文字完成西化改革后,有90%越南人摆脱了文盲身份。
在未来的365天,东亚君将与各位朋友一起去分享110本曾在全球知识界产生过广泛影响、同时也曾给予我诸多刺激的名作。
希望能以此为各位读者带去新的冲击与启示。期待各位加入东评学社,我们不见不散!
END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jkys/4801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