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静雅生活网 > 健康饮食 >

紫砂壶怎样的细节处理才算完美?

导读:网上流传的挑选“紫砂壶”的秘笈特别多。最常见到的莫过于“壶内注满水倒立壶盖不会掉下来”、“出水时按往盖钮上的气孔断水利落”、“看壶嘴、壶钮、壶把是不是三点一线”这

  网友提问:

  紫砂壶怎样的细节处理才算完美?

  优质回答:

  紫砂壶怎样的细节处理才算完美?

  网上流传的挑选“紫砂壶”的秘笈特别多。最常见到的莫过于“壶内注满水倒立壶盖不会掉下来”、“出水时按往盖钮上的气孔断水利落”、“看壶嘴、壶钮、壶把是不是三点一线”这么三种。

今天我们来说说,当我们谈论紫砂细节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先看一个不好的细节示例:

  壶身表面有一道凸起的痕迹,这就是明针工艺不到位造成的。虽然壶身这一道痕迹并不影响使用,而且不仔细看甚至看不出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痕迹并不是不可控因素例如烧制收缩造成的,而是一处工艺细节硬伤。

  下文配合图片简略谈一下什么是好的细节。

壶钮

  壶钮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球型钮,大多数壶的钮都是球型钮。其次是桥钮,例如石瓢就是桥钮。此外还有仿生钮,比如瓜形的壶就做成仿瓜蒂、仿竹器就做成一截竹根。壶钮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与盖子粘接的脂泥处理拖泥带水,一塌糊涂。处理到位的壶钮,应该是下图中的样子:

  接下来说

“子母线”

  子母线就是壶盖边缘与壶口处的两道圆滚滚的边线,盖子上称为“子线”,而壶口称为“母线”。子母线不是每把壶都有,只是出现在部分压盖式的传统器型上,例如仿古、掇只、莲子等,但同为压盖式的石瓢,就没有这个子母线,而截盖式的西施,就更不会有“子母线”了。好的子母线,是这样的气韵:圆润、饱满、挺括。

  截盖式的壶,虽然没有子母线,但要讲究盖子与壶身之间的一气呵成,仿佛盖子真的是从壶身上截取了一块下来。由于紫砂在烧制过程中有收缩,很容易造成盖子外缘大,而壶口外缘小,这样的截盖式就算是失败的作品。合格的截盖,是这个样子:

  接下来就该说

壶嘴

  壶嘴分为直流和弯流。直流分为炮流和剑流,弯流分为一弯流、二弯流、三弯流。壶嘴的细节处理,一是看壶嘴与壶身的连接处是否过渡自然,没有脂泥涂抹的痕迹,二是最外缘的处理是否精细。配图分别为弯流中的一弯流和直流中的炮流,在最外缘处都进行了精细的倒角处理。图片是在微距镜头下的表现,肉眼直接观看的话,是看不到如此生动的细节处理的——事实上大多数作者也达不到这样的细节处理水平。

  壶嘴的形状和细节处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出水,但出水效果的关键点在于壶内壁的出水孔处理。

出水孔

  可分为网孔、独孔、球孔三种,网孔就是出水孔呈网状排列,最常见的是七孔梅花孔和十孔菱形孔。独孔则比较简单,就是在壶的内壁上简单地挖一个洞。球孔是在独孔的基础上,把一个密布出水孔的半球形附件粘接到独孔的位置。紫砂壶在民国之前,大多为独孔壶和简单的网孔壶(例如四孔网孔),建国之后,出水孔的处理工艺不断改进,最终演化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网孔还是球孔,并不是出水孔越多越密越好。处理得当的网孔,只需要梅花七孔就能水柱一尺不散,而处理不好的球孔,就算半球上密布着一两百个细密的出水孔,出水也不好。总之,壶内壁的出水孔,是一处非常能体现作者心思的地方。处理细致的网孔,是这个样子:

  市面上的球孔壶,内壁粘接的半球形附件多为模具批量制作,粗糙不堪。真正称得上细致的球孔,是这个样子:

  壶内壁的出水孔和壶嘴处理工艺,是影响出水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的因素。壶盖上还有一处会影响出水效果的位置,这就是壶盖中心的通气孔。

通气孔

  因为壶在出水的时候,细碎的茶渣经常会随着茶汤贴到盖子内壁上,有时则直接贴到通气孔上,影响壶内外的大气流通,这样,壶内失去正常的大气压,茶汤就不能顺畅地流出。比较用心的作者,会把通气孔做成喇叭状,即内大外小(但这并不代表通气孔只要不是内大外小的壶就是细节处理不好):

  另外,壶盖边缘的处理工艺,也很能见作者的工夫与心思。边缘无论有无子母线、是方是圆,都应该做到一丝不苟:

壶盖

  其实由三个部分组成:壶钮、盖片、盖墙。盖片就是壶盖的主体,把壶口遮蔽住的那个圆片,而盖墙,就是伸进壶口内部、与盖片垂直的那一圈泥片。很多全手工壶和大部分半手工壶,盖片和盖墙都是用模具压到一起,省时省力。传统全手工做壶盖,盖墙要单独裁出泥片围出来,然后接到盖片上,所以会留下清晰的接缝。而这个接缝,也是重要的细节:

