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健康饮食 >

龙井茶属于红茶还是绿茶(明前龙井,西子湖畔的一缕清香)

导读:但是,不是所有的龙井茶,都叫西湖龙井。按照《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划分为三个产区,即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其中,

明前龙井,西子湖畔的一缕清香

但是,不是所有的龙井茶,都叫西湖龙井。按照《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划分为三个产区,即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其中,西湖产区,是龙井茶的传统产区。现在也只有在西湖龙井茶保护基地范围内出产、符合加工工艺要求和生产质量的龙井,才能被称为“西湖龙井”。

明前龙井,西子湖畔的一缕清香

一杯上好的茶,需要上好的水才能释放其真正的色、香、味。

自古以来,西湖龙井茶与虎跑泉水就被誉为“西湖双绝”。明代戏曲学家高濂以诗句“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曾说过:“未尝龙虎饮,枉做西湖游。”

那么,虎跑泉水好在哪里?为什么用虎跑泉水泡龙井茶格外香甜?

经过检测发现,虎跑泉水属于弱酸性软水,弱酸性的水可以使茶中的保健成分较好地溶解。另外,虎跑泉水从地下到泉眼,流经了很长的路途,经过多道石英砂岩的过滤,水质纯净、杂质和有机物少,减少了其他物质对于西湖龙井滋味以及香气的干扰,更能显现出龙井的本真原味。从科学意义上来讲,确实是更理想的泡茶用水。

明前龙井,西子湖畔的一缕清香

清明时节,龙井采摘有讲究

清明前三天采摘的茶叶被称为“明前茶”。明前龙井最符合“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标准,嫩芽刚长出来,像莲心一样,又叫“莲心茶”,叶片比较小,颜色呈草绿或者深绿,香气清新,泡出来的茶很香,茶汤清澈,是西湖龙井茶中的珍品,一斤干茶约须几万颗嫩芽方可炒制而成。

清明后到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谷雨之前,茶柄上长出一片小叶,正是茶树“一叶一芽”的时候,叶片形状似旗,茶芽形状似枪,俗称“一旗一枪”,又名“旗枪茶”。雨前茶与明前茶相比色泽略暗、茶汤略混,不失香醇。

不过,谷雨后采的茶就相对较差了。当地的茶农有句谚语,“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便是形容茶叶的幼嫩与节气息息相关。立夏之前采三春茶,茶芽旁有附叶两瓣,两叶一芽,被称为“雀舌”;再过一个月开始采摘的四春茶,茶叶已成片,并附带有茶梗,称之为“梗片”,品质更差,在过去是供茶农的后代练技术用的。

明前龙井,西子湖畔的一缕清香

好龙井,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功

传统的西湖龙井炒制有十大手法: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不同品质的茶叶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先要抛,再压、推,再搭,然后抓、抖……每一步骤中又可以增加或是分解成若干个动作。

“抛”是为了让茶叶变松,把水分散发掉,有时也为了控制鲜叶的温度。“压”则是为了把鲜叶压得扁而平,扁平而挺直是龙井茶的外形特色所在,有时为了使龙井茶表面变得光滑,还要边压边推。“抖”是为了把茶叶的形状抖出来,使叶和心包在一起,于是不仅香味被牢牢地包在每一片茶叶内,冲泡后一芽一叶的形状也完整而立体,非常漂亮。“搭”的动作很轻巧,左手捞起满满的茶叶时,老师傅总喜欢右手在满手的茶叶上轻轻一按一抹,茶叶的色泽、温度和水分情况可基本看出,下一把怎么炒心里就有数了。

明前龙井,西子湖畔的一缕清香

饮一壶上等龙井,啖几只清甜茶糕

南宋以来,江南百姓生活富足,市井中茶馆林立,风行雅集斗茶。在饮茶盛行的当时,茶点也颇为丰富。当时江南一女子曾写过一本民间烹饪食谱——《浦江吴氏中馈录》,里面记载了一款五香糕的方子:“上白糯米和粳米二、六分…磨极细,过筛,白砂糖滚烫拌匀,上甄。”然后,裹以龙井馅料,味道清鲜淡雅并有植物香气,如春雨过后茶山的气息,带着阳光山林下泥土的芬芳,这种灵动似在眼前却难以捕捉,只有沉浸其中才知其味。

明前龙井,西子湖畔的一缕清香

(编辑:徐一)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jkys/3991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