  接下来该说壶的内壁处理了。

内壁

  全手工和半手工的内壁处理工艺稍有区别,部分全手工的壶只是处理一下壶壁与底片之间的脂泥连接处,所以内壁可以完整保留拍打的收缩纹、内壁章,甚至还有拍身筒时内壁留下的指纹。但也有的作者会把内壁修饰一番,这样就看不出收缩纹了,内壁章也偶尔会受到影响,导致模糊不清。所以壶内壁的形态并不是判断全手工和半手工最重要的依据。二者之间的气韵差别,才是判断全半手工的最重要依据。这里主要讲一下半手工壶的内壁处理。半手工壶由于在制作时有外模,用手指伸到壶内向外撑,所以内壁不平整,需要比较费时的修饰。主要修饰过程是用一个小竹片,在壶内壁和底部细细地刮过,最终留下整齐的放射状纹路。有一些半手壶,内壁的修饰很敷衍,这样就会造成内壁坑洼不平或者到处都留下细碎的脂泥碎片。用心的半手壶内壁,是这个样子:

  由于紫砂壶是由很多配件装配到一起的,而粘接用的材料是脂泥(就是含水率高,比较粘稠的紫砂泥料),用脂泥粘接之后,粘接之处的脂泥痕迹必须处理得干干净净。壶把和壶身的连接之处,也需要仔细看一下:

  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现在就就到了最后一处细节:壶底的处理。

壶底

  大部分紫砂壶,壶底外围都有凸出的一圈,类似于瓷器的圈足。凸出来的这一圈,紫砂业内行话叫“假底”。瓷器在制作时,圈足可以直接在拉坯的过程中拉出来,但紫砂是打泥片成型,底片粘接到身筒上完全是平板一块。如果要实现类似于瓷器圈足的效果,就必须单独做一个假底,然后用脂泥粘接到壶底,用工具修饰平整。就这样一个全手工做假底的工艺,所耗时间,如果用来拉坯的话,能拉出好几个壶身来。所以紫砂壶制作过程是特别费时费力的,这也正是紫砂为什么“很贵”的根本原因。另外,壶底的落款也有讲究,印章的大小、字体都应该和壶的整体风格协调一致。好的壶底长这样:

  另外,壶底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一捺底”,从工艺难度上讲,比平底更难做: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特别想要一把细节完美的壶了?但是我得再说几句实话:真正称得上细节完美的壶是不存在的,只要你愿意花费时间,拿上放大镜,一把壶多多少少,总能挑出些毛病来。

  尽管客观上不存在“细节完美”的壶,我们每位壶友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观标准:什么样的细节处理才算完美无瑕。

  内容来自东家紫砂手艺人捻砂成器的分享。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其他网友观点

  商品壶看细节,好壶看整体。艺术不存在完美,着眼点在大上就会忽略小。着眼点在小上就会失去大,没有完美的艺术。现代的紫砂艺术越做越细,却没有老壶应有的韵味,味道就是人的痕迹,直线太直,圆太圆都是整体僵硬的表现。

  其他网友观点

  据以往的经验,我总结了选壶八看,今天分享给大家。

  1、看密度。壶体致密度高,紧实,壶面和内壁处理的干净平整。

  2、看颜色。颜色自然舒服,纯正紫砂的颜色,不论紫色、黄色、红色或者是两者之间的颜色都应有玉石般的韵味,其光质为黯然之光,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州白蜡打磨上去的。

  3、看外形。壶的外形舒展和谐,符合审美原则,如黄金分割线、三点一线等,外形轮廓线条有弹性,从各个角度看有膨胀感。好的紫砂壶外形展现出一种独有的神韵。

  4、看细节。好的紫砂壶看不见的地方同样很精致,有的壶体内侧做的非常好,摸起来像丝绸一样,如果是全手工的壶,内部一定有细小的接缝,印章烧制成功后会有微小的变形,如原来圆形印章变成椭圆形,方形印章变为等腰梯形等。

  5、看壶理。好的紫砂壶一定是有变化的,不是千篇一律的,刚柔并济,方圆并现,曲直相合。一把壶拿在手里,要看出对比和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

  6、看做工。做工不好,即使是名家的壶也不会太值钱。极品紫砂壶的工艺性很高,制作难度相对较高,需要艺术家一丝不苟的制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技艺才能完成。

  7、看年代和作者。名家的壶自然会有印章留在壶体。余人陶艺了解章一般在壶底,壶盖,壶柄上。

  8、看主题。一把壶有一个主题,紫砂壶的创作也是思想感情的表达,从一把好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文化积淀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其他网友观点

壶身表面有一道凸起的痕迹,是靠经验做得变完美。我经验是泥的密度均匀痕迹就消失了。现在做的壶不论名家和一般壶,壶嘴出水后收水,都有水从壶嘴下巴流到壶腹到壶脚,这是作品的败笔,解决方法是作者对美学修为,对平衡的物理原理理解或者请教我!哈哈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由小编精心所写,本文地址:http://www.zhubian88.cn/jkys/3169